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策略豐富多元,時至今日,如何根據(jù)全新的教學情況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網(wǎng)絡教育的日漸發(fā)達,學生獲取各種相關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愈加靈活便捷,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語法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改革;信息化
【作者簡介】孫奕,常州市第二中學。
信息化是當前各學科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其所面臨的機遇。從挑戰(zhàn)的角度分析,教師的權(quán)威似乎受到了威脅,其地位可能發(fā)生動搖,因為知識點的獲取極為容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可以輕易獲取各種語法的相關知識和內(nèi)容。從機遇的角度分析,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引領價值更加凸顯,如果說語法知識是“魚”,那么教師的指導策略則是“漁”,如何讓靜態(tài)的語法知識變?yōu)閯討B(tài)的應用技能成為教師教育價值的最好注解。
1.科學構(gòu)建預習平臺。教師在組織語法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積極開展預習活動,主動通過信息技術平臺包括“慕課”“學習網(wǎng)站”“教學PPT”“學習游戲”或者“教學視頻”等多種形式,獲得關于即將學習的相關語法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預習平臺的構(gòu)建。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學習群,或者學習網(wǎng)站的構(gòu)建,向?qū)W生提供預習的主要內(nèi)容,并根據(jù)預習內(nèi)容設定相應的基礎問題,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預習的內(nèi)容來解答相關問題。如果問題無法自行解決,則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獲得啟發(fā)和提示,如果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則保留到課堂,由教師在課堂上集中加以回答和指導。
2.及時進行效果檢測。教師對于學生的預習效果需要進行及時的檢測和跟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再比如,在學習“時態(tài)”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則可以通過預設問題的形式來完成預習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了解關于“過去完成時”“正在完成時”“未來完成時”等相關內(nèi)容,課堂教學前進行隨機提問,了解學生的預習效果。也可以在網(wǎng)上進行隨機提問,抽查個別學生的預習效果,詢問學生是否遇到了問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什么。這種方式可以較好地促進學生主動的完成預習任務,并且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預習是語法學習的重要步驟,不可忽視。通過有效的預習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基礎,并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點和難點。
1.重點解決集中問題。通過事先預習活動,教師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jù)自己的梳理整合設定課堂教學地方式和重點。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將比較突出的重點問題和集中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和講解。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關于“從句”向各位問題的講述時,則可以將某一類從句作為重點,例如將“定語從句”作為重點講述內(nèi)容,詳細透徹的說明該句式的結(jié)構(gòu)組成部分如何劃分,從句的作用和價值是什么,通過什么樣的技巧和將從句進行分類,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將重點內(nèi)容講述清楚,并給學生留下一定的自主討論和學習的空間,分析主語從句的特點是什么,賓語從句的作用是什么,狀語從句的常用詞語包括哪些等等。有主有次,有詳有略,是課堂教學突出重點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2.自主探索相關問題。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具體情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自學活動。比如,常用的任務驅(qū)動模式,則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在進行虛擬語氣的相關知識點介紹的時候,則可以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并一起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活動。
英語語法學習過程中,復習工作同樣非常重要。脫離的課堂的教學活動,學生需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的復習活動,消化吸收已經(jīng)掌握的相關內(nèi)容。而這個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目標。
1.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復習考核。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較好地進行學習效果,尤其是復習效果的檢測與考核。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考核的方式,要求學生回復自己的復習過程和結(jié)果,這些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學的時空局限性,讓師生間的交流變得不受局限,簡捷易行。比如,教師在進行“不定式”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時,則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后,及時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復習效果和感受,了解到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加以指導和幫助,最終促進學生真正掌握相關內(nèi)容,便于全新知識的學習。
2.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家訪。教師可以通過多種信息技術渠道,與家長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思想動態(tài)。比如,教師在進行“同位語”相關內(nèi)容的講解時,部分同學對于相關內(nèi)容的掌握實際上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地向教師和同學請教,導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種情況下,教師則可以通過家長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為其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
高中語法教學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其中存在著各種無法預料的情況和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則應當積極主動的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性,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與支持。
參考文獻:
[1]陳艷萍.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