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凌云
所謂“留白”,指的是藝術(shù)作品中未明確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給讀者留下的聯(lián)想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留白,是藝術(shù)作品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語文教學是一種藝術(shù)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一篇好的文章,很多地方讓人意猶未盡。“留白”給了老師、學生走進文本的機會,我們要合理的運用“留白”資源,把課文讀厚,學生能夠深度解讀文本。
留白 扎實有效 深度解讀文本
語文新課標理念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時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要留一定的時間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合理的運用“留白”資源,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讀懂課題也就基本上讀懂了內(nèi)容。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時,我故意把“必須”兩字漏掉了!”教室一陣嘩然,紛紛指責我把課題寫錯了。那我就問:“你們覺得添上這兩個字后,與先前的課題有什么不同呢?”說著,我便用紅筆鄭重其事地添上兩個大大的字——“必須”。短暫的沉默后,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加上這兩個字后,我覺得湯姆就一定要放掉,沒有選擇的余地?!?/p>
“第一個題目知識普通的話語,沒有命令的語氣。加上‘必須’之后,說明爸爸說這話時,語氣很堅決?!币粚W生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驚喜地說道。
學生專注地閱讀起文本來……
經(jīng)過認真地閱讀、思考,我從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到他們已經(jīng)被爸爸堅定的話語震撼住了,也知道了文章的道理。
“學到這兒,你覺得這篇文章還可以定什么題呢?”
“《遵守規(guī)定》。”
“《遵守規(guī)則》。”
……
一個個絕妙的題目,從學生頭腦中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了!
生成出的許多新題目,卻比我的預設要略高一籌。在這里,師生平等對話,生本自由“交談”,預設和生成并存。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抓住關(guān)鍵詞來體會文本內(nèi)涵,其實標點符號也可以說話,在教學中,我們也要善于抓住標點進行“補白”。
如在教學蘇教版第十冊《秦兵馬俑》一文時,從“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段描寫中,學生感受到兵馬俑神態(tài)各異,制作精湛,每一件都堪稱為精巧的藝術(shù)珍品。其中的省略號,我讓學生充分想象,去觸摸兵馬俑各具個性的豐富形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經(jīng)過短暫思考后,學生的發(fā)言異彩流光,現(xiàn)摘錄幾段,以享讀者:“有的傲視蒼天,好象在謳歌戰(zhàn)斗的勝利;有的緊握標桿,好象在奮勇殺敵;有的劍拔弩張,好象隨時準備與來犯的敵人背水一戰(zhàn)。”“有的手桴花白胡子,胸有成竹,好象決勝千里,運籌帷幄;有的遙望遠方,好象在吟誦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有的凝神屏息,雙目圓睜,好象一場天崩地裂的大戰(zhàn)就在眼前?!薄ㄟ^學生的豐富想象,秦兵馬俑在學生的眼前鮮活起來,激起了學生情感的浪潮,迸發(fā)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來,情從口中出”。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多媒體的運用已經(jīng)深入課堂,但是很多老師都忽視了書上的插圖,其實,巧妙的運用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蘇教版第六冊《花瓣飄香》這篇課文中有一幅插圖:一個小女孩在一叢月季花前面,面帶微笑,手捧一瓣月季花瓣。在教學時,文中寫小女孩摘花瓣的文字很少,學生讀后不能很好的感受到小女孩對花的珍惜。于是,我就讓學生看插圖,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通過仔細的觀察插圖,學生就能真正讀懂這是一個愛花的小女孩了。
課文《真情的回報》有這樣一幅插圖:許多訂戶圍繞著“我”,一位大媽在跟“我”說話。我充分利用插圖,這樣設計:“大媽在跟‘我’說什么?周圍人的表情、動作、語言及‘我’的心情怎樣?”
圖文結(jié)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能力,更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語文書上的每一篇課文可以說都是好的仿寫范文,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范文?,F(xiàn)舉例子說一說。
蘇教版第六冊《廬山的云霧》一文,二三兩個自然段都是總分結(jié)構(gòu)。分別運用多出比喻寫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的特點。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我讓學生以“天上的云真是瞬息萬變”為中心句,運用總分的結(jié)構(gòu)仿寫一段話。學生模仿廬山的云霧一文,寫的很好。有學生寫道:“天上的云瞬息萬變。眼前的白云,剛剛還是一條閉目養(yǎng)神的長龍,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正在跑步的兔子;明明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毛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一張潔白的睡床。”還有學生寫道:“天上的白云瞬息萬變。眼前的白云,剛剛還是一片隨風飄蕩的樹葉,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一只美味可口的冰棍兒;明明是在海里游泳的海豚,還沒等你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更多的精彩讓我驚嘆不已。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的藝術(shù),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留白”對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它留給學生以自由馳騁的空間,讓他們充分調(diào)動自己思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去填補空白內(nèi)容,使其體會到自我的參與感與創(chuàng)造感,從而得到心理的滿足與情感的迸發(fā)。我們應該善于利用它,讓課堂更精彩。
[1]周春燕.巧用繪本,快樂讀寫——試論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32
[2]顏娟娟.小學語文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方法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