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德與責任心是二分的嗎?

      2019-09-10 07:22:44何中華
      文史哲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德性責任心倫理學

      何中華

      拜讀了美國著名學者安靖如(Stephen C. Angle)先生的大作《責任心是美德嗎?——美德倫理學視域下重思孔孟荀的主張》(以下簡稱“安文”),深受啟發(fā)。安文處理問題很細膩,可謂是細致入微。這種微觀分析的精神和工夫值得肯定并借鑒。當然,其所論也并非沒有可商量的余地。限于篇幅,這里只談一點,向安先生請教。

      在我看來,安文似乎更強調(diào)“美德”的本然性,即它不該是有任何中介的,而“責任心”則需要人的自覺意識和反省。安文認為,在早期儒家思想家那里存在著把這兩者相混淆的情況,這種混淆又會導致消極的和負面的后果。安文在“結(jié)論”中指出:“盡責地強迫自己遵循禮不等同于自然地、基于美德的反應”。這里的關(guān)鍵問題是:美德與責任心能否截然二分?在早期儒家那里是否存在著這樣的二分?

      其實,即使從西方哲學傳統(tǒng)看,也不能說美德與責任心是剝離的。在古希臘哲學中,蘇格拉底就強調(diào)美德是需要中介的,這最典型地體現(xiàn)在他提出的那個著名命題“美德就是知識”(virtue is knowledge)中。這個命題,意味著只有以知識作為內(nèi)在環(huán)節(jié)或條件,美德才能實現(xiàn);也只有借助于知識,美德才能成為可教的。這當然反映出西方文化的知識論偏好。所以,西方哲學傾向于把道德本身作為反思的對象,由此產(chǎn)生了道德哲學和倫理學。雖然蘇格拉底說過那樣的話,但就像陳康先生所說“西洋將理論知識和道德行為分開,中國將它們合并”【陳康:《中國文化中關(guān)于知和行的兩件顯著事實的分析》,汪子嵩、王太慶編:《陳康:論希臘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568頁。】的那樣,中國反而沒有這樣的傳統(tǒng)。同西方文化相比,儒家更加強調(diào)知行合一。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即西方哲學同樣強調(diào)道德實踐的自覺意識層面,這意味著責任心同美德之間不是斷裂的而是連續(xù)的。

      若拿中西思想對勘,孔子所謂的仁,大致上可對應于西方哲學中道德含義上的德性(virtue)【例如國內(nèi)有一本專業(yè)工具書,就把“仁”詮釋為“the perfect virtue of loving others”(參見郭尚興、王超明編著:《漢英中國哲學辭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54頁)。這顯然是依據(jù)“仁者愛人”之義,將仁作為儒家的一種完滿的美德。】。在此意義上,把virtue譯作美德似乎更恰當些【苗力田先生認為:“‘德性’這個詞,現(xiàn)在流行的術(shù)語中往往就英語的virtue而譯作‘美德’,但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詞匯中,arete的內(nèi)涵卻廣泛得多,深沉得多。一切事物,不但是人,都具有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特長。在他或它的這一特長充分地發(fā)揮時,就稱之為arete,可見古希臘語中的arete和古漢語中的‘德’這個詞十分相當,古漢語也把人和事物所獨具的品質(zhì)和特點稱之為德,如,將有五德,雞有五德,無生物的玉石也具有五德。由于arete一詞有這樣寬泛而深沉的內(nèi)容,又與古漢語的德字如此相當,所以我們不簡單地譯為美德,而是譯作‘德性’”,因為“把arete,以至virtue簡單地譯作美德,就把這個詞的深層的內(nèi)涵掩蓋了?!保缌μ铮骸蹲g者后記》,【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235-236頁)但僅在德性落實到人這個意義上,把它譯作“美德”似乎是恰當?shù)?。】。所以,美德的含義可以同儒家所謂的仁相通約。但這是否就意味著仁排斥責任心呢?我認為,至少在儒家所謂的仁的含義上,回答應該是否定的。誠如安文所言:當代哲學家“在‘責任心’這個詞的定義上,也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但我同意安文給出的界說:所謂責任心即“一個人自覺地去確保自己做某事(履行職責)的意識”。我認為,責任心就是人對自己所擔當?shù)牡赖仑熑蔚淖杂X意識,它包括履行責任的訴求。就此而言,責任心并不外在于美德及其踐履。

