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wèi)
【摘要】大學英語教師目前面臨無學科依托和學術身份不明等困境。要突破這種困境,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從通識教育入手,理清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發(fā)展的現狀,更新教學理念、拓寬知識領域和開展英語通識教育研究,給自己職業(yè)發(fā)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通識教育 大學英語 教師發(fā)展
一,引言
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學教育的工作重點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是新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重中之重。因此.很有必要理清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的發(fā)展現狀,更新教學科研觀念,尋求新的發(fā)展模式,解決大學英語教師的出路問題。
二,通識教育和大學英語通識教育
1,通識教育的概念
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yè)、非職業(yè)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tǒng)的繼承。
2,通識教育實施現狀
高校也開展了通識教育,我國專家學者主張通識化教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改革的基本方向。事實證明,我國一流高校借助國外大學的經驗,開始實施外語通識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為了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專家認為外語通識化教育與課程設置改革思路勢必成為外語教學的一個新思路,因為外語通識教育體現了一種現代教育思想范式。
3,大學英語通識教育
近年來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主要針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進行,取得很大的成效。此后,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的改革將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思路。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通識化教育是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識教育注重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基礎教育,然而基礎教育正是人格發(fā)展和情操陶冶的主要途徑。因此,通過通識教育打破狹隘的專業(yè)壁壘,使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具有廣博的知識面、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大學英語教師發(fā)展現狀
1,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
外語教師教學理念是指外語教師針對外語學習和教學的基本認識和觀點。教學理念往往是教師的行動指南,決定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以及重視語言形式教學還是內容教學。
2,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現狀
我國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師中,多數畢業(yè)于各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多年來,我國的英語專業(yè)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等相關學科的內容。而學生在校期間也是重視語言知識的攝取和各種語言技能的獲得。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知識結構上存在單一、陳舊以及滯后等現象。
3,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現狀
科研能力不足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師發(fā)展的瓶頸,我國數以萬計的外語教師大多苦于無學術身份,只能算語言教練;無學科依托,只能算教員系列;無明確的與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緊密相關的研究方向,只能依據個人興趣發(fā)展,不管它與教學有關無關。
四,通識教育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師發(fā)展的內容和途徑
目前大學英語教師所接受的教育,側重語言知識和技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他們的教學理念也停留在語言層次上,科研上更是弱勢群體。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實施,可以有效地破解大學英語教師發(fā)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
1,更新教學理念
更新教學理念是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教學理念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對教學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敗的先決條件,影響著教師教學的方法、模式、內容等。有了通識教育的教學理念指導,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首先是注意如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中西文化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首先要擺脫英語語言教學束縛,把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實現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到教學內容的根本轉變。如果大學英語教師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其自身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內容、模式和方法,可以讓大學英語課堂煥發(fā)活力。
2,拓寬知識領域
通識教育包含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知識。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更多關注西方國家社會與文化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知識。首先,閱讀中國和西方的人文經典。其次,觀看中國和西方文化的視頻,組織興趣小組和定期討論,外出培訓和繼續(xù)深造,學習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相關的知識。
3,開展英語通識教育研究
通識教育給了大學英語教師一個很好的科研平臺,因為通識教育包括很多內容,主要是研究中國和西方的文明、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恰好這也是教師感興趣的話題,所以他們搞起科研來就會得心應手。具體可以從形成課程興趣群, 積極申報項目撰寫通識教育的文章等方面入手。
五,結語
通識教育已經在我國很多高校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通識教育理念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師應以通識教育為抓手,通過更新教學理念和多維度的知識結構來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守仁. 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
[2]陳文存. 論外語教學中的理念[J]. 外語界,2005。
[3]高戰(zhàn)榮. 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研究[D].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