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虞永平教授在《表演區(qū)(室)與幼兒園課程》中認為,幼兒的表演是在特定情景下的連續(xù)和系統(tǒng)表達,表演能促進幼兒動作表現(xiàn)力、交往能力、審美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情感的發(fā)展。童話是幼兒喜愛的文學樣式,它最貼近幼兒心理,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文學樣式。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開展童話表演游戲活動,能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情感發(fā)展。表演游戲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歡樂,也能提升他們多方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表演游戲; 幼兒;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3-101-001
在幼兒一日的生活活動中,游戲就像是點綴其中的珍珠,顆顆都是那樣璀璨奪目。教師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自由平等、愉悅舒適的游戲環(huán)境,讓他們在游戲中愉悅地獲得知識、懂得生活、懂得道理。以童話故事《南瓜湯》為中心點,鋪展開一系列的表演游戲活動,旨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童話故事能豐富幼兒的知識,拓展幼兒的想象,深化幼兒的情感,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童話表演游戲的形式對于幼兒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社會交往、自我欣賞幾方面有很大的影響。
一、以“童話表演游戲”為載體,提高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學形式側重于傳授給幼兒知識,忽視對知識來源的親身體驗?,F(xiàn)代教學形式則注重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游戲活動能激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因此童話表演游戲內容選材很重要,適宜的輔助材料也能為游戲加分。
以幼兒為中心,選擇適合的題材。小班幼兒之間總會發(fā)生一些小沖突,需要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交友習慣;在集體中需要小朋友一起合作解決問題,但是小朋友缺少合作意識??紤]到小班幼兒表演能力有限,截取了《南瓜湯》故事里的一個做湯的環(huán)節(jié)。平時小朋友在家會看到家人燒菜的樣子,貼近小朋友的生活,有表演的空間,幼兒感興趣。
以幼兒為中心,準備輔助的游戲材料。游戲材料要注重可操作性、趣味性。在表演時,佩戴好角色頭飾的幼兒就瞬間感覺自己化身成了童話中某位角色。以實代實,實物也可以巧妙運用到童話表演游戲活動中,在童話故事《南瓜湯》煮湯的一幕,幼兒們表演游戲時用到的大鍋、大湯勺、碗、南瓜、稱都是實物,是選取適合小班幼兒操作的道具。以虛代實,小鴨子稱鹽時所用到的鹽,考慮到用真鹽比較浪費,讓幼兒自制餐巾紙小紙團代替鹽。這樣更有利于幼兒的游戲操作,道具也可以反復利用。有了這些材料的投入,幼兒自己選擇角色、展現(xiàn)角色的魅力,體會到表演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幼兒們都樂于參與表演游戲。
二、以“童話表演游戲”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的自信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而是要靠長時間的培養(yǎng)和積累。靠家長、老師的長期說教不適合小班幼兒。這時童話表演游戲的介入,能成為很好的指示標,指引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幼兒表演過,對童話的理解更深。《南瓜湯》中有一幕場景是和好伙伴開心地吃著自己煮的南瓜湯。在我們下午的小點心中,也常有南瓜粥、地瓜粥等。經常有小朋友挑食,不愛吃。開展了這個活動后,幼兒們都愛上了喝“南瓜湯”。炎炎小朋友常會說我最愛喝南瓜湯了,吃了有營養(yǎng)。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表演制作各種各樣豐富的菜肴,通過表演游戲,幼兒們知道了炊事員燒飯、菜很辛苦,要吃完飯菜,不能挑食,大家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以“童話表演游戲”為載體,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
《南瓜湯》講述的是一只鴨子、一只貓和一只松鼠的故事。他們住在一間古老的白屋子里,一直保持著一種固有的生活方式,貓切南瓜,松鼠攪湯,鴨子放鹽,吃完飯后他們一起演奏樂器唱歌,然后鉆進暖和的棉被里睡覺,生活簡單而又快樂。可是有一天鴨子的突發(fā)奇想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他想攪湯,可是湯被他攪得四處飛濺,因此惹怒了松鼠和貓。鴨子傷心地離家出走,在與好朋友分別的這段時間,他們內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最終友情又使他們重新相聚。讓幼兒感受到失去朋友的那種失落和孤獨,如果我們能夠多一些寬容和分享,生活就能少一些悲傷,多一些快樂!幼兒通過表演,一起從開始的笑臉到難過的表情,體會著故事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重點表演歡樂的時光,在后面幾個活動中,讓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豐富的表情來演繹故事內容。同時也引導幼兒要珍惜朋友間的友誼,朋友要相互友愛,相互團結。
四、以“童話表演游戲”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學會自我欣賞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同。可是,并非每個孩子都懂得欣賞自己。有人說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生。老師要學會運用童話表演的方式,讓幼兒體驗不同角色的人生。在幼兒人生剛起航時刻,讓他們體會更多的人生意義。在《南瓜湯》中,幼兒不是固定角色扮演,他們可以通過商量,每次扮演不同的角色。故事中三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少了誰都不能煮好一鍋南瓜湯,讓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通過表演,被自己的朋友認同、點贊,幼兒更有成就感。
總之,在童話表演游戲活動中,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語言、動作、想象表達自己,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教師再加以適當?shù)氐闹笇?,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生動、具體的童話情境運用,優(yōu)化游戲活動,讓幼兒更自主地融入游戲活動。幼兒時期的游戲教育不是把每個幼兒都培養(yǎng)成偉大的藝術家、思想家,而是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多方面得到健康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他將來適應社會及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