      在儒家看來,仁與禮之間有著內(nèi)外之別,仁內(nèi)而禮外。由禮達仁乃發(fā)生學的進路;由仁致禮則為邏輯學的進路。就德性的養(yǎng)成而言,人需要遵循外在的禮的規(guī)范,在這種踐履中逐步趨向自覺,即道德的覺解。但禮的秩序本身,則需要由仁為其預設邏輯上的內(nèi)在理由,以便獲得自身的合法性。所以這兩條路徑各有側(cè)重,都是必要的。司馬遷曾謂孔子兒時“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此即為習禮之事。作為儀式化了的規(guī)范,禮構(gòu)成人的德性意識得以自覺的外部條件。這種訓練一開始可能是“強迫”的,但它并不因此就是今人所說的“道德綁架”,而是培養(yǎng)和喚醒人的責任心的必要步驟。因為這種“強迫”,同程頤說的“心雖絕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的小人“勉而假善”(《周易程氏傳》卷四),自然不是一回事。離開了這種“強迫”及它所帶來的覺悟,美德何以成為人的被意識到了的稟賦?在儒家那里,這種自覺與否正是君子與小人的分野所在。德性的覺解同“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狀態(tài),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在孔子那里,道德是目的,他反對把道德當工具,所謂“仁者安仁”(《論語·里仁》)。何以安仁?如二程所言,全賴“仁者在己”(《二程外書》卷一),故“知仁道之在己而由之,乃仁也”(《二程外書》卷三)。孟子所說的“仁義行”意味著我為道德而存在,“行仁義”則是道德為我而存在,從而淪為從屬于我的外在手段。所以,儒家特別強調(diào)遵循本然之心、固然之理、當然之則。這歸根到底是由德性的自足性決定的??鬃釉唬骸盀槿视杉骸!保ā墩撜Z·顏淵》)韓愈也謂:“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保ā对馈罚┻@都是強調(diào)德性的自足性。同孔子很相似,亞里士多德也強調(diào)德性的自足性,例如他說:“什么東西可以被當作善本身呢?是那些不須任何其他理由而被追求的東西?!薄尽竟畔ED】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第8頁?!窟@意味著道德選擇的依據(jù)是內(nèi)在的、自足的,所以他強調(diào)自愿的選擇“乃是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第45頁?!?。拿孔子的話來說,也就是為仁由己。正是因為道德的這種自律性,才使得君子能夠達到慎獨的境界。但需要指出,這種德性的自足性并不排斥責任心的自覺,從而不否定責任意識的必要性。這也正是儒家何以尚教化的理由所在。對于人的可教化性,儒家抱有足夠的信心。在儒家看來,圣人憂慮人墮落為禽獸,所以“教以人倫”(《孟子·滕文公上》)。其實,儒家本身得以存在的合法性,也正在于此。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化恰恰是基于責任心的養(yǎng)成。責任心的踐履,既是德性的條件,也是德性的證成。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本身即內(nèi)在地蘊含著責任。為仁由己而不由他,由己即由自己,此乃自由的本義,而自由同責任又內(nèi)在相關(guān)。由他是無所謂責任的。道德若非出于本心便會淪為偽善,所以孔子特別強調(diào)直,所謂“直道而行”(《論語·衛(wèi)靈公》)。德的古字即為“悳”,直心之謂德。但這個直也僅僅是在講德性的自足性時才成立,而不是說可以不曾用心。因為孔子還說過:“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這個說法既表明仁的根據(jù)在我而不在他,又表明我欲所包含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我欲含有可欲、能欲、愿欲等義,卻并非必欲。不然,就無所謂仁與不仁的分別了。在我看來,安文似乎夸大了責任意識的負面性質(zhì)。無意識畢竟要以意識的沉淀為基礎。本來如此這般,是謂直,與曲正相反對。這個意義上的直,其實也就是誠。孟子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保ā睹献印るx婁上》)思誠者之思,凸顯了誠在人那里所具有的自覺反思層面??鬃拥挠屎兔献拥乃颊\,無非是道德責任的自覺罷了。若離開了它,道德的踐履就是不可能的。亞里士多德同樣也說過:“自愿行為的始點則在有認識的人自身中?!薄尽竟畔ED】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第44頁?!?/p>

