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尚榮
非權力性影響力,是領導者在工作、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品德修養(yǎng)、學識水平、工作作風、管理才能以及處世原則和情感魅力等,在被領導者心目中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精神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具強制性。
現(xiàn)代行為科學和領導科學的研究表明,一名領導者能否成功有效地實施其領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影響力。注重運用非權力性影響力,是提升領導干部素質的體現(xiàn),是一種領導方法、一種工作藝術,也是當前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
一、非權力性影響力及其重要性
領導者的影響力,是指領導者有效地影響和改變被領導者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包括權力性影響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兩部分。權力性影響力,是由社會或組織賦予某人的一種職位權力,具有法定性、強制性、不可抗拒性。非權力性影響力,是領導者在工作、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品德修養(yǎng)、學識水平、工作作風、管理才能以及處世原則和情感魅力等,在被領導者心目中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精神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具強制性。
1.非權力性影響力是取得領導效能的重要保證。擁有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領導者,能影響和改變群眾的心理與行為,使群眾把對領導者的尊敬、信服變?yōu)橐环N內驅力,從而在領導群眾實現(xiàn)工作目標中順利地取得領導效能。如果群眾只是屈服于權力而被動接受領導,其積極性可能大打折扣,領導效能也必然大大降低。
2.非權力性影響力有團結凝聚人心的強大力量。好的領導者既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又能團結凝聚人心。在缺乏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領導手下工作,即使報酬高、條件優(yōu)越,人們的滿意度也往往不高。我們常見,非權力性影響力高的領導者如要調離,人們會難舍難離,而對缺乏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領導者要調走卻無動于衷。而且,在非權力性影響力高的領導者所在的單位里,往往人員情緒較為穩(wěn)定,凝聚力、向心力強。
3.非權力性影響力使管理中的“雙向溝通”更加暢通。在管理中,被領導者可以針對領導者的領導能力和工作方法等改變自己的策略和行為,因此建立“雙向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在“人本管理”中,強調理解人、尊重人、充分發(fā)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領導者如具備良好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善于與下級相溝通,被領導者也樂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雙向溝通”良好,那么工作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4.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力具有互補作用。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力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權力性影響力使被領導者的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為被動服從,對于人的激勵作用有限,有時甚至起阻礙作用;而非權力性影響力使被領導者表現(xiàn)為心悅誠服。權力性影響力的表現(xiàn)形式為命令、指令、要求及計劃等,往往顯得刻板;而良好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可以使原本刻板的命令、指令、要求及計劃等變得富有人情味,使被領導者變被動地接受為自覺地行動,而且積極主動、工作效率高。
二、增強領導干部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途徑
1.不斷學習,充實自己。領導干部的素質是形成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基礎,其關鍵在于不斷學習。首先,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對黨的理論知識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加強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牢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用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帶動群眾,從思想作風上提高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功效。其次,必須適應形勢發(fā)展、事業(yè)需要,學習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識廣才能足智多謀”,成功的領導者必定具有豐富的知識。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要堅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僅要學習政治理論,還要學習自然科學技術、金融知識、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等,努力成為懂業(yè)務、做內行的干部。
2.勤奮務實,努力創(chuàng)業(yè)。周恩來同志曾指出:“領導威信,不是從自吹自擂中而是從埋頭苦干中培養(yǎng)出來的。”創(chuàng)業(yè)干實事是使領導干部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關鍵。為官一任,應當治理一方、穩(wěn)定一方、造福一方。作為領導干部,首先要有敬業(yè)、開拓、務實、奉獻的精神,在工作上樹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追求。其次,領導干部要想在事業(yè)上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就必須敢想、敢說、敢干,主動想、務實說、努力干。實踐證明,群眾對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領導干部最信賴、最擁護。領導干部也只有經(jīng)過多辦實事、辦成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謀幸福,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樹立自己的威信。
3.聯(lián)系群眾,發(fā)揚民主。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應該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要經(jīng)常深入基層,保持和發(fā)展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忠實于群眾,無愧于群眾。同時,領導干部一定要有高度的民主意識,做一個善于納諫、博采眾長的人。家長制、“一言堂”、專制獨斷,必然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和疏遠。對于群眾的意見,要能聽得進,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使群眾加深對領導干部的信任。
4.清正廉潔,謙虛謹慎?!豆袤稹酚醒裕骸袄舨晃肺釃溃肺崃?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廉則吏不敢欺,公則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鼻逭疂嵤穷I導干部的立身之本,一個在處事上不公正、作風上不清明、經(jīng)濟上不廉潔的干部,是得不到群眾真心誠意支持和擁戴的。當前,各級領導干部要從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清正廉潔的極端重要性,以清正廉潔的形象和姿態(tài)增強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公平處事、公正用權,干凈做人、謹慎交友,以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勇于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并且要經(jīng)得起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作者系羅田縣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