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特殊的學情,決定了我們唯有點燃學生成長的內驅力。為此,我們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通過構建心理支持平臺,構建情感體驗平臺,構建學生成長平臺三大平臺,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構建,喚醒學生精神成長的內需,發(fā)掘內心積極力量,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助力學生成長。
關鍵詞:平臺;內需;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5-003-2
我校地處無錫市城鄉(xiāng)結合部,生源以“新城鎮(zhèn)”學生和“新市民”學生為主。這群學生往往介于城市和農(nóng)村、本地和外地孩子兩個群體之間。特殊的人生經(jīng)歷,使這群學生具備了自己獨有的特點。他們大部分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勇于進取。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厭學、焦慮、青春期煩惱、孤僻、自卑、早戀等心理或者行為問題,他們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看待周圍事物和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面對特殊的校情和學情,我校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構建,從喚醒學生精神成長的內需出發(fā),發(fā)掘學生內心的積極力量,增強積極的心理體驗,幫助應對青春煩惱,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培育陽光心態(tài),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
一、創(chuàng)建積極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構建心理支持平臺
積極心理學強調“積極的環(huán)境能改變人”。我校非常重視積極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的建設。
1.信誠為訓,潤物無聲
我校以“信誠”為校訓,信,即追求信念,堅守信譽,滿懷信心;誠,即為人誠懇,做事誠實,處事誠真。目的是讓學生在“信誠”校訓的指引下成長為體魄強健,心理陽光,勇?lián)熑?,友愛待人,追求積極,學習主動,個性鮮明,發(fā)展全面的具有“信誠”品質的合格公民。
為了實現(xiàn)“信誠”目標,立校之初,學校的建設者們就為校內各種建筑賦予了積極的精神力量,初一“勵志樓”,激勵學生立志學習、立志成才;初二“成思樓”,教育學生為人行事、精于思考,修身進德;初三“翔飛樓”,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發(fā)展特長,放飛理想。校園正中醒目的校訓墻上各種雕塑寓意深刻,默默詮釋著“信誠”校訓的內涵,校內中央大道命名為“信誠大道”,時刻提醒學生銘記“信誠”校訓。校內景觀小品、雕塑設置命名,都充分考慮到了校園環(huán)境無聲的育人功能,寓意深遠,催人奮進。漫步新城校園、教室回廊,節(jié)水知識、科技知識、運動常識、圖書介紹、心理健康知識等撲面而來,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新城學子徜徉其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2.以生為本,全面發(fā)展
青春期的學生朝氣蓬勃,勇于探索,但是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悲觀失望;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但是觀察處理問題時,容易固執(zhí)己見;情感豐富,熱情高漲,但是情緒容易波動,甚至有時失去控制。為順應青春期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我校新建了課程活動中心,該中心目前建有:核心價值宣講室、心理活動室、生命教育室、書法寶,沙畫創(chuàng)意室,創(chuàng)客空間,創(chuàng)意工坊,烘焙坊,紙藝,舞蹈,合唱,智慧家居體檢館,科學探究室,開設了近50門學生喜聞樂見的校本課程,大大地豐富學校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國家課程之余,能根據(jù)個人的興趣自主地選擇校本課程,減輕學習壓力,發(fā)展興趣愛好,管理情緒,磨練意志,激發(fā)積極情感,培養(yǎng)大愛精神,增強自我效能感,完成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我校是無錫市中小學心理健康特色學校,建有較為完善的心理咨詢室,除了基礎的談話輔導方式之外,還通過音樂放松儀、沙盤游戲、情緒宣泄體驗,幫助個體或團體學生解決心理困擾,應對消極情緒,掌握情緒管理的技能,提高積極的心理品質。建設了一支由專業(yè)心理學碩士引領,多位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參與的七彩陽光志愿者隊伍,根據(jù)學生群體的不同問題和不同發(fā)展目標組織團體心理輔導。常年開設心靈驛站,傾聽少年維特之煩惱,開設心理信箱,開通心理危機支援熱線和QQ網(wǎng)絡輔導平臺,讓其擺脫成長中負性情緒,直面成長煩惱,重新面對朝陽。在全體學生的層面上,以心理健康課、心理月報、心理氣象員、心理社團為重要依托,傳遞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學生保護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接受學生反饋,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動態(tài),認識情緒、了解情緒、掌握情緒管理基本技能。
二、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生參與舞臺——構建情感體驗平臺
積極教育強調:兒童的身體尤其心靈的成長主要不是靠教師教導出來的,而是在有價值的生活經(jīng)歷中通過體驗反思逐步成長完善的。
1.設計有溫度的學校德育活動
我校重視儀式教育,開展初一入學教育、初二十四歲青春儀式、初三畢業(yè)典禮,增強學生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到敬老院、護綠基地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愛心義賣”,與阿合奇同心中學的“手拉手”活動,在奉獻愛心中學會理解、體諒和關心別人。與日本友好學校開展互訪交流活動,到社會基層參觀學習活動,和家長、校外輔導員開展的“與青春對話”活動,學會分享與合作,鍛煉了人際溝通能力等,這些有溫度且有人文關懷的體驗活動,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關懷,激發(fā)了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風過留痕、雁過留聲,使學生終身難忘。
2.探索有文化的班級小組建設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同輩朋友的需求感最為強烈。我校將每個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有自己的組名、組徽、組歌,每個小組有自己的文化展板,設立“文化宣講員”,介紹小組的精神和特色。組組有陣地,人人有參與,個個會講解,組內學生的存在感、歸屬感、自豪感得到提升,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增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班級文化建設,主張“我的班級我作主”。從班級目標、公約的制訂,各類活動的開展,到班級名片、班級文化墻的設計,都有班內學生的出謀劃策和積極參與,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集體勞動的成果體現(xiàn)。開展“班級是我家”、“我為班級添光彩”、“夸夸我的班主任”、“夸夸我的小伙伴”等系列活動,讓班級學生在“愛”與“被愛”,“表揚”與“被表揚”,“尊重”與“被尊重”中獲得同理心,摒棄“自我中心”,體會人際支持,鍛煉溝通能力,實現(xiàn)良好的人與人、人與團體之間的人際交往,使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更積極、更自信、更陽光。
三、創(chuàng)新積極的晉級評價體系——構建學生成長平臺
哈佛幸福課堂指出:一個幸福的人,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后努力的去追求;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快樂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我校創(chuàng)新了學生評價體系,把學生在課堂學習、班級活動、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的情況都納入評價體系,對學生個人、小組、班級三個層面均實行晉級式評價,以激發(fā)人人向上的動力。第一,學生層面:實施個人晉級制,從星級生到二星~五星,最后到”信誠之星”。第二,小組層面,實行小組升級,從星級組~五星,最后到“信誠小組“;第三,班級層面,實行班級累進制,從周規(guī)范班~月示范班~星級班~信誠班。學生入團、評優(yōu)與星級掛鉤,校內文明班集體評比與班級星級掛鉤,多元的評價,搭建了進步的階梯,滿足了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構建了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平臺,形成了強大的積極向上的力量,萌發(fā)出正確的道德情感和意識,并逐漸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從而最終成為社會所贊許,所喜愛的有教養(yǎng)的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fā)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因此,我校在學校工作中,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努力構建心理支持平臺、情感體驗平臺和學生成長平臺等三大發(fā)展平臺,促進了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