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彤
摘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對于新鮮的事物往往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如果能夠開展器樂教學則符合了小學生的這一特征,能夠很快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像是小鈴鼓這樣的樂器,雖然小但是能夠很快的抓住學生的心,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接觸和運用,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采用器樂教學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音樂;器樂教學;音樂教學
器樂教學可以說是讓學生更好的去體驗音樂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在器樂這一音樂領域,它為學習音樂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如果能夠更好地利用器樂進行教學則能夠逐漸的將學習到的音樂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一種東西,提高教學的效果。那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器樂來進行教學呢?下面將進行詳細的闡釋,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鶈⑹尽?/p>
1 器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在音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音樂課堂主要是傳授基本的音樂知識,訓練相關的音樂技能,單純的讓學生進行識譜和唱歌訓練,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的枯燥和單一,不能夠較好的吸引學生。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器樂教學一般都是學生在課外的輔導班中學習的,學校一般不會組織學生學習相關的器樂,就算是會組織少數(shù)的學生進行器樂的演奏,其實也主要是為了一些演出性的活動而開展的。但是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普及,音樂這一學科受到了越來越多地關注,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藝術學科,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如果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樂器的演奏,往往對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欣賞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器樂教學還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欣賞能力的提升。當學生通過器樂教學掌握了演奏的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欣賞水平后,我們的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一些樂器讓學生進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活動。比如在學習電子琴的時候,可以嘗試讓學生先去模仿教師然后再進行旋律的創(chuàng)編。因此在現(xiàn)代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倡要讓樂器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能夠?qū)W會演奏一種樂器,通過樂器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2 器樂教學中樂曲的選擇
任何的器樂教學都是需要通過一定的樂曲來進行練習的。在我們的教材中選擇的一些樂曲使用的樂器可能并不能夠讓學生掌握,有的難度較大或者是樂曲的長度過長,往往有的時候束縛了樂曲的選擇。作為教師一定要能夠深度的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找到合適的曲目,也可以進行教材的拓展,找出一些合適的曲目讓學生進行學習,避免枯燥和重復性的訓練,此外,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熟悉和喜歡的歌曲作為練習的材料。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其實學生對于樂曲的體驗和他們的表現(xiàn)欲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學生如果覺得一首歌曲足夠的優(yōu)美,往往更容易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的欲望,反之則會消磨他們的興趣。為此在樂器教學中一定要選擇具有審美價值、學生興趣高的曲目,為了能夠加強器樂教學的實踐性,還可以把器樂教學和歌唱進行結合。在小學的音樂教材中很多的內(nèi)容歌曲都是非常經(jīng)典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通過學習演唱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曲調(diào),了解表達的情感,那么如果能夠親自讓學生演奏出來,往往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只小豬》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豎笛這種樂器,然后讓學生嘗試將這首歌曲進行吹奏,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
3 精選樂器,激發(fā)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那么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器樂教學,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學校開展的是班級課堂教學,因此教學中選擇的一些樂器要盡可能地簡單,讓學生容易學會,同時能夠符合音樂的一些審美要求,曲目的選擇上要做到優(yōu)美,能夠給學生一種美的體驗。目前有些學校給學生提供的樂器比較的粗糙,這是學校應該高度引起重視的問題,能夠根據(jù)音樂課標的要求加入一些打擊樂器??谇倩蛘呤请娮忧俚膶W習,可以豐富樂器學習的種類,同時還比較的經(jīng)濟適用。當然學校也要根據(jù)學生家庭情況和學校的情況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樂器進行學習。比如目前很多的學校引入了豎笛或者是口琴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樂器既經(jīng)濟也容易攜帶。例如在學習了《小放?!愤@首歌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琴的伴奏表演,提高學生對于器樂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樂器的制作,從而使得樂器教學更加的普及。
4 結語
總之,樂器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輔助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教師應積極開展器樂教學,這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更為課堂音樂藝術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麗的風景,給學生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 陳夢雪.簡析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的意義[J].北方音樂,2017(15).
[2] 王倩倩.淺談如何將器樂教學融入音樂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7(36).
[3] 侯丹.小學器樂教學的幾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3(21).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高新區(qū)火炬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