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以其短小精湛,強悍的針對性,使用便捷性,無時空限制等特點,迅速成為眾多學科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思路。以高中生物教學為例,很多生物教師就嘗試將微課融入到課程中去,但是總感覺實際的效果不是很明顯,本文針對于此情況提出采取對應措施去保證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有效性,希望可以給予實際教學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有效保障
微課作為輔助高中生物學科教育的有效舉措,不僅僅可以引導學習朝著個性化方向發(fā)展,還可以形成良性的課內課外的互動格局,這些對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而言,都是很有價值的。
一、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案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中的糖類”課程教學為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為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細胞中的糖類,能夠結合生活實踐來解釋對應的現象,增強生物知識的應用素質。詳細來講述,實際的微課設計主要牽涉到:生活中不吃早飯會出現頭暈的現象,生活中各種糖的分類,糖的構成,糖的分類基準。首先在微課中會以動漫的方式呈現出早上不吃早飯出現了頭暈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吃早飯會出現這種病癥?再者,展現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的不同種類的糖,主要有紅糖、白砂糖、葡萄糖、麥芽糖等,這些糖是什么類型的?這些糖都是甜的,那么所有的糖都是甜的嗎?接著由微課導入新課: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細胞中的糖類。糖應該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糖的分類是如何的?糖的功能集中體現其在哪些地方?
二、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有效性保障策略分析
以上述微課視頻的內容為對象,對于實際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判定。會發(fā)現上述案例之所以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與實際微課教學的策略存在很大的關聯。詳細來講述,上述案例的優(yōu)勢集中體現在:
(一)注重啟發(fā)性,立足于生活實踐
從上述微課內容可以看出來,微課中牽涉到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從一開始的生活實踐入手,關注生活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生活經驗與生物知識學習之間的關系,依靠這樣的交互,使得學生在問題的啟發(fā)下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辨別生活中各種糖與生物科學中的糖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在尋找不同糖分類標準的過程中,高中生關于糖類的知識體系會得以構建。再者,在實際問題設置的時候,教師高度重視問題的啟發(fā)性,由淺入深,問題層層遞進,由此慢慢加深學生對于實際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在實際微課設計的過程中,課程導入效用要發(fā)揮,就需要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基準,來設置生活性的問題,由此慢慢過渡到生物科學方面的概念,這樣的過度過程必須要呈現出來,而此時微課將成為重要的溝通橋梁。一開始的生活經驗的回憶,再者是生活經驗的提煉,再后來就是生活現象的科學本質的探索,最后是生物科學概念的認知。這樣的知識獲取,可以引導生物微課教學朝著有效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再者,上述的微課主要價值就在于導入新課,建立生活與課程之間的聯系,為后續(xù)課程的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二)強調設計性,確保課程的質量
當然高中生物微課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出具優(yōu)質的微課作品。一般情況下對于實際微課設計素質進行考核,主要會從是否符合科學性,是否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保持吻合,是否具有啟發(fā)性,是否與生活存在很大關聯,是否符合學情,是否選題新穎,是否有著比較強的趣味性,條理是否清晰,邏輯是否嚴密,是否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準則,是否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等維度來進行判定。對于上述微課教學案例來看,課題選擇恰當,符合科學性原則,啟發(fā)性良好,比較貼近生活,與學情也是吻合的;再者,實際的微課內容布局合理,邏輯緊密,條例清楚,能夠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比較好的微課設計;最后,關于糖的各項提問,與學生的生活相互關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甚至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得其進入到發(fā)散思維的狀態(tài),這對于后續(xù)課程的繼續(xù)開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三)注重專業(yè)化,提升制作素養(yǎng)
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有效性保障,還必須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有著比較強的微課制作技能,除了需要把握實際的選題之外,還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更好有著夯實的制作技能。比如在講述相關時間跨度比較大的生物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進行試驗,進行錄像,然后進行錄制視頻的剪輯,將實際的生物實驗結果呈現在微課中去。在此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就必須要掌握錄制視頻的技術,視頻剪輯的技術,實驗操作的技術等,很明顯這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對于教師自身的耐力是一種考驗,對于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也有著一定的要求,最終才能夠給學生展現出對應的實驗結果。在這種微課設計的過程中,如果高中生物教師不懂得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就難以保證可以切實的完成實際的微課設計任務,繼而影響到實際微課教學的有效性。以軟件應用為例,教師需要熟悉CS軟件的安裝下載技巧,特效元素的加入技巧,動態(tài)效果的呈現技巧,旁白的補錄技巧,變聲的加速技巧,微課片頭片尾的制作技巧等,如果這些不能有效的掌握,就不能確保微課設計的有效性,繼而就會影響到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高中生物微課教學法效益的發(fā)揮,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對于高中生物教師而言,要樹立正確微課教學價值觀之外,還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提升自己,由此驅動微課教育教學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四海. 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學習與實踐策略[J]. 科技資訊,2016,14(17):93-94.
[2]豆強紅. 高中生物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研究[J]. 內蒙古教育,2018(10):126-127.
[3]李路娥. 高中生物微課資源的開發(fā)[J]. 西藏教育,2014(07):49-51.
作者簡介:于秀霞,女,遼寧大連,大連渤海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