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移處所賓語構式英漢對比研究

      2019-09-13 01:53:14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構式英漢賓語

      劉 琦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位移事件(motion events)一直是語言學研究的熱門課題。以Fillmore(1982,1985)為代表的大多數(shù)認知語言學家,把此事件框架要素歸納為源點(Source)、途徑(Path)和目標(Goal)。Talmy(1985,2000)則對以Fillmore 為代表的描述提出質(zhì)疑,進而提出了自己的事件框架要素,即物像(Figure)、位移動作(Motion)、路徑(Path)和場景(Ground),以及次事件成分,比如方式、使因、后果等。Talmy 的位移事件框架理論幾乎被公認為是位移事件研究領域的參考范本,其影響毋庸置疑。

      位移事件依據(jù)位移動力的不同分為自移和致移兩種。自移事件的動力來源于物像自身,描述物像自我促動的自身移動。致移事件的動力則來源于施事,表述施事所施之力使物像移動。本文關注自移事件。表述自移事件最常見的構式是分析性構式,其形義表述為“主語/物像+謂語/位移動作+補語/路徑和場景”,構式句如“We happily rolled down the slope.”“他跑出辦公室?!钡取N灰剖录乃捻椈疽卦诖藰嬍街芯枰燥@性表達。除此構式外,處所賓語構式也可表述自移事件。此類構式在前期研究中有所提及,比如,范立珂(2015)分析“位移”與“路徑”、“句法核心”和“意義核心”的互動合作方式時提到“含路徑義動詞+方所詞”類,如“飛北京、跑廣州”。曾傳祿(2014)描述位移事件簡單表達式時提到的“動詞+處所詞”類,如“小孩掉溝里了”,但有關此類構式的特性并未詳述。劉琦、張建理(2019)研究了英漢處所賓語構式與不同動詞適配的異同。我們則想問:語義相同的英漢動詞參與自移處所賓語構式時又有何差異?這些差異與英漢語言的哪些特性有關?本文將基于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簡稱BNC)和北京語言大學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BLCU Corpus Center,簡稱BCC),對三組常用英漢動詞“walk/走、run/跑、fly/飛”作語料庫調(diào)查,并在構式語法視域下對比分析英漢自移處所賓語構式(下簡作“處賓構式”)的異同并究其緣由。

      二、自移處所賓語構式

      (一)構式定義

      Talmy(1985,2000)的位移事件要素涉及物像、位移動作、路徑和場景。我們分別把“物像”和“場景”改稱為“動體”和“處所”。處賓構式描述動體在處所范圍內(nèi)沿著位移路徑作出位移,其形義表述為“主語/動體+謂語/位移動作+賓語/處所”,構式句如“The horse jumped the stream.”“生物大軍飛太空?!钡龋▌㈢埥ɡ?2019)。路徑要素在此構式中并不凸顯。

      與構式相關的位移動詞和處所賓語內(nèi)涵復雜,有必要進行簡單的界定。Huber(2017)指出位移動詞用來表述不及物位移(intransitive motion)概念,可分為方式動詞(manner verbs)、 路徑動詞(path verbs)、 中性動詞(neutral motion verbs)以及位移義從具體語境推導而來的非位移動詞(non-motion verbs)。本文主要對比英漢方式動詞參與構式的異同。方式動詞描述動體在自移事件中特定的位移情態(tài),包括 Slobin(2004)提出的位移模式(motion pattern)、速度(rate)、節(jié)奏(rhythm)、姿勢(posture)、情感(affect)和評估因素(evaluative factors)。處所賓語的構成比較復雜,類型多樣,本文所確定的考察范圍比較大,包括所有表示處所義的名詞性成分以及由普通名詞加上方位詞構成的方所詞,如“草坪上、樓下”等。

      (二)構式理據(jù)

      處賓構式中,動詞是傳統(tǒng)的不及物一價動詞,比如“走”表征人或物在空間的位移,并沒有受事者,其形義表述是“主語/施事+謂語/動詞”。而處賓構式具有賓語,因此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在構式網(wǎng)絡中予以表征,符合Goldberg(1995)中構式應具備的不可預測性特征。

