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教學平臺,還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非常有助于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本文以高中生物為研究對象,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現(xiàn)狀、困境及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期望能為相關教育研究提供積極參考。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生物教學;實施困境;教學策略
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之所以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是因為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此種教育背景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既難以保持學習興趣,又難以深入理解知識。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是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需要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學模式?!贝朔N教學模式的運用,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而不再是將知識硬性地灌輸給學生,從而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深入分析與研究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困境及策略極為重要。
一、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缺乏探究意識、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很多高中生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主動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意識。雖然學生普遍對探究式學習模式較為感興趣,但由于自身缺少相應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無法取得良好的探究學習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探究式學習逐漸失去興趣。
2.缺乏充分的探究時間
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課時少,教學任務重,教師在課堂上一般會習慣性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點。在此種學習背景下,學生會將更多時間用到記筆記、解題之中,沒有較為充分的探究時間,因此,學生很難形成探究能力。
3.合作交流時間不足
在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必然要多進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但由于目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較重,課中、課后時間都被占用,學生很難有合作交流的機會,導致探究式教學難以發(fā)揮積極作用。
4.教師探究式教學意識薄弱
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探究式教學的效果。目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師的探究式教學意識薄弱,在日常教學中仍持應試教育的思想理念,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在此種教學觀念引導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很難達成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學習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及實踐能力的提升。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的困境分析
1.無法兼顧到各層次的學生
高中生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再加上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無法兼顧各層次學生需求與發(fā)展的情況,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還會造成相反的教學效果。
2.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高
探究式教學和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不同,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較多,如怎樣快速引導學生進入探究學習狀態(tài)中,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等。而對于學生而言,探究式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能力。無論師生中的哪一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都會導致探究式教學無法發(fā)揮應有的教學作用。
3.開放性較強
探究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能作為教學引導者、組織者與參與者,在此教學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多種不可控因素,提高課堂教學的難度。一旦出現(xiàn)課堂組織不恰當、調控不合理的情況,就會影響最終的課堂教學質量及效果,難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在當今實施多元化教育評價體制的背景下,如果無法合理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果。
三、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高效實施的策略分析
1.充分進行課前準備,靈活激趣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如何,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關注的問題。那么究竟該如何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充分的課前準備著手,具體而言,教師在備課時要先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充分與深入的研究,將生物學研究中的前沿問題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生物探究興趣。同時,教師要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喜好,并以此為基礎,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后面的學習中。
2.設計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是核心要素,只有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問題,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才會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過渡,主動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過程。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要合理,不可隨意設置。教師可以根據(jù)對生活實例或者對直觀情景的觀察,讓學生對原有的認知產(chǎn)生疑惑并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例如,教師可以以學生熟悉的SARS和禽流感事件提出問題:SARS、禽流感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什么?這些病毒的生存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在問題的有效引導之下,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并在收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整個探究活動結束之后,學生能夠理解此問題中的生物知識點,并養(yǎng)成從生物學角度思考問題及事件的習慣。
3.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教師除了要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對猜想進行驗證。在學生驗證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使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探究。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和參考資料,讓學生的合作交流不偏離主題。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交流與討論,其思維會保持活躍、主動狀態(tài),從而快速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在實際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先對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及困境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從科學及優(yōu)化視角著手,設計好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進行合理監(jiān)控與引導,將探究式教學的優(yōu)勢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促使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具備較強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為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高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50-51.
黃寅華,毛菊華.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內蒙古教育,2018(10):32-33.
劉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學周刊,2016(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