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孝羿
【摘要】本文通過對小學生在生活常見的數學問題進行整理分析,通過觀察、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于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現(xiàn)狀,對“生活數學”存在問題進行里原因分析和對策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生活數學”;口算能力
一、小學生口算能力現(xiàn)狀及問題
(一)小學生口算能力現(xiàn)狀
口算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口算就是指不用動筆,直接用腦就可以快速用嘴說出正確答案的計算,口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它不僅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復雜計算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必經之路.同時也將直接關系到中高年級的數學計算能力的形成.口算的正確、合理、迅速、簡捷程度反映了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高低,也反映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往往很多教師和家長不重視這一塊的發(fā)展.
(二)小學生口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太小,認識不到正確口算的重要性.對口算興趣欠缺,加上有些家長和教師對機械重復的口算訓練嫌麻煩,導致很多學生就不注意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有時面對口算題只是信口胡說.
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培養(yǎng)好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yè)時邊做邊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書寫時不規(guī)范,字寫得很馬虎,算后又不細心檢查,這些都是導致口算錯誤的原因.
低年級學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tǒng)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有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還沒看清數或運算符號,就將答案脫口而出.更是對外形過繁的題型有排斥心理,不耐煩、不仔細審題,導致口算錯誤.
二、如何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口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腦袋里想象著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筆者常把口算知識和編成一個個故事或者游戲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去聽去想去演去講,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節(jié)課沉浸在快樂的海洋里,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直觀教學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直接,只能理解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特點,筆者在進行教學時就比較重視直觀的教學,將復雜的問題直觀化、表面化.因此,在一年級一開始認識10以內數時,在教學時筆者就非常重視直觀教學,課前準備好學生平時喜愛的小棒、卡通圖片以及實物.課堂上多讓學生數一數手指,數一數小棒,數一數圖片,幫助學生建立數感.然后進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訓練,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表象.從而使學生在掌握10以內各數的同時,為口算10以內數加減法打好扎實的基礎.再通過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為學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生活中提高口算能力
我們常常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最終應用于生活.因此,要想會算、算得快、算得好,就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學8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設置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笑笑要請同學去他家做客,她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奶糖,第一盒里有8顆奶糖,第二盒里有7顆奶糖,笑笑一共準備了幾顆奶糖?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顆奶糖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學生發(fā)現(xiàn)了.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8加幾的進位加法.
(四)練習形式多樣化
由于口算題不同于解決問題,它沒有生動的情節(jié),比較的枯燥單一,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除了讓學生感興趣以外,花樣的形式也是必要的.所以在口算練習時,注意采取多樣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平時教學,教師要注意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練習.多種形式變換練比如,視算訓練、聽算訓練、搶答口算、口算游戲、對抗賽、接力賽等形式.視算練習就是采用看練習題來計算,如看口算卡片算、用活動口算卡算、用口算表算,形式可采用按座位順序算、小組算、橫排算、豎排算,像開火車似的一個接一個很快說出得數.
(五)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1.細水長流,穩(wěn)步提高
練習一個階段后,要篩選難度比較大或經常出錯的題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反復練習,細水長流,穩(wěn)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2.對癥下藥,逐個過關
在口算訓練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多使用激勵性評價,特別對那些口算比較慢或計算有困難的學生,首先要弄清他們的問題所在,是算理不清,還是反應比較慢,然后針對問題想辦法,還需要對他們有耐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從而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3.爭取家長,共同配合
光憑教師“埋頭苦干”還不行,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充分利用他們的力量來共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因此,希望家長在家能堅持每天用一定時間陪學生練一練口算.家長的力量,對教師而言是寶貴的資源,只要我們善于開發(fā),就能被我們所用.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只要對你的學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參考文獻】
[1]焦肖燕.學習策略方法教學問題診斷與引導——小學數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7-53.
[2]馬曉晴.小學低段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