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勇
摘要:在班級管理中,學生優(yōu)良品德是保證班集體和諧有序的重要前提。當一個班級中的學生道德品質優(yōu)良時,學生的自覺性強,意志力強,學生會主動積極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遵守班級紀律。所以,改善優(yōu)化班級管理效果,要以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為根本。本文就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用品德教育方式優(yōu)化班級管理效果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點思考和認識。
關鍵詞:小學;品德教育;班級管理
一、優(yōu)化道德認知,強化班級管理
小學階段,學生剛剛脫離家庭生活,對于社交和群體活動是陌生的,對于系統(tǒng)化的群體學習生活是陌生的。所以,這一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認識和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小學生的教育工作,應當從對學生的品德認識塑造開展。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感恩教育,可以在班級中組織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本次感恩班會中進行演講活動。在學生參與演講活動前,先對感恩的題材的資料進行收集,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體驗,撰寫感恩演講稿。在活動進行中,教師先向學生呈現自己父母、親人、朋友、老師對自己傾注的關愛和呵護,一聲叮嚀細囑,以此幫助和體諒,以此入微的照顧甚至是嚴厲的批評,都是基于關愛和呵護。在這種情感氛圍中,拉開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序幕。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在教師呈現的感恩主題和情感引導下的思考,將其內部被激化的情感認識述說出來。在以往的這一活動中,不少學生深受觸動,將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一些幫助、呵護和愛看作是理所當然。而當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這一意識激發(fā)出來時,學生意識到,即便是一些細微的照拂和輕聲的叮囑,都是對自己愛的表現。當幫助學生建立這一意識后,學生的認知得以優(yōu)化,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同學們,既然大家都認識到自己被濃濃的愛包圍著,而我們的能力有限,又應該怎么回饋這些愛和呵護呢?通過如上過程,學生將想到用自己的行動,包括力所能及的事回饋父母,給自己的親人朋友以更多的幫助,以更加積極努力端正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此時,即便是教師不再強調班級紀律,受到情感觸動和道德認知的激發(fā),學生也就主動向積極行為靠攏,堅持積極學習態(tài)度,在課堂中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的成績更加優(yōu)異,以回饋所有人的關注和愛。
二、滲透教師關愛,注重品德引導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承擔著親人、朋友等角色和身份。所以,教師職責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師應當以自己的愛付諸于對學生的呵護和照拂中,讓愛感化,用愛暖心,讓愛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愛的方式下對學生開展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在我的班級中,小涵同學的家庭是一個重組家庭,其媽媽早年逝世,其父親再婚。充足家庭的孩子,多數是小心翼翼的,因自身的情感缺失和缺乏愛的后盾,其性格內向綿軟,對活動的參與并不積極。在班級活動中,看得出來她是希望融入到班級中其他圈子里去的,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她并不十分受其他同學的歡迎。內向而又敏感的小涵同學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受歡迎,怯怯的眼神,唯恐自己參與到其他同學的圈子時,會因為其他人的嫌棄而遭到排斥。家庭生活中愛的缺失,朋友間關系的不友好,讓這名學生低落到極點,其成績也在班級墊底,日常生活中也是獨來獨往的。得知這一情況后,我隨即意識到這名學生缺乏的是愛和自信,而自信缺乏的原因更是因為沒有濃厚愛和關注,導致學生內心怯懦不堪,即便是自己想要學習或者想要向著優(yōu)秀的方向努力時,學生也缺乏外界的指導、切法外界的關注而出現不敢行動、不敢將自己的思想付諸于實踐。于是,我在日常教學中和課后輔導中為這名學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針對學生成績差、內向自卑的性格特點,我常常在課前對這名學生先進行輔導,引導其先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并針對這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化的講解。起初,這名學生對課前輔導活動感到十分懼怕,但是在輔導中我始終以溫和的態(tài)度對她,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逐步打消了這名學生的恐懼心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后,小涵同學在課堂中跟隨著老師的問題張口回答問題,并且回答問題的準確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也就一些簡單的題目讓這名學生起身回答,其準確性和自信心的增長讓其他同學刮目相看。此后,這名學生變得愈加自信,成績的提升給了她莫大的動力,性格的怯懦和畏懼被逐步掃除,周邊同學的刮目相看也給這名學生以跟多的安慰。此后,其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終于能夠融入到班級中來。由此教學案例分析,愛和尊重是學生的缺失性需要,教師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針對學生的愛的需求進行滿足,并對學生開展品德引導工作,才能讓學生獲得健康發(fā)展。
三、開展意志訓練,提升意志品質
優(yōu)質的意志力品質,能夠讓學生提升自己對事物的堅持性,讓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抵抗誘惑,向積極習慣靠攏。可以說,意志力是維持學生達到成功彼岸的關鍵品質。對此,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的品德教育時,教師需要為學生開展意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意志力品質的訓練,讓學生以更加堅韌的意志力、更加果敢的意志力品質,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有效塑造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目標意識,在班級中建立比趕超的環(huán)境,讓有序的競爭和緊張感督促著學生學會堅持;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所見到的一些優(yōu)質的名言警句作為督促自己前行的品德指導和意志力培養(yǎng)資源,促使自己學會堅韌,從而讓自己的意志力更強,學生的品質更佳。
總結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優(yōu)良品德是保證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根本。對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便可以通過優(yōu)化道德認知、滲透愛的教育和開展意志訓練等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隆秀瓊.優(yōu)化班級管理 實施道德教育——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 (02):54.
[2]黎煥興. 小學班級活動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湖北大學,2016.
[3]臧德榮.淺談小學班級道德教育[J].成才之路,2007(31):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