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摘 ? ?要】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中國作為科技大國,更是將這句話體現(xiàn)在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將是未來科技大舞臺上的主角。信息技術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也是學生最早接觸到的科學技術,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在教學中滲透入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也將伴隨著學生的一生。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重要性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1
很多人都知道信息技術簡稱“IT”,是一門熱門專業(yè),更是一份高薪職業(yè),但越好的職業(yè)越是需要好的人才,這也就顯示出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最好的時間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一階段學生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也不會像高中一樣要兼顧很多的學科而忽略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所以說初中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黃金時間。下面我將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善措施來和大家一起探討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初中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接觸科學技術最直接的方式。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初中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學生也應該抓住這段黃金學習時間,好好學習信息技術,為將來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1.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大都喜歡玩電腦,這也是在初中開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一大契機,在電腦的吸引下,學生會自覺地想要去知道更多關于電腦的知識,包括電腦的組成以及電腦的運行管理;想要了解更多與電腦相關的東西,如各種構配件應該如何選擇。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也會漸漸被激發(fā)出來,從而指引著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去。
2.有利于學生順應時代發(fā)展,掌握科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許多學生卻對信息技術一點都不了解,基于這點的考慮,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信息技術,我們需要開設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教會學生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這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儲備量,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成為科技的掌控者。
3.有利于學生將來有更多的就業(yè)選擇。正如剛才講到的一樣,信息技術是一門高薪職業(yè),許多人都想從事這份職業(yè),因此我們需要在初中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從初中開始就不斷了解到與信息技術有關的內(nèi)容,了解信息技術是如何影響國家發(fā)展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斗志,也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提供更好的選擇。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于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方法探討,我們先需要了解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然后才能根據(jù)這些問題采取改善措施,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幫助,完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理論講解不夠細致,學生理解度不高
對于許多初中學生來說,尤其是之前從未接觸過電腦的學生來說,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內(nèi)容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基本的操作方法,還要求學生掌握許多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許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qū)τ诶碚撝R的講解總是一筆帶過,沒有細致地為學生講解,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從而致使學生不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二)在操作的時候?qū)W生過于依賴教師手把手教學
關于操作部分,也是最難的部分,一些學生不喜歡動腦思考,總是依賴于教師,希望教師可以教給他們所有的操作方法,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灌輸給學生各種操作方法,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下一堂課就忘記該如何操作了,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是不利于學生將來學習信息技術的。而且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探究性學科,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才能不斷掌握新方法。
(三)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教學有效性不高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教師對課堂時間的把控不好,導致教學有效性不高。比如在對理論講解和操作講解上,一些教師將時間過多地浪費在了理論講解上,一些教師又太重視操作部分而忽略了理論講解。這兩種情況的發(fā)生都是不好的,將時間過多地浪費在某一部分上不僅會讓學生覺得課堂無聊,更會導致學生某一部分知識的欠缺。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應對措施
談完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就是采取改善措施了。相較于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恰當?shù)母纳拼胧┢鋵嵏鼮殛P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應對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注意細致講解,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許多教師不注重理論講解部分多半是忽略了理論部分的重要性,其實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掌握好了理論知識,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操作過程。因此,我們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也要細致,不能總是一筆帶過,對于許多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也要提前了解并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述給學生,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教師不必事事都操作,要引導學生自己探索
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后就是實踐操作了,針對學生依賴教師操作演示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學會對學生提出的操作演示請求說“不行”,其次對于同一類型的題的演示我們也只能做一次,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自己去探索。學生可以對操作步驟提出疑問,但是我們在回答學生疑問的時候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去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探索能力。
(三)課堂上要合理安排學生聽課和自主操作的時間
對課堂時間的安排不恰當不僅會造成教師在課上手忙腳亂,更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聊。因此,我們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要想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備課,了解課堂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根據(jù)課程的難易程度調(diào)整每一部分的授課時間。另外,在執(zhí)行課堂進度安排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提高對課堂的掌控力度,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我們要“合理”解答,即綜合所有學生的理解情況給予解答,對于個別學生的疑問我們可以課后專門為學生解答,切記不能導致課堂進度一拖再拖。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并不是初中教學的重點,但是卻可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學生要學會收集信息、儲存信息、轉(zhuǎn)化信息并擁有利用信息的技能,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這也是學生將來能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條件。所謂肥沃的土壤才能結出飽滿的果實,學生只有具備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土壤”,才能結出信息技術的“飽滿果實”。
參考文獻
[1]宋武.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72-172.
[2]吳玉秋.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2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