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彬
摘 要:面部表情是指通過眼部肌肉、顏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變化來表現(xiàn)各種情緒狀態(tài)。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的指導者、幫助者,需要對自己在幼教活動中的面部表情的運用格外重視。當教師充分地利用面部表情來輔助有聲語言,幼兒的教學活動將更加高效地開展。
關鍵詞:幼兒教師;幼教活動;面部表情;合理應用
1 面部表情的含義
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師的面部表情是情系幼兒心靈的紐帶,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大,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把知識更好地傳輸給幼兒。在幼教活動中,教師倡導正面的鼓勵教育,如在夸獎幼兒的時候往往會將對幼兒的贊賞表露在臉上。但當幼兒有錯誤需要改正時,教師的眼神或是皺眉等能讓幼兒初步意識到錯誤,幼兒再逐步接收這些信息并進行進一步的消化。我們能從面部表情中獲得相當多的信息甚至超過從語言文字方面所接收的信息,非語言技能在教學活動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教師合理運用面部表情能夠有效建立與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如何在幼教活動中正確運用面部表情成為十分關注的問題。
2 面部表情在幼教活動中的意義
在幼教活動中注重面部表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幼教活動中,教師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已有經(jīng)驗傳遞給幼兒,讓幼兒加以理解,從而吸收其中積極合理有效的內容。事實上,幼兒是最會察言觀色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的詮釋在幼教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幼兒更好地去理解??陬^語言固然重要,它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多信息,但是面部表情卻能夠更真實地展示教師的內心想法。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臉上的每一個器官,帶動幼兒的積極性,來加深幼兒的記憶和理解。因此,教師要學會合理運用面部表情來傳遞信息,能夠讓每個幼兒真的有所獲。
3 重視面部表情對幼教活動的影響
3.1 推進積極影響
3.1.1 渲染教學氛圍,達到教學效果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運用著生動有趣的語言的同時,又加以面部表情的合理運用,真可謂是“錦上添花”。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當教師的面部表情如同繪本一樣生動有趣,自然就吸引了幼兒的目光。面部表情的合理運用加強了幼教活動的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的教學研究。
3.1.2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面部表情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師幼交流,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首先,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是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其次,幼兒還處于一個較為單純的世界,他們依靠外顯的因素,去看待人們對于他們的態(tài)度。當教師運用不同的面部表情的時候,他們能簡單地進行區(qū)分。所以教師要在幼教活動中合理運用面部表情,讓幼兒能夠在一個快樂舒適的環(huán)境下成長,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
3.2 減少負面影響
當幼兒在幼教活動中受到教師的批評或是接收到一些消極信息時,可能會對待幼兒園產生抵觸心理,當然這可能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綜合而成。但是錯誤的面部表情的運用往往也十分容易影響幼兒的心態(tài),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在幼兒回答教師問題的時候,教師的面部表情或嚴肅,或微笑,或點頭,或搖頭,并隨之發(fā)生改變。比如當教師在詢問幼兒一個問題是對是錯的時候,幼兒會綜合教師的表情、語氣等做出回答,又或是在幼教活動中教師因為自己的私事而一直處于悶悶不樂的狀態(tài),幼兒不能準確地接受信息,從而無法判斷出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
4 運用面部表情策略
4.1 選擇正確的表情
實踐證明,教師在最初實踐中會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容易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產生質疑。新手教師在幼教活動中容易緊張而導致面部緊繃,眼神飄忽不定,很多時候上一節(jié)課就變成了在背一篇文章并且不大敢去看幼兒純真的眼睛。多年的學習經(jīng)驗容易讓教師本身適應了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但當教師面對一群很會“察言觀色”的幼兒時,教師需要更好地去表現(xiàn)“色”。教師可以運用眼神來傳遞信息,同時也可以反饋信息。例如:在健康活動《旋轉的樹葉》中,幼兒因對旋轉特別感興趣,在最初的自主探索游戲中情緒高漲。當老師在講述游戲規(guī)則時,幼兒如一鍋沸水,難以安靜。此時,老師最好停止講述規(guī)則,并且靜靜地掃視班里的每一個幼兒。當看到特別吵鬧的幼兒時,眼神可適當停留,并進行短暫對視,同時微微皺眉。這樣幼兒可以快速地意識到自己較喧鬧,及時地安靜下來。又或是幼兒在回答問題時不知道如何正確表述而結結巴巴,教師應該予以幼兒鼓勵的笑容,給他思考的時間,讓他有信心完整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時一個淺淺的笑容加上善意的指導更能讓幼兒意識到錯誤并加以改正。
4.2 配合教學內容
幼兒在2歲左右就可以根據(jù)對方細微的表情變化,來判斷他現(xiàn)在所處的情境,并做出相應的幫助和撫慰行動。所以,3-6歲的幼兒對教師的表情必然是能讀懂。因此,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適時適當?shù)姆磻彩侵陵P重要的。例如:在組織《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這一語言領域活動時,幼兒教師在熟記故事內容的前提下,要考慮故事內容中角色的變化。繪本運用簡單、重復的句子深刻刻畫出鱷魚和牙醫(yī)的內心轉化。對于幼兒來說,角色的表情和動作能讓他們更直接地去體會故事內容。當提到鱷時,教師要怎么用自己豐富的表情表現(xiàn)出鱷魚兇橫的樣子和它懼怕的心理之間的反差萌,鱷魚等著牙醫(yī)來拔牙時的害怕又想要勇敢的矛盾心理,教師可以通過緊閉雙眼,又偷偷睜開看一看來表現(xiàn)。醫(yī)生在幫鱷魚拔牙時內心的緊張,可以通過教師咬緊牙根來表現(xiàn)等等。為了更好得演繹這個故事,牢固地掌握這些表情,多加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5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的面部表情的運用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教師要學會豐富自己的表情。靜如止水不好,動如脫兔不好,動靜結合,開放自如最好。無論是一個眼神、一句話,還是一個手勢等,都不能放過,都要精心打造。作為教師,我們在運用面部表情時,一定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做到喜笑而不失態(tài),哀痛而不失聲,端莊中有微笑,嚴肅中見柔和。我們需要去重視教師在幼教活動中的面部表情的運用,和幼兒共同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孫菊如等.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4.
[2] 萬愛蓮.淺析教師面部表情的作用[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2(1):6-7.
[3] 趙國忠.教師最需要什么[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123-125.
[4] 王舉萍.豐富你的課堂表情[J].教育教學研究,2011(9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