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萍萍
摘要:應用題教學是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其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以及水平直接反映出來。在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應用題進行教學,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卻十分不理想,因此,當前教師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改善應用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9)13-0104-01
Abstract:word problem teaching is the key content of mathematics in the senio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but also the difficult content, which directly refl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vel of mathematics. In senior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on word problems, but the results are not ideal. Therefore, teachers need to improve word problems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enior; Word problem teaching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一個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內容就是應用題教學,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檢測,也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數(shù)學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與滲透,各個知識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因此,加強對學生應用題的教學是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掌握的關鍵。
1 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
1.1應用題編寫單一化。對小學高年級的教材進行細致研究,我們能夠看到應用題的編寫比較單一,都是通過大量的文字對題目進行闡述,這樣的方式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降低,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無法將學生思維能力調動起來,也不能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1.2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應用題應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我們看到大量的應用題都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脫離。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無法使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也無法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提高。其中有一些應用題目都已經(jīng)過時,這就造成了學生沒有辦法通過題目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從而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極為不利。
1.3教學具有嚴重的類型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使用教材來進行講解教學,通過灌輸?shù)姆绞綄⒅R教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樂趣。一些教師會選用部分經(jīng)典例題對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也有一些教師會將應用題按類型進行劃分,讓學生掌握不同類型題目的解決方法。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都過于枯燥,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調動,學生只是生搬硬套,不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2 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相關舉措
2.1實施主體互動的問題教學。對于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只是機械的去模仿。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說,教學的過程中,不再只是通過教師講解知識,學生被動聽講的方式,而是要有一定的互動。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考慮,以學生生活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建相應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進行相應問題解決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機會,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這樣學生才會結合各種知識將問題解決。所以,在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將實際問題解決。
2.2對生活情境進行有效創(chuàng)設。應用題基本上都是對實際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解決相關問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情境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對其觀察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因為年紀小,接觸的事物較少,所以自身沒有較多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大量應用題當中的生活情境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僅僅是教師用語言進行表述,這樣學生是難以進行想象的。這個時候教師如果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情境,那么教學會事半功倍。例如下列應用題:劉淼準備去約會,但是為了讓身材顯得更加高挑,她穿了一雙高跟鞋,鞋跟高度為8cm,這樣劉淼身體與腿的比例成為了5:3.2,劉淼的凈身高為160,對其腿的長度進行計算。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基本上都會穿高跟鞋,其可以使身高增加,但是卻忽視了還可以增加腿長,所以學生在列方程式的時候十分容易出現(xiàn)錯誤。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段二維動畫視頻,將女生穿高跟鞋和不穿高跟鞋的變化與對比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出現(xiàn)的錯誤。在了解穿高跟鞋后腿部的變化以后,學生可以列出正確的方程式,進而求出正確的解。
2.3應用題的設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應用題的設計提高重視。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不要太復雜,也不要太簡單,需要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所設計的題目既要做到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題目,以便于學生對應用題的解答充滿興趣。例如:有這樣一道關于鋼管的應用題,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這根鋼管長十米,然后問學生截去7/10剩下多少米,學生回答之后,再問截去剩下的1/3剩下多少米。通過這樣逐步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4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處理問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通過不同方式處理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可以自由地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個好的解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高年級的應用題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學生可以利用關系式將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理清。另外,應用題的計算也是很重要的,學生需要重視培養(yǎng)計算能力,在計算做完之后要進行相應的檢查,不但要對結果進行檢查,還要查看計算方法。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其它方法解答同一道應用題,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也能夠使學生處理問題的水平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當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想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就要將互動教學、引導學生、應用題的設計等相關措施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相應地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利華.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技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53.
[2]雒紅梅.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探究[J].甘肅教育,2018(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