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鵬
[摘? 要: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義務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需要面向全體同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fā)現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對待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施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策略是要對班內的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各種類型的作業(yè)形式,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有效完成作業(yè)。面對相同的作業(yè)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語文能力去選擇層次存在差異的作業(y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分層設計;差異化教學]
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升高,他們承受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學生需要面對更多更難的知識內容,長期以往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也難以建立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差異也越來越明顯,在語文方面會呈兩極分化的狀態(tài)。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往往會束手無策,這也是教師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時面臨的最大的困難。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讓每一位學生等語文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教師需要改變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布置作業(yè)方面,教師會給所有的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yè),這并不能最大化的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能力。如今許多農村孩子家長會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城市的小學里接受教育,所以班里的學生都來自多個地域。由于學生的流動性較強,各地的教材以及師資力量的不同,都會進一步擴大班內學生在語文上的差異。本文主要闡述了分層布置語文作業(yè)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學生差異,把控預習作業(yè)量
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是教師首先要做到的,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作業(yè)差異化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學生的個性也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yè)時,要以每一位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后都能得到一定的知識為基礎,這樣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就能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由于城鄉(xiāng)結合體導致班內學生的語文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有選擇的完成預習作業(yè)。教師可以講作業(yè)劃分為不同層次,分別為掌握字詞、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以及完成課后習題四個層次。為了提高學生預習課文的興趣,教師可以給不同層次的任務起一個有趣的名字,其中“學一學”是最簡單的題目,學生可以利用字典等工具弄清陌生字詞的讀音,并將生字詞整理到作業(yè)本上。學生會把完成作業(yè)看做是闖關游戲,并愿意攻克難關,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面向學生差異,把控做題速度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必須關注到學生間存在的差異。由于一些學生來自鄉(xiāng)下的學校,他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并沒有良好的教學條件與師資力量,所以在語文比較薄弱。除此之外,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響在語文學習上存在一些差異,理解知識的速度也有很大的不同。若教師給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yè),常常會出現“優(yōu)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受不住”的情況。即使作業(yè)很多,優(yōu)等生也會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很好,但后進生花費很長時間也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發(fā)展。所以在作業(yè)的布置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數量不同、難度不同的題目,將作業(yè)合理的分配下去,滿足每位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讓學生的語文能力能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三、分析學生差異,把握寫作訓練難度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難點,也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最抗拒的內容,產生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就是缺少對作文題目的分析以及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閱讀寫作內容與要求,接下來再給出一些寫作思路讓確定寫作對象,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構思文章結構并展開寫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水平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范文,學習他人的寫作思路,通過模仿寫出自己的文章;其次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以及列出的寫作提綱進行打草稿,教師要對此提出修改意見,學生要根據教師的意見調整文章內容;第三,學生需要自行列出寫作提綱并打出草稿,在教師的評改后對文章內容進行再一次的整理;最后,教師可以將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兩兩分成一組,學生在寫完文章后可以互相交換進行評價,同時學生也能學習到他人寫作的優(yōu)點。通過這種分層寫作的方法能夠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減輕學生面對寫作的心理負擔。在例文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快速的找到寫作思路;在教師的細心指導下,學生也有信心寫出更好的文章;在同班的幫扶下,寫作對他們來說早已不是難事。
四、利用學生差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臨近教師節(jié)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實踐性作業(yè)。首先安排學生搜集贊美教師的詩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將其作為教師的節(jié)日禮物;其次還可以讓學生制作賀卡,挑選一首最喜愛的詩歌寫到賀卡上;最后可以當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制作以“感恩教師”等主題海報,每個小組安排一名組長將任務發(fā)放給每位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選擇性完成相關任務,比如收集相關素材、排版、繪畫、撰寫等等。學生在完成了這類任務時會充滿興趣,為了完成任務也會一直堅持,同時也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長處以及在方面的不足,對自身的能力會有一個清晰認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每一個學生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間的差異性采用作業(yè)分層的方法布置作業(yè)。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差異,盡量滿足每位學生對知識的需要,讓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麗麗.關注差異樂在其中——利用分層設計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業(yè)[J].數碼設計,2017.
[2]劉淑英.淺談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與評價[J].教學實踐與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