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婷
摘 要:教材插圖,作為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信息。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從文本導入、語篇推測、難點突破、豐富語言等方面論述了插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插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5-080-2
翻開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各版塊都配有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插圖,它傳遞著與文本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豐富信息。插圖就像一個美麗豐富的大世界,它展現(xiàn)的真實、鮮活的語言信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目標語言,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認知特性。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插圖,發(fā)揮插圖的最大價值。
一、巧用插圖,導入話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趣味的導入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若能緊扣教學目標導入話題,將為整個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插圖作為教材的第二語言,為話題的導入提供切合主題、關聯(lián)密切的信息,借助它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能讓課堂教學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例如,譯林版教材3B Unit4“Wheres the bird?”一課,以小鳥飛入教室后停留在不同的地方展開話題,小鳥的飛行記錄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教師可依據(jù)教材中的第一幅插圖導入此話題。首先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回答問題:“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看著圖片學生一眼就能說出答案。教師再問:“Now a bird flies to the classroom. Please look at the bird.”再次引導學生用已學的知識夸贊小鳥,學生很容易想到:“How nice!或Its nice.”此時教學新句型How beautiful!就顯得比較自然了。隨后,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另外幾幅插圖繼續(xù)向?qū)W生發(fā)問:小鳥飛過幾個地方?最后停留在哪里?這些問題適應學生地知識水平,帶著充滿趣味性的問題,課堂氣氛頓時變得活躍,好奇心的驅(qū)使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為進一步感知課文做好鋪墊。
二、巧用插圖,設疑推測
讓學生積極主動,思維活躍的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是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前教師可適當指導學生看圖,借助插圖提供的直觀信息,通過問答、對話等形式對教學內(nèi)容大膽推測。教師需巧妙地設疑提問,引領學生“帶問讀圖”,獲取信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和想象力。
例如,譯林版教材4A Unit1“Our school subjects”(Cartoon time),故事描述Sam,Bobby,Monkey...在下午上體育課的場景,教師借助插圖可提問:Wherere Bobby and Sam? 以及 What subjects does Sam like?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可以迅速答出:Theyre in the playground. Sam likes PE.接著,教師可以借助教材最后一張圖繼續(xù)與學生展開對話:
T: We know Sam likes PE. Does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S: Yes,he does.
T: Look! Sams head is hit by the football. Guess: Whose football is this?
Maybe its...
S: Monkeys? / Rabbits? / Bobbys?...
教師充分運用插圖設置疑點,即Sam足球踢得不錯卻意外地被空中飛來地足球擊中頭部,到底這是誰的球呢?帶著疑問,鼓勵學生根據(jù)提供的插圖大膽猜測,他們在互動交流中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活躍課堂之時又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三、巧用插圖,突破難點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些插圖較直觀形象,而難點的突破口有時就藏于這些圖片內(nèi),教師在教學時應避免去圖存文、機械枯燥地講解,而要從整體上把握中心內(nèi)容,運用插圖呈現(xiàn)要點,突出重點,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認真思考,幫助他們理解并記憶語言知識。
例如,譯林版教材5A Unit8“At Christmas”一課,描述了Mike一家為迎接圣誕到來在圣誕節(jié)前夕所做的準備和圣誕節(jié)當天所做的事情。這些具體活動對于學生理解文本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學時,教師可運用快速閱讀的策略指導學生劃出文中Mike一家在節(jié)日前、節(jié)日當天的一系列活動,緊接著呈現(xiàn)活動關鍵詞,同時巧妙結合教材中所做事情的插圖,學生觀察后能將具體的節(jié)日活動安排和插圖匹配連線并能按照事情開展的先后順序?qū)W會初步表達四個單詞,即first/next/then/finally.基于課文插圖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學生基本都能理解生成這些活動的含義。此時難點部分的理解解決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參照插圖完整的表達,體現(xiàn)課程標準提倡的用英語做事情的理念。
又如,在教學譯林版3A 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Cartoon time時,Dog看到Bobby想要吃hot dog時瞬間嚇得發(fā)抖,學生對它的面部表情記憶深刻。為什么Dog會有這么強烈的反應呢?其中單詞hot dog是個難點,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這一難點,教師可呈現(xiàn)對話中的插圖,講述關于hot dog由來的小故事,讓學生全面了解這一西方常見的食物。同時觀察圖片后,學生也能分析出Dog看到熱狗后恐懼的真正原因。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把握每幅插圖的教學意圖和功能,善于捕捉插圖富含的有效信息來化解教學難點。
四、巧用插圖,豐富語言
譯林版教材中各版塊圖片生動且貼近生活,有些是學生較熟悉的生活情景,通常會出現(xiàn)人物的動作、表情等顯性信息,若教師能引領學生認真讀圖,填補圖中留白處,豐富人物語言,將有益于他們真正地走入文本。
例如,譯林版教材3B Unit4“Wheres the bird?”一課,描述小鳥在教室內(nèi)到處飛的場景。從教材插圖中不難發(fā)現(xiàn)Mike的表情也最豐富,從一開始的驚訝到最后的驚喜。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提醒學生拓展Mike的語言。比如:
T: (看圖1)Look! Is Mike surprise?
S: No.
T: Why is Mike surprise? What will he say to Liu Tao?
S: Is the bird over there? / Wheres the bird?/...
T: (看圖2)Is Mike still surprise?
S: No.
T: What will Mike say to you?
S: Wow, its in my desk. / Ha-ha! Youre here...
愛想象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插圖人物的表情,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想象Mike可能會說些什么,彌補語篇文字描述的不足,這樣既豐富了人物的語言,又給學生帶來了說的興趣。
插圖是重要的教學資源,能給人一種直接的視覺體驗。它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教學內(nèi)容的距離,也促進了語言學習的運用。因此,我們要發(fā)揮插圖的功能,讓插圖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真正地提高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吳劍玉.以小學英語教材插圖為契點的情感教育.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3.
[2]王榮.課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觀看插圖.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
[3]秦益鋒.例談插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江蘇教育小學教育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