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后進生問題是學校教育教學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后進生的存在,屬于正常現(xiàn)象,有好就有差。做好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學校、班級的進步和榮譽,也直接關系到后進生個人發(fā)展的前途。那么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呢?首先是因材施教,摸清后進的原因?qū)ΠY下藥是實施轉化的前提條件;其次,使后進生樹立信心是實現(xiàn)轉化的關鍵;再次使后進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是促成后進生轉化的內(nèi)部動力。通過合作學習,后進生求助有門,增強了學習興趣,產(chǎn)生了學習欲望,進而能夠自主學習,便可以逐步形成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后進生;因材施教;自主;合作
所謂后進生,是指那些學習成績落后,自我約束能力差,紀律松懈,作風懶散,思想不求進取的學生。但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存在左、中、右的差距,學生團體特別是中學生更不例外,總有部分這樣的學生,他們經(jīng)常犯錯誤,成績低下,學習目的性不明,習慣差,思想情緒嚴重,辨別是非能力不強。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好轉化教育工作,這不僅關系到班級的進步和榮譽,也直接關系到后進生個人發(fā)展的前途。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诮逃钠降?,他主張“有教無類”,即對任何人都可以有所教誨。從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即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以便發(fā)展每個學生的特長,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材施教需要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對癥下藥。
一、摸清后進的原因?qū)ΠY下藥是轉化后進生的前提條件
作為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分析每一個后進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后進生的類型,分析其形成后進的原因。后進生也不是天生的,由好變差有它的起因與變化過程,有量變到質(zhì)變的規(guī)律,因此,我們必須摸清他們后進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一般來說,后進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一種是“智力偏低”型。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別人已經(jīng)完全聽懂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個別智力偏下的學生甚至還不知老師在講什么,而目前一刀切的教育、教學方法,使這些學生跟不上課堂教學,上課如同暈車,久而久之便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產(chǎn)生精力不集中、煩躁、厭學等情緒。二是學習目的性不明,缺乏動力型。學習目的是推動、引導和維持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沒有或者缺乏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目的,就會缺乏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欲望,形成懶惰、馬虎、不求上進等不良習慣,造成學習成績與能力差,這種學生是后進生的主流。三是外部因素的影響。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還有教育工作的失誤,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侵蝕和享樂思想的影響,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消極東西的污染也是其重要原因。這些時時處處影響他們,最終導致他們無心學習,落入后進行列。
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方式教育。后進生的表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針對其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取得實效。
二、使后進生樹立信心是實現(xiàn)后進生轉化的關鍵
教師應當尊重、信任后進生,愛護他、幫助他。后進生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處表雖有一層硬殼,但在內(nèi)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xiàn)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般的方式對他,讓他感受到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使他們感到溫暖,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的希望之火。
不歧視他們,平等對待他們,讓他們逐步消除疑慮,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優(yōu)點,使后進生樹立起自信心。比如同學小袁,口齒伶俐,上課有時能夠積極發(fā)言,勇于表現(xiàn)自己,但自控能力差,喜歡說俏皮話,好動,總想在班上制造一點轟動效應,以引起別人的關注。究其原因,他父母皆在外工作,家中沒人管他。但他熱心班務,性格活潑。對這個同學,我不再表揚他,也不鼓勵他發(fā)言。這就好比,你的馬跑掉了,你越追趕馬越跑,索性不去追,它反而會自己跑回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學習牧馬人的這點小技巧,不急于求好,靜心等待事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F(xiàn)在這位同學已有所內(nèi)斂,比剛來時自律了許多。當然,如果他確有好的表現(xiàn),我也會勉勵他。我?guī)退a習落下去的功課,告訴他要積累知識,加強閱讀,才能提高學習語文的水平。我想,只要他下去做了,只要后進生與先進之間在縮短距離,這就是進步。
三、使后進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是促成后進生轉化的內(nèi)部動力
合作是形式,學習是目的。學習是人的天性,這來源于人的求生本能。因為,求生是人的天性,而求學才能更好地求生。合作使得學困生求助有門,他們的困難及時化解,他們有望因近距離感受身邊的學習榜樣而改善學習,在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的互動中,他們可以通過互補,得知陷阱在哪里,知道路在何方,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進而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學習通常是指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其終身學習和畢生發(fā)展的基礎。比如同學小羅在兩次語文測試中,作文成績均獲二十分,作文滿分是六十分。在合作學習中,經(jīng)老師的指引,小羅觀摩了其它同學的作文,和小組成員交流寫作方法,加強了閱讀和積累,逐漸對寫作有了一些感悟,寫作時有話可說了,字數(shù)能按要求達到八百字,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在后兩次測試中,作文成績獲四十分。對于他的這種進步,我在班上給予了肯定。
通過合作學習,后進生求助有門,增強了學習興趣,產(chǎn)生了學習的欲望,進而能夠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是促成后進生轉化的內(nèi)部動力。
總而言之,多給后進生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后進生的心靈,后進生也會揚起前進的風帆。即使后進生不能在成績上與同學一較高下,也給予他們充沛的陽光吧,至少讓他們有正直的人格,去學一門新的技藝。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未必你將來的天,就不比別人藍。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jīng)驗,改進方法,形成技巧,努力做好轉化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喬炳臣、潘莉娟著:《中國古代學習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2]張素蘭、李景龍著:《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大瓶頸》,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3]《學術論叢》,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4]《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