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泉
【摘要】當下我們所提倡的“學程導航”的課堂教學模式中非常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新課標也提出: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而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更是課堂教學的精髓所在,只有不流于形式的有效合作才能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合作學習 有效指導 自主學習
當今社會,個人的作用在下降,群體的作用在上升,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習慣“單打獨斗”的人將漸漸失去競爭力,只有學會與人合作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也指出:學會合作是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而在我們當下所提倡的“學程導航”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合作學習也成為我們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而且合作學習的開展也能讓我們的課堂由原來的“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zhuǎn)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也是為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新課標中也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們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合作學習正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往往流于形式,那么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實現(xiàn)。
一、教師的合理分組,有效指導是前提
合作學習的有效前提就是要求教師能夠進行合理的分組。有專家研究表明:第一,合作小組的成員以4~6人為宜。筆者執(zhí)教的是一年級,以4人為一小組,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還不是很好,太多人在一起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第二,組員搭配可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在我們班的4人小組中,筆者一般這樣安排:有1個學生是班級中比較優(yōu)秀的,還有2個學生屬于中等或中下等,還有1個學生則屬于后進生,這樣的安排能夠讓小組合作正常開展起來,如果一個小組中都是中等的或是后進生,那就沒有“領頭羊”了,這樣小組在交流中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學生之間不能正常討論,小組合作就不能正常開展了,所以在一個小組中一定要有1~2個比較優(yōu)秀的,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的正常開展。小組里的每個成員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教師也要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的總體實力是差不多的。第三,小組內(nèi)的角色分工要明確。雖然給學生們組建了學習小組,但是學生并不是天生就會合作的,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往往會讓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看著熱鬧,其實并沒有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所以我們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的指導,指導學生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由于一年級學生還比較小,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能力來幫他們進行分工,比如,筆者會讓口才較好的學生當“主持人”,讓認真的學生當“記錄員”,讓比較負責的學生當“檢查員”等,同時對這些學生進行相應的角色技能培訓,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任務。同時教師也要對全班同學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提出明確的合作學習的要求:第一,認真傾聽小組里每個同學的發(fā)言,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第二,先讓學習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其他學生再進行糾正或補充;第三,小組成員要做好自己的分工,及時記錄、整理、歸納小組形成的觀點,同時把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并準備匯報;第四,小組合作學習后,在全班交流匯報時要求小組里的同學輪流匯報,不能一直讓同一個人進行匯報,這樣的要求是為了防止出現(xiàn)優(yōu)秀學生的“一言堂”,只有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第五,要學會討論。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僅小組里的成員遇到意見不統(tǒng)一時需要討論,在全班交流中,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如有不同意見也需要討論,通過討論才能解決問題,形成正確的觀點。
二、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學習是保障
合作學習的有效保障就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前必須要有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在學生個人遇到問題又不能自行解決時,的確需要通過和別人合作來尋求解決方法時的合作學習才是有意義的,才會有成效。而我們現(xiàn)在很多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些課是為了符合我們的“學程導航”模式而開展的,有些課則是為了營造合作學習的氣氛而開展的,所以往往會出現(xiàn)教師呈現(xiàn)問題后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自主的思考和學習的時間就讓學生開始合作學習的情況。在學生還沒來得及獨立思考問題的情況下,學生是不會對問題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的,也就更談不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弄清楚自己還對哪些知識有疑問了,這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就容易造成優(yōu)秀學生的“一言堂”,而另一部分學生就無所事事,使學習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時間。比如,筆者在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一課時,由于現(xiàn)在社會上流通的人民幣面值基本上是1元的硬幣、5角的硬幣、1角的硬幣,而以前的1分、2分、5分硬幣,1角、2角、5角紙幣基本上已經(jīng)看不到了,包括1元的紙幣也比較少見了,所以對學生來說,這節(jié)課還是有點難度的,于是筆者就在上這一新課的前一晚,布置學生在家里先預習,筆者讓學生在家里讓家長利用網(wǎng)絡,搜索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初步認識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幣的各種面值,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家長把這些圖片打印出來供孩子學習,并且筆者還讓學生嘗試“如果要拿1元5角,該怎么拿?”這樣在第二天上新課時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認識了這些人民幣,有了充分的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那么在課堂上針對筆者所提出的小組合作的問題,學生就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合作學習才能開展,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才有成效。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和學習,那么合作學習就只是一個形式,落不到實處,也就變得毫無意義。同時如果教師忽視學生的獨立學習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慢慢減弱,變得不愛思考、不會思考,喜歡依賴別人,這將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當我們提出問題后,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在這個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才能使合作學習變得更有效。
三、教師精心設計的合作菜單是精髓
合作學習是否有效要取決于教師設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的小組合作學習都是建立在班級授課制中,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小組中交流、互助,完成小組合作的任務。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用思考就會,小組合作時看起來氣氛活躍,但實質(zhì)并沒有任何交流的意義,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不利于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也不能太難,過于難的問題,學生根本不會,小組合作就不能開展下去,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適合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促進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新課知識,便于學生交流互助,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比如,在教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筆算(進位)”一課時,筆者是這樣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交流菜單的: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2.計算34+16,先用小棒擺一擺或計數(shù)器撥一撥,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3.34+16還可以用豎式計算,在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4.小結(jié)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時要注意什么?這樣設計問題,能讓學生非常明確地知道學習和交流的方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來掌握本節(jié)課的新知,促進小組交流,不會出現(xiàn)在小組交流中沒話說,不知道說什么的情況,讓合作學習更高效。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思考、多實踐,剔除那些過于形式化的小組合作,結(jié)合我們的教學實際,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從形式走向?qū)嵸|(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