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珍
【摘 要】 在現(xiàn)代化的中國背景下,科技發(fā)展迅速,大數(shù)據(jù)與人工智能成為當今熱門的行業(yè),國家對于計算機人才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視。社會中充斥著智能帶來的便利,為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因此作為現(xiàn)代化社會中的一名教師,應該根據(jù)時代的變化提供適合國家發(fā)展的教學策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家對青少年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術的培養(yǎng)加大重視,要求學生從小學開始接觸計算機的知識,培養(yǎng)實踐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計算機思維,對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了修訂與更改。因此如何有效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是教師應該討論與研究的問題。本文根據(jù)教師面對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與總結。
【關鍵詞】 計算機 ?小學 ?信息技術 ?學以致用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教育部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學忽視了信息技術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一言堂”的講課方式缺乏趣味,導致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缺少激情。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處處都有信息技術知識的作用,工作與學習中應用較多。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更好地適應智能化社會。
一、趣味引領課堂教學,實現(xiàn)學以致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知識輔導時,應該注意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菰餆o味的課堂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質量與效率自然不會很好。多媒體設備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新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任務,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多媒體設備的引用十分重要。
比如,教師在對《設計書簽》進行教學時,可以采取網(wǎng)絡上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化課本中繁瑣的知識概念,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與掌握。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練習與模仿制作書簽的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加深知識作用的記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的模式,將較好的作品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多媒體引用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以致用十分關鍵,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學生的作業(yè)演示,可以加大學生的自信心,推動學生更加愉快地融入課堂,配合教師進行學習。
二、搭建實踐操作平臺,實現(xiàn)學以致用
信息技術的學習其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便利,因此教師對知識進行教學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實際的練習才能真正地鍛煉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理解。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講授《制作相冊》這一門課時,可以將學生帶入到機房中,一邊授課一邊實際演示,將制作相冊的過程與步驟講述清楚;之后可以通過讓學生實際操作來考查學生是否理解與掌握,并進行實際能力的鍛煉,做到學以致用。信息技術的知識比較松散,不容易記憶,實踐操作可以加深學生運用的熟練度。信息技術的知識是在實踐中進行鍛煉與掌握的,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對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順應國家對人才的培養(yǎng)政策,更好地發(fā)展計算機行業(yè),推動國家科技的發(fā)展。
三、有效激發(fā)學習潛能,實現(xiàn)學以致用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需要的是擁有能力與知識的人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合適的鍛煉。信息技術的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中重視的教學科目,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要求,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學策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一定知識的教學之后,逐漸讓學生獨立起來,通過轉換角色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新課的預習,并進行新課講授的工作。如《設計板報》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師上課的模式,對板報設計進行預習,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完成教學內容,并調動起全部學生的積極性,一起進行板報的設計工作。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同學間合作互助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有效的運用,鍛煉其計算機思維。同時可以調動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
總之,目前的社會對計算機大數(shù)據(jù)與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需求較大,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基礎。作為當下的優(yōu)秀信息技術的教師,應該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年齡進行教學工作。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學習重點是要運用到實踐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視頻的播放可以簡化課本難度,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實踐和知識的學習要連在一起進行,在實踐中鍛煉能力,通過操作來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轉換角色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能力,學以致用。上述方式都可以做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蔡紹峰,朱洪浩.以計算思維為核心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優(yōu)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03).
[2] 胡斌,黃松,雷小宇,史涯晴,張賽男.突出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以解放軍理工大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