      Goldberg(1995:65-66)列舉了動詞表示的事件類型(Ev)與構式表示的事件類型(Ec)之間的五種關系:a.Ev 是 Ec 的一個子類;b.Ev 表示 Ec 的手段;c.Ev 表示 Ec 的結果;d.Ev 表示 Ec 的前提條件;e.Ev 表示Ec 的方式。這五種關系是動詞準入構式的條件。方式動詞具有位移方式義,符合上述“Ev 表示Ec 的方式”的準入原則。

      基于沈家煊(1998)有標記項和無標記項的判別標準①沈家煊(1998)按照傳統(tǒng)的標記理論并參照跨語言比較設定的原則,將有標記項和無標記項的判別標準歸納為以下六類:1)組合標準;2)聚合標準;3)分布標準;4)頻率標準;5)意義標準;6)歷時標準。此六條標準中,沈家煊贊同 Greenberg(1966)的觀點,認為頻率標準是最基本的標準,無標記項的使用頻率比有標記項高。,處賓構式與常見的分析性構式相比,是有標記構式,因為前者的使用頻率明顯低于后者。前者的語義和句法比后者復雜,因此對前者的研究能更深入地揭示英漢語言的不同運作機制。

      三、英漢對比

      本文的英語語料來源于容量超1 億詞次的BNC,由現(xiàn)代英式英語文本構成,涉及口語、小說、流行雜志,報紙和學術文本等五大語類。漢語語料來源于總字數(shù)約150 億字的BCC,涉及報刊、文學、微博、科技、綜合等多領域語料。BNC 和BCC 都是可以全面反映社會語言生活的大規(guī)模語料庫,且兩者涉及的文本大致對等,因此具有可比的標準?;谡Z料庫,我們主要考察語義相同的英漢高頻方式動詞“walk/走、run/跑、fly/飛”②據(jù)BNC 詞頻統(tǒng)計,英語位列前五的高頻位移方式動詞為:run、 march、 walk、 race、 fly。由于BCC 未統(tǒng)計詞頻,漢語數(shù)據(jù)基于A Frequency Dictionary of Mandarin Chinese: Core Vocabulary for Learners(Xiao et al.2009)。此詞典語料來源于口語、新聞、小說、非小說四大類漢語文本,實際統(tǒng)計7300 萬字,可以反映漢語使用的全貌。據(jù)詞典詞頻統(tǒng)計,漢語位列前五的高頻位移方式動詞是:走、跑、掉、轉、飛?;谡Z義考慮,我們選取“walk/走、run/跑、fly/飛”這三對意義相同的動詞進行對照研究。參與的處賓構式的差異。具體對比詳見下文。

      (一)宏觀對比

      基于 BNC 和 BCC(檢索時間為 2018年 6月),我們分別搜索動詞“walk/走、run/跑、fly/飛”的個數(shù)以及各動詞參與處賓構式的個數(shù)。由于BNC 和BCC 語料庫大小不同,我們統(tǒng)計了各動詞參與處賓構式個數(shù)與動詞個數(shù)之比,以此宏觀對比英漢動詞參與構式的頻率高低。具體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表1 英漢動詞參與處賓構式宏觀對比

      從表1可知,漢語動詞“走、跑、飛”參與處賓構式個數(shù)與動詞總個數(shù)之比都要高于相應的英語個數(shù)之比??傮w來看,漢語動詞參與此類構式的形頻高于英語動詞。

      (二)處所賓語類型對比

      完整的自移事件涉及起始、過程和結束三個階段,處所賓語類型據(jù)此分為起點、過途和終點。基于語料庫,我們發(fā)現(xiàn)語義相同的英漢動詞參與的處賓構式的處所類型及其類數(shù)不盡相同。具體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表2 英漢動詞參與的處賓構式處所類型和類數(shù)

      下文依次就“walk/走、run/跑、fly/飛”展開詳細討論,然后總結英漢處所類型的異同。

      1.walk/走

      “walk/走”后面的處所類型都是過途,表述行走事件的過程階段。但英漢處所特性存在差異,英語處所大多指代具體地點,比如“street、floor、road、corridor、hills”等,而漢語除具體地點之外,有很多表述非具體的:a.泛化處所,如“地下、海上”等;b.抽象處所,如“正道、江湖”等。例如:

      (1)I said I can go out and walk the streets for hours and find no one.

