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彥
摘要: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一些距離他們的生活較遠的學習內容,他們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給予學生觀察和體驗的機會,加強他們對文本語文教材內容的理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認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語文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學生被動聽卻依然難以理解其中的深層含義。新課標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出來,教師不得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此背景下,激發(fā)學生的課堂體驗成為廣大語文教師不斷進行嘗試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不僅能滿足小學生的課堂體驗,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課堂思維,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促進高效語文課堂的形成。那么,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該如何執(zhí)行體驗式教學呢?
一、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課堂之眼,對學生順利進入正式課堂有直接的帶領和影響作用,所以,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努力鉆研課堂的內容,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為學生體驗課堂帶來全新的感受。
例如,在學習《迷人的九寨溝》這篇文章時,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事先通過在網絡中搜集了一些關于九寨溝的景點畫面,然后拿到課堂給學生們播放。當學生看到那形式不一、形狀多變的水溝時,個個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在陽光的照射下,那湖里的各種沉石五顏六色、互相映襯,頓時讓學生贊嘆:“好美??!”看到學生們看得如此入神,筆者及時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九寨溝,然后激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以來學生們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能結合自己的旅游經歷談九寨溝的印象,有的談父母所描述過的九寨溝形象。看到學生們熱火朝天的樣子,筆者順勢問學生:“看來大家對九寨溝的印象是各有千秋,我們接下來學習《神奇的九寨溝》一文,看看文中描述的景色和我們自己見到或聽到的九寨溝是否一樣。”這樣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其后的視頻播放和讓學生自由表達的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的體驗悄然升溫,最后走入課堂主題,更是將學生的感受體驗再次加深。
二、在正文講解中增加學生的體驗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一些需要品味的角色和人物性格,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尤其是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到課堂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體驗,還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篇文章時,筆者先學生閱讀了這篇文章,并讓學生試著理解文章中的主人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性格特點,學生們通過閱讀基本都已經掌握了主人公的性格等特征,這時筆者給學生指定了一個任務: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將主人公的性格盡情演繹。學生們一聽要進行表演,大家再次認真尋找文中相關主任公的對話等,并在表演中除了運用原文的句子之外,還適當增加了自己的語言成分。這樣的體驗形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體驗的意識,讓學生在親自感受中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使學生建立了勤于體驗的良好習慣。
三、知識運用加深學生的課堂體驗
實踐出真知,只有讓學生多實踐,才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認知。所以,語文教師不應只注重課堂的開端和課堂環(huán)節(jié)的體驗教學,更應加深學生對教材的課后體驗,即鼓勵學生在課下經過復習或運用的方式,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例如,在學《春曉》這首詩時,筆者先讓學生精讀了這首詩,體會詩中作者表達的情緒情感,體會詩歌朗讀的感覺。在詩朗讀中,學生被“春眠”“啼鳥”“風聲”“雨聲”等景象所吸引。學生不僅體會到古代詩人智慧和中華知識的博大精深,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間,更是感受到了春曉的自然風光和魅力。為了加深學生對本首詩的體驗,筆者在為學生進行了講述和分析之后,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性訓練:結合整首詩的意象,將其中的畫面進行整理和描繪,形成一幅獨有的自然風光圖。這樣以來,學生興趣上來了,因為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動手操作,在描繪不同的自然風光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對文中自然景色的整體認知和熱愛。這樣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將畫作展示出來,有的學生還為自己畫作起了一個很好的名字《春曉圖》《春意正濃》等,顯示學生們的別致用心和精巧構思。
總之,小學生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的關鍵期,要加強小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增加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堂的正式講解和課堂的鞏固復習階段,都要將學生的體驗放在學習的重要位置,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人物角色特征,提升他們的語文感受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的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任相全.體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運用研究[J].新課程(中),2018(05):63.
[2]單成蔚.小學語文體驗式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