      也正因此,孔子才主張“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顯然還是需要學和習的??鬃訒r代的學分小學和大學兩階段,以此完成由禮到仁的過渡。朱熹說:“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保ā吨熳诱Z類》卷七)小學只是教人知其然,大學則教人知其所以然。那么,學的目的又何在呢?子夏曰:“君子學以致其道?!保ā墩撜Z·子張》)《大學》亦曰:“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朱熹認為:“至善只是以其極言,不特是理會到極處,亦要做到極處。”(《朱子語類》卷十四)理會乃自覺意識,即德性的覺解;做則是踐履和躬行,即德性在實際行動上的落實。這兩者不可剝離。因為不曾理會到,即使做到,也無非是碰巧罷了,而無內(nèi)在必然性可言。關(guān)于學的目的,陸九淵說過:“學者所以為學,學為人而已?!保ā断笊饺肪砣澹┑赖录吹玫溃抡叩靡?,亦即得做人之道。說到底,不過是學以致道罷了。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學以知為本”(《二程遺書》卷二十五),還是要有一個知字在的。所以朱熹認為:“人之本心……須是喚醒,方知?!保ā吨熳诱Z類》卷十二)。孟子所謂的四端,依舊需要“擴而充之”(《孟子·公孫丑上》)。惟其如此,方能由潛在的可能性展現(xiàn)為道德的踐履,其條件全賴擴充的工夫。這種工夫具備與否,決定了“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的差別。

      誠然,孔子曾自稱“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但那畢竟是他70歲時才達到的境界,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又需要多少自覺的努力。誠如程頤所言:“孔子從十五至七十,進德直有許多節(jié)次?!保ā抖踢z書》卷十五)若忽視了這種工夫,何曾有責任履行時貌似直覺的境界?從一開始不得不然,到最后從心所欲,是一個由此及彼的漸進過程,否則就會缺少過渡的進階和環(huán)節(jié)。如果割斷了這種連續(xù)性,而僅僅固守于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最后境界,高則高矣,然非七十歲之際的孔子之人只能望洋興嘆,可望而不可及。正像公孫丑當年所疑惑的:“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孟子·盡心上》)

      單就道德本身在學理上得以達成的內(nèi)在理由講,道德無疑是不能含有任何經(jīng)驗成分的,所以它必須是純粹的(pure)。在此問題上,康德哲學是對的。但要注意,對責任的自覺或曰責任心,卻并非源自經(jīng)驗世界,它不是出于對德行效果的考量,而是源自道德命令本身。這也恰恰是義務論倫理學所格外強調(diào)的,而孔孟的觀點同這一立場也是相一致的。

      總之,我認為,在儒家的語境中,是不能把美德同責任心撅為兩截的。即使從純粹邏輯推演上說,道德也是離不開對善與不善的抉擇的,而選擇即意味著責任。儒家意義上的責任,無法擺脫道德而獲得意義。但在安文中,有些地方似乎存在著試圖把這兩者剝離開來的傾向。這正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責任編輯 鄒曉東】

      猜你喜歡
      德性責任心倫理學
      責任心強的人愛存錢
      論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與實踐智慧
      西部學刊(2024年1期)2024-02-19 10:58:58
      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編輯工作
      柳亞子書法
      開拓·前沿·創(chuàng)新與學科建設——簡評《中醫(yī)生命倫理學》
      從德性內(nèi)在到審慎行動:一種立法者的方法論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34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無錫召開
      倫理學研究(2021年1期)2021-03-11 05:19:36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個幸運的父親(八)——責任心養(yǎng)成于逆境之中
      幼兒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18
      清水河县| 长汀县| 武穴市| 常山县| 松溪县| 巨野县| 古蔺县| 化隆| 成安县| 靖安县| 城市| 大悟县| 道孚县| 晋江市| 浑源县| 彭泽县| 景德镇市| 昌平区| 仙居县| 文登市| 珲春市| 恩施市| 南川市| 兰坪| 合水县| 柳河县| 上虞市| 界首市| 新密市| 湛江市| 西峡县| 镇宁| 宾阳县| 启东市| 息烽县| 鸡西市| 安仁县| 新余市| 西昌市| 遵义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