      (2)Yet it is beyond argument that he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dvocate ever to walk the floor of Parliament House.

      (3)They'd have to walk the road in both directions,and it would take them some time.

      (4)目前,文一路—德勝路快速路的形式到底是走地下、地面還是高架還沒確定……

      (5)但是,本·拉多尚未決定走哪條路去道森城,走海上,然后走水路……

      (6)他生前的生活一直很放蕩,近三年來他更是不走正道。

      (7)如今我單人匹馬走江湖,只保私鹽不保官鹽。

      例(1)—(3)中,“walk”后面的“street、floor、road”都是動體行走的具體過途。而例(4)和(5)中,“走”并非實際行走在“地下”和“海上”,而是泛指經(jīng)由“地下、海上”的通行方式。例(6)和(7)的“正道、江湖”并不指空間處所,而特指社會領域的抽象處所,與此相應的“走”也非空間行走,而特指對生活或生存采取的態(tài)度或方式。

      此外,不少“走”與處所的詞匯化比較明顯。由于高頻使用,凝固性越來越強,有些已經(jīng)成為熟語,比如“走江湖(四方奔走,靠武藝、雜技或醫(yī)卜星相謀生),走鋼絲(在懸空的鋼絲上來回走動,并表演各種動作,比喻做有風險的事情),走后門(用托人情、行賄等不正當?shù)氖侄?,通過內(nèi)部關系達到某種目的)”等。

      2.run/跑

      “run”后只涉及 5 種處所,分別為“door、route、town、motorway、path”,都是“run”事件經(jīng)歷的過途;而“跑”后面的處所類型不僅涉及過途,比如“室內(nèi)、中環(huán)、山上的路”等,更多的是涉及終點,如“樓下、國外、外地”等。例如:

      (8)“It's the drivers that run this town,”muttered one politician as he tripped off into the driveway.

      (9)Someone,it appeared,was planning to run a motorway through Wimbledon.

      (10)好半天,才流著淚說:“以后,跑山上的路,要慢一些?!?/p>

      (11)會長還說要帶我們跑中環(huán),現(xiàn)在看來,我還是跑內(nèi)環(huán)算了。

      (12)突然想吃雪糕,穿著睡衣就跑樓下小超市去了。

      (13)早上跑外地下午回來繼續(xù)做事晚上詩班練習……

      例(8)和(9)中的“town、motorway”都是“run”過程之中的處所,例(10)和(11)中的“山上的路、中環(huán)、內(nèi)環(huán)”也是“跑”所經(jīng)歷的過途。但例(12)和(13)中的“樓下小超市、外地”則是“跑”位移事件的終點。

      3.fly/飛

      “fly”后的處所類型既涉及起點,如“nest、country”,也涉及過途,如“world、route”等;而“飛”后卻只涉及終點,如“國外、外地、太空”等。例如:

      (14)While their father accepted that they were both of an age where they wanted to fly the nest,their mother...

      (15)...in doubt whether I should fly my country and become avowedly bankrupt and surrender my library.

      (16)The enigmatic Rowland flies the world,meeting leaders,smoothing lines of communications and setting up deals.

      (17)How many years have we been flying that route?

      (18)對了,你什么時候請年假,我們可以約著一塊飛國外了!

      (19)媽媽昨天飛外地會診,臨行前又煮了這一鍋暖暖的臘八粥。

      (20)生物大軍飛太空,“神舟”飛船掀起太空生物試驗高潮……

      例(14)和(15)中,“nest、country”是“fly”事件的起點,“fly”相應地表述“飛離”。例(16)和(17)中,“world、route”是“fly”事件的過途。而例(18)—(20)中,“國外、外地、太空”則是“飛”事件的終點。

      英語涉及起點,而漢語涉及終點,這或許與英漢語言的認知心理相關。漢語最重要的概念化模式(conceptual schema)是“動作-結果”,此模式雖然在漢英語言中都存在,但是在漢語中占主導地位,而在英語中占次要甚至邊緣地位(戴浩一2002)。終點是結果的一種體現(xiàn)方式,“飛”事件中漢語注重的是事件結果,因此傾向于終點類型。

