肖紅梅
【摘? ? 要】針對當前英語教學開口難,應試性強的弊端,互動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學生英語的實踐應用能力也隨之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激發(fā)了自身學習興趣,營造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主要以初中英語為實例,探討互動式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式教學? 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05
初中階段的英語作為大部分學生開始正式接觸英語的基石,必須要把根基打牢。這并不是說你必須要掌握多少單詞,理解多少長難句,熟知多少語法,而是要把你所學真正應用到生活中,進行必要的交流。在這一過程中,英語課堂上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為學生將來英語交流打開了一扇窗,是英語運用到實際的第一步,從而逐漸地改變應試性英語教育,不再是以往教師教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接受一門新語言,它能培養(yǎng)起師生之間的煙雨情感溝通,讓更多的學生敢開口,能開口。
一、“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教學模式的一種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有機地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jié)合起來,有利于重新優(yōu)化組合師生之間的關系,調(diào)節(jié)傳統(tǒng)僵硬的框架,為教學的開展注入新活力,使得整個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樣有所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會產(chǎn)生無形的激勵,學習氛圍也更加濃厚。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作為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兩個部分,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我國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種類
(一)情景式教學互動
這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最常見、應用最頻繁的活動方式之一。巧設情景,必須要進行合理設計,避免過于突兀,將書本上的靜態(tài)知識轉(zhuǎn)化成為生活中的小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深化對知識的記憶程度,更便于學生體會其用法,加深印象,深入思考。例如,七年級下冊《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一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起床、上課、下課、放學、吃飯等小的情景,結(jié)合已學的知識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也掌握了知識,可以真正享受到課本知識給他們帶來的新鮮感與成就感,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很快進入狀態(tài)。
(二)多媒體式趣味互動
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與網(wǎng)絡化所帶來的便利,利用音頻、視頻、圖畫、電影等各種手段,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熱情。例如學習Sad movies make me cry時,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所知道的一些sad movies的圖片進行搜集整理,還可以讓學生也把有興趣的相關電影以可行的方式帶入課堂。與枯燥的課本相比,圖片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延伸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拓展知識面,便于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問題式探究互動
通過一個問題引發(fā)各方討論,這一方法適用于各個領域,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自然也不例外。這并不是說對學生放任不管,而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引導,一步一步地讓學生接觸最終的謎底,掌握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但同時也要注意問題選擇的難度。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才會適中;任務較容易或者較困難,最佳動機水平都不太合適。換句話說,在教學中要考慮大部分學生的程度,太難或者過易都無法調(diào)動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只能是為一小部分著想,這樣做就違背了我們新課改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四)寓學于樂式互動
學生從幼兒起就對“玩”之一字情有獨鐘,最開始接觸英語時,我們的要求就是類似“找一找”“連一連”“畫一畫”這一類的游戲式做題。進入到初中階段,這一措施仍然行之有效。例如,可以選擇一節(jié)自習課,讓不同學生拿著不同的字母,閉上眼睛隨意組合,看誰能認出最多的單詞。在游戲中,教師起一個引領的作用,師生關系在游戲過程中能夠進一步融洽,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而學生也從歡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活動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情感交流互動
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目的與動機、學習習慣與方法、智力水平與接受能力上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師要主動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進行有效地調(diào)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要注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習狀態(tài)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
三、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藝術的魅力運用
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藝術,在教學實踐中反思,提升教學質(zhì)量,完善素質(zhì)培養(yǎng),其魅力主要體現(xiàn)在啟智型師生互動和合作型的生生互動。互動開始時的課堂導入、互動講解使得規(guī)則制定、互動過程中的紀律維護、互動結(jié)束后的學習成果、課下的經(jīng)驗反饋等等,不管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教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身為課堂上的引領者,教師在互動中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對以后工作的進行也更有針對性,不斷優(yōu)化教學工作。學生也不再把教師看作是神壇上高高在上的人,對教師可以展開心扉,向教師反映自己的所獲所感以及學習或者生活上的一些問題,使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中接受、反思、運用自身所學。師生之間的緊密結(jié)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這樣的班集體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共同進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從身份上說,班集體里只有兩種人:教師和學生;從任務布置上說,也是只有兩種人:施令者和受令者。從這些角度來說,學生之間更容易“拉幫結(jié)伙”,他們之間的互動也更加頻繁。把課堂交給學生,可以讓他們在互相交流中獲取所需信息,消化已學的知識。不論是游戲,還是問題探究,生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又可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思維碰撞,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快樂學習,不再把學習當作是負擔、是枷鎖,使其真正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四、結(jié)語
互動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涉及生生、師生間交流反饋的多維角度。雙方互動性愈強,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愈深。將這種教學藝術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會使整個課堂的氛圍愈加活潑,進而有效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教師也不再是權(quán)威者,而是形成“學習共同體”,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朱險峰.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
[2]劉淑芬.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