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苗麗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品德得到培養(yǎng);教師要立足課堂,及時滲透品德教育;教師要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身立德,從而實現(xiàn)德育與學科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關鍵詞】初中英語;師生關系;立足課堂;德育方法
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要完成的基本任務,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本學科的知識,還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事做人,這也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要教書育人,就必須結合學科的特點,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進去。而英語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思想性的語言學科,所以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起著很大的作用和意義。下面就筆者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十多年以來,談談摸索出的以下幾種德育滲透的方法。
一、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德育教育打好開端
“親其師,則信其道?!币虼?,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親切的教態(tài)及帶有激勵性的語言去激發(fā)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課后還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以及了解他們不同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使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既是一位良師又是一位益友。只有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例如,筆者布置學生使用新句型“I find it +adj.+ to do sth.”進行造句時,大部分學生都積極舉手參與,但還有少數(shù)學生沒有舉起手來,筆者知道他們是因為基礎差失去自信心,所以不敢參與。但,筆者更清楚像這樣的學生如果長期被忽視的話,他們只會掉隊越來越厲害。于是,筆者微笑著真誠邀請他們,并加以點撥鼓勵后,他們也紛紛舉手,筆者給予適當?shù)靥崾九c幫助,最后他們也順利地完成了造句的任務。由于這種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讓這幾位學生也慢慢地自信起來,并學會勇敢地解決學習困難。
二、立足課堂,抓住關鍵,及時滲透德育教育
1.抓好備課環(huán)節(jié),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其實,只要教師認真?zhèn)湔n,就會發(fā)現(xiàn)英語教材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師不僅要充分備好教材,還要備好學生,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學中的德育因素給挖掘出來,這樣既使枯燥乏味的材料生動化,又讓學生在無意中得到德育的熏陶。
如,在備課九年級Unit13的《Section A》的《3a Save the Sharks》這一內容時,教師要利用文中人們?yōu)榱撕若~鰭湯而殺害一整條鯊魚,甚至幾千、幾萬、幾千萬的鯊魚被殺害進而導致整個海洋失去了生態(tài)平衡的不良后果來及時教育學生:“Everyone must protect the ocean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must love the only earth. ”讓學生認識到拯救鯊魚,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性,從而懂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
2.抓住教育的契機,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完美結合起來
初中生是一個處于懵懂無知的叛逆期的群體,如果單靠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起到的教育效果是不佳的,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里,但如果老師能結合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教育的契機,就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有一次,在筆者班上的一位男生上學遲到了20分鐘,筆者問他遲到的原因是什么,他居然理直氣壯地說是因為路不好走。筆者聽了頓時火冒三丈,真想訓斥他一番,但是又怕這樣會引起他的反感情緒,于是,筆者先讓他回教室好好反思自己說的話。恰巧那節(jié)課要講授的內容是Unit14《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Section B的一篇有關校長對初中畢業(yè)生的演講稿,在講解這篇演講稿的過程中,筆者抓住了教材的幾個地方作為德育的切入口,并結合同學們的遲到現(xiàn)象,教育學生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關鍵是我們要學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并有知錯就改的勇氣和行動。還要學會對自己做出的決定和行為負責,不能找借口,更不能推卸責任,要有責任感。下課后,這位同學竟然主動地跟筆者道歉,坦白地說是因為他睡過了頭才遲到的。從那之后他的行為舉止也有明顯的改進,當時,筆者真為他的進步感到很欣慰??梢?,在班主任工作中,對于德育困難的后進生我們更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啟迪、熏陶和教育,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責任感。
3.用精湛的育人藝術提高課堂效益,加強德育滲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站在上面的既是講臺又是舞臺,既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又要采用精湛的育人藝術,如表演、唱歌、繪畫、做游戲等教學藝術手段和藝術活動形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益,進而加強德育滲透。
例如,在九年級教材的Unit7 Section A3a《Mom Knows Best》的英語詩歌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有感情地練習朗誦詩歌,然后再采用朗誦詩歌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用真情實感去體驗母愛的偉大,收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又如,在Unit11 Section A3a的《The Shirt of a Happy Man》的童話故事教學延伸活動中,筆者通過讓學生分小組扮演童話故事中不同的角色,然后進行分角色表演比賽。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情感教育,在“角色”自我完善中內化了做人的職責,處事的準則。
三、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豐富中學生的精神生活,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自我教育的素質。
例如,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舉辦不同主題的“英語周”活動,還定期舉辦英語社會實踐活動。如,筆者在班上成立板報、表演、會話及閱讀等不同的英語課外興趣小組,有寓言、幽默故事、英語詩歌等不同內容。筆者在教室里還通過黑板報或手抄報布置了一些啟迪心靈的英語名言警句等,以各種形式渲染濃厚的德育氛圍。
四、教師以身作則,把自身與品德教育統(tǒng)一起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品德。因此,教師要時刻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和學生強調學以致用的重要性,不但要會說“Pleas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等簡單禮貌用語,還要有意識地運用到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來。于是,筆者不單在課堂上而且在課后與學生交流過程中都主動地使用了英語禮貌用語,創(chuàng)設說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由于筆者的言傳身教,學生們不但會說這些禮貌用語,而且還懂得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總之,我們要重視德育與學科的整合,在英語教學的點滴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寓德育教育于無形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作用,把教書育人的任務真正落實到英語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得到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梁儀.英語教學法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