      4.類型對比

      綜觀英漢處所賓語類型,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處所賓語的語義范圍較大,類數(shù)遠遠多于英語。從表2可知,英語除“walk”有 55 類,“run、fly”的處所類型都極為有限,分別具有 5 類和 10 類。而漢語除“飛”相對較少只有42 類外,“走、跑”分別具有321 類和397 類。英漢處所賓語類型不平衡即英語空缺的主要類型歸納如下:1)普通名詞加上方位詞構成的方所詞,比如“飛窗外、走街上、跑樓下、跑太空中”等;2)區(qū)域、機構、組織等專有處所,比如“飛東北、走軍營、跑機關、跑市委”等;3)抽象處所,比如“走心中的路、走融資道路”等。梁永紅(2017)指出語義范圍的大小是動詞帶賓能力強弱的表現(xiàn),如果賓語的語義范圍較大,其帶賓能力較強。我們認為賓語語義范圍與構式類頻相關。賓語語義范圍越大,類數(shù)越多,構式類頻就越高。據(jù)此,漢語處賓構式的類頻要高于英語構式。

      此外,英漢具有相同的處所賓語類型:過途。相較于起點和終點,過途更具動態(tài)性和整體性。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實際位移開始前和結束后動體存在的處所,而過途是動體位移中的處所,后者與動體的動態(tài)性顯然高于前兩者。起點和終點相對注重空間方位,真正參與位移事件的往往不是整體,比如,“飛北京”中真正涉及的終點只有北京機場而非整個北京城。而過途相對注重動態(tài)位移,通常是以整體狀態(tài)呈現(xiàn),比如,“walk the tightrope”參與的是整條“tightrope”而非部分。整體性越高,受事性往往越強。過途的受事性較強,較易成為賓語,因此是英漢共有的類型。

      (三)構式義對比

      “walk/走、run/跑、fly/飛”參與后,英漢處賓構式義有相同點,同時也存在差異。相同之處是其構式義都更為具體。比如:

      (21)...and that night this fellow walked the road from Upton to Preston along with Aldhelm...

      (22)從此以后,他跑圖書館、上北京、飛國外,收集、跟蹤卡特的“秘密”。

      例(21)中,動體“this fellow”沿路從“Upton”步行至“Preston”。例(22)中,動體“他”自身不具備飛行能力,“飛國外”指乘坐飛機到國外。

      相較于英語,漢語動詞除具體化構式義外,還擴展構式義,主要涉及轉喻擴展。轉喻是一個認知過程,涉及來源域和目標域,兩者共屬同一個認知域。袁毓林(2018)認為由于來源域和目標域在時間、空間、因果關系等概念上的鄰近性(contiguity),兩者之間具有心理上的聯(lián)想關系,相對凸顯的前者可以有效地激活(activate)不那么凸顯的后者。由于位移行為與位移目的在概念上的鄰近性,兩者具有聯(lián)想關系,前者可以快捷地激活后者。漢語位移動詞參與處賓構式后,整體位移行為激活一定的目的,位移行為轉喻為位移目的。比如:

      (23)他在北平、上海、南京跑碼頭的時候,管事的不就已經(jīng)名噪一時、名聞全國了嗎?

      (24)……有些商家則走地下錢莊。

      例(23)“跑碼頭”指小商販以輪船貨運商品,穿梭于各港口之間,以此作為生存手段。“跑碼頭”本質(zhì)是位移行為,此行為的目的是“賺錢(以維持生計)”,兩者具有鄰近性,前者激活后者。例(24)“地下錢莊”是從事地下經(jīng)濟活動的組織,其業(yè)務包括洗黑錢、高利貸、非法匯款等?!白叩叵洛X莊”位移行為與“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具有心理上的聯(lián)想關系,前者轉喻為后者。以“跑碼頭”為例,構式義的轉喻擴展如圖1所示:

