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洪
摘 要: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經(jīng)過了科學的設計,為小學語文教材提供了珍貴的教學資源,它采取的是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每個單元都將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統(tǒng)一、融合了起來,既關注語文工具性的凸顯,也關注語文人文性要素的表現(xiàn)。為做好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教學,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遵循“聚焦語文要素,緊扣人文主題”這一理念,關注學生語言文字建構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及課堂中德育的滲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題元素,落實“立德樹人”。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要素;人文主題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設計上,單元結構更加靈活,采取的是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既注重了語言要素的凸顯,又注重了人文主題的表現(xiàn)?!罢Z文要素”指的是與語言文字建構和運用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關的要素,包括識字認詞、積累詞句、運用語言進行表達和運用等方面,即凸顯了語言的基本特點和運用技巧。部編版強調(diào)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作用?!叭宋闹黝}”強調(diào)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重視主流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也重視對學生德育的滲透。部編版教材運用下,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聚焦語文要素,緊扣人文主題”,在做好學生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也巧妙滲透德育,落實“立德樹人”。
一、創(chuàng)設恰當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因素。在低段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要求學生怎樣,只能通過一些有趣的元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應基于低段學生的興趣、身心發(fā)展特點,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提升學習質量。
如在《雨點兒》教學時,教師邊播放輕快的歌曲《小雨沙沙》,邊借助視頻,展示拍攝下來的春雨淅淅瀝瀝的畫面,學生被吸引了。再借助猜謎,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師:“今天呀,我們來和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事物交朋友。先來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就不見是什么呢?”學生互動交流,興高采烈地猜謎。生:“雨點兒?!睅煟骸按蠹艺姘簦@么快就能猜出謎底。”在興趣導向下,教師自然地引入課題。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猜謎情境,學生參與語言文字的積累、表達和運用積極性會更高,也會更樂于品味文本中的思想內(nèi)涵,有助于提升統(tǒng)編版教材運用下的教學效率。
二、聚焦語文要素,引導積累運用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時做好語言文字的品讀、積累和運用,屬于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目標導向下,要全面推進多樣化、趣味的語言文字運用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妙趣課內(nèi)、校內(nèi)學習活動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并綜合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寫話訓練等,以此“聚焦語文要素,引導積累運用”,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如《小小的船》是一篇運用比喻手法描寫月亮的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趣味生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察分析身邊的事物,運用比喻手法,展開寫話訓練?!皬潖澋脑聝盒⌒〉拇?,先說事物的形狀,用形容詞描述,再將月兒比喻為船;可以鼓勵學生觀察分析喜歡的事物,飄飄的柳葉、飛舞的蒲公英、升起的太陽、溫柔的春風等,它們像什么就比喻為什么?!帮h飛的蒲公英可愛的降落傘……”觀察分析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組織學生互動交流。學生積極運用語言文字表達、交流與寫話,學習運用比喻手法,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喜愛的事物,表達成另一事物,太陽像暖爐、春風像媽媽溫暖的手等。互動表達、交流與寫話過程中,學生積極閱讀、運用語言文字,發(fā)展了學生寫話能力與表達能力。
三、緊扣人文主題,滲透立德樹人
語文除了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外,還是一門人文性學科,具有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啟迪、情感的激發(fā)、思維的發(fā)展的作用。部編版教材選材仔細、語言精美、內(nèi)涵深刻,每一篇教材都經(jīng)過了精心挑選和編排,蘊含著深刻的育人價值。為發(fā)揮出語文學科的“育人”作用,需要讓學生從人文性語言文字的欣賞中,受到美的熏陶,巧妙滲透德育,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導向下,巧妙融入德育,對學生進行正確生活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如《樹和喜鵲》教學接近完成的時候,教師滲透立德樹人,對學生進行德育。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樹和喜鵲都不快樂,之后樹和喜鵲又都變得快樂了呢?”學生思考并交流,回答:“因為有了很多樹,也有了很多喜鵲?!鄙骸耙驗樗鼈兌加辛肃従?,有了伙伴,可以一起玩,一起出去旅游?!睅煟骸澳愕慕忉尫浅P蜗笈叮】磥砟愫芟矚g交朋友,也喜歡旅游。”師:“導致它們快樂與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陪伴,那大家喜歡有人陪伴、喜歡交朋友嗎?”學生紛紛回答:“喜歡有朋友,喜歡交朋友?!薄笆茄?,朋友是我們是人生中珍貴的財富,人因為有了朋友而感到快樂,生活也會更加多姿多彩。在生活中,我們要多交朋友,多和別人交流互動,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薄拔覀円獙W習交朋友,學會珍惜朋友,人有了朋友才會快樂呀!”通過在閱讀教學時,巧妙滲透德育,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的啟發(fā),才能落實立德樹人。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依托部編版的設計特點和優(yōu)勢,聚焦語文要素,緊扣人文主題,既要凸顯出對學生語言文字建構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巧妙滲透德育,關注“立德樹人”的落實,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起來,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將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結合起來,優(yōu)化設計教學策略,即能有效提升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有質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陳先云.增強六個意識,教好部編小學語文教材[J].小學語文,2017(z1):31-33.
[2]丁玉晴.“部編本”語文教材:語文素養(yǎng)落到實處[J].學語文,2018(1):44-4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