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文軒 葉小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德育觀念、方法、手段有些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工作實效性不高。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改革和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式,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程;體驗;探究;實效性
“教之道,德為先”,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將立德樹人作為我們的首要任務。但是,在課程德育的具體實施中,不少老師卻生搬硬套,空洞說教,學生被動接受所謂的道德灌輸,這樣的德育的效果就收效甚微了,不同的課程,德育教育的方法可能不一樣,那么,作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何提高課程德育的實效性呢?
(一) 我們充分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育人載體的重要作用
實踐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基礎,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活動內容把德育教育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將德育教育寓于實踐活動之中。綜合實踐活動本身就是學生自主活動最強的一門課程,我們老師要增強德育意識,讓他們生活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做實事,說真話,充分挖掘學科的德育素材,將德育滲透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方方面面。
(二) 結合校本課程開發(fā),拓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德育空間與形式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做幾件手工作品,培養(yǎng)一下學生的動手能力,甚至還分不清它和科學課的區(qū)別,這種認識從另一側面也說明我們綜合實踐活動也急需拓展教學內容。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校內外活動、家務勞動以及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科技制作等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擴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內容,從而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間。
比如我們可以將家務勞動與生活科技活動相結合。家務勞動涉及家庭生活,我們可以將活動現場分組設置到學生家中,讓學生來展示自己快樂的家庭生活、展現美好的自己、良好的居家環(huán)境、美化生活以及飲食等內容。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再適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的科技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他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勞動意識、勞動能力與科技素養(yǎng)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了他們的自我調節(jié)、價值判斷、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
再比如我校開展的水城風情課程,它涉及聊城藝術發(fā)展、地域特色以及土特產的制作等具體的實踐活動。每次上課之前學生都需要根據下節(jié)課的上課內容進行調查了解、合作探究,最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或者制作講解等活動方式進行展示。我們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挖掘聊城本土藝術表演、手工活動等課程資源。這一課程強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它與音樂、美術、科學等學科課程有質的區(qū)別。通過這門課程,學生們的勤勞、合作、團結和服務意識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人生態(tài)度也變得更加積極,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我們還可以整合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形成德育合力,充分發(fā)揮社會和家庭教育功能,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活動,了解每個成員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培養(yǎng)熱愛勞動、孝敬長輩、自立自強等品質。
(三) 積極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讓學生通過道德體驗提升道德實踐能力,主動遵守道德規(guī)范
比如,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愛勞動,勞動觀點、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是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重要目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的課程,立足于學生對勞動實踐的親歷和勞動的積極體驗。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直接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逐步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及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習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內容,貼近社會生活、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自主的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有教師在教學學生疊餐巾紙花時,老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餐巾紙花的例子,在學生沉浸在一個個美麗的畫面中時,驚嘆于一朵朵美麗的餐巾紙花時,老師忽然提問:“你們都在哪里見到過這種花?”孩子們爭先恐后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在飯店里見過,有的說在賓館里見過,在學生說完后,老師又說:“你們想不想自己也做一朵這樣美麗的花?”這時,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制作的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迫不及待地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投入了探究之中。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分組合作探究,不僅僅依照老師提供的方法制作出來了很多美麗作品,不少同學還進行了創(chuàng)新,疊出了各種各樣的餐巾紙花。
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而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能感受和發(fā)現各自的興趣愛好,樹立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不怕困難、認真負責的勞動態(tài)度。我們還可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注意勞動安全、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手、樂于實踐,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良好晶質。在我們校本課程開發(fā)實踐中,許多學生往往從綜合實踐活動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進而發(fā)展為愛學習,發(fā)現自身學習的價值,我們老師再結合教材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愛家鄉(xiāng)、愛國家等德育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我們通過可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次次的探究、實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成功體驗,進而健全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道德品質;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質,讓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富于想象、敢于質疑,善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品質。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育德無聲的天然優(yōu)勢,學生的許多優(yōu)秀品質,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培養(yǎng)。但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我們老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水平,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育人的重要載體作用,積極拓展德育空間,不斷豐富德育形式,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和道德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德育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