      圖1 構式義的轉喻擴展

      從BNC 看,“walk、run、fly”都不涉及此類位移行為轉喻為位移目的的構式義擴展。項成東(2018)提出轉喻在不同語言中使用的程度不盡相同,有可能在一種語言中轉喻使用具有高能產(chǎn)性,而在另一種語言中轉喻使用則完全受到阻止。漢語的位移行為轉喻為位移目的具有一定的能產(chǎn)性,而英語則受到了阻止。這正是轉喻在英漢跨語言中不平衡性的體現(xiàn)。這類轉喻的英漢不平衡性與上文討論過的英漢“動作-結果”概念化模式差異相關。漢語注重事件結果,目的本質(zhì)上也是結果的一種體現(xiàn)方式,因此位移目的比較容易激活,而英語則相對不易。

      (四)語言特性對比

      基于語料庫的“walk/走、run/跑、fly/飛”研究顯示:漢語“走、跑、飛”參與處賓構式個數(shù)與動詞總個數(shù)之比高于相應英語個數(shù)之比,處賓構式的形頻高于英語構式;漢語處所賓語的語義范圍大于英語,類頻也高于英語構式。形頻和類頻的高低與英漢語言整體特性差異相關。

      程琪龍、程倩雯(2015)提出英語是“鏈狀語言”,隱性角色少,顯性角色自身構成連貫整體;漢語則是“塊狀語言”,顯性角色形成各種“相對獨立的”塊狀組合,而隱性角色連貫這些塊狀組合。英漢此方面的差異與王文斌(2013)提出的英語具有時間性特質(zhì)而漢語具有空間性特質(zhì)是一致的。英語重視時間性,動作是基礎,各類語義信息以動作為核心按時間進展呈鏈狀分布,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不可缺少。也正因此,缺少“路徑”這一環(huán)的英語處賓構式的可接受性相對就比較低。而漢語重視空間性,事物占基礎和主導地位,其余信息可以隱沒,也正因此漢語呈現(xiàn)出塊狀性。在漢語處賓構式中,讀者通過觸類旁通,能較容易地理解隱沒的路徑義,其可接受性相對較高。

      四、結語

      為回答引言設定的研究問題,本文基于BNC 和BCC 語料庫,從宏觀和微觀討論“walk/走、run/跑、fly/飛”處賓構式差異,結論是:英語處賓構式的形頻和類頻都要低于漢語,這與英漢語言整體特性差異相關;英漢處所賓語類型和構式義不同,英語涉及起點和過途而漢語涉及終點和過途,漢語構式義涉及位移目的而英語無此類構式義。不同的方式動詞參與處賓構式,英語動詞參與的比例低于漢語(劉琦、張建理 2019);同一方式動詞參與處賓構式,英語動詞參與的形頻和類頻也都低于漢語??梢?,相較于英語,漢語偏好于選擇處賓構式表征自移事件。此外,漢語處賓構式的終點傾向以及構式義的擴展都表明漢語凸顯事件的結果。

      除處賓構式外,英漢語言都有其他類型的自移構式。是否存在構式間此漲彼消以配平而滿足表述需求?英漢在此方面是否存在差異?這些問題還有待另文做進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歡
      構式英漢賓語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賓語從句及練習
      中考試題中的賓語從句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英漢文化中的委婉語應用對比分析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誰來管管“吃”的賓語?
      當代修辭學(2013年3期)2013-01-23 06:41:24
      “有一種X叫Y”構式的語義認知考察*——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的接口探索
      當代修辭學(2012年2期)2012-01-23 06:44:06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下)
      當代修辭學(2010年4期)2010-01-21 02:27:30
      呼伦贝尔市| 九龙坡区| 石台县| 江西省| 潞城市| 蕲春县| 互助| 临清市| 黔西| 阿城市| 玛沁县| 松原市| 巴里| 枝江市| 吴忠市| 和林格尔县| 岳阳市| 姚安县| 长治市| SHOW| 河东区| 左权县| 绩溪县| 正定县| 朝阳区| 葫芦岛市| 盐城市| 韶山市| 化州市| 阳东县| 湛江市| 舟山市| 双牌县| 库车县| 盈江县| 玉环县| 安阳县| 云阳县| 南丹县| 元朗区|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