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在300例漿膜腔積液中檢測出91例惡性腫瘤細胞,且診斷惡性腫瘤的靈敏度為91%,診斷惡性腫瘤的特異度為99%,預測陽性值為97.8%,預測陰性值為90.9%,總有效率為93%。結(jié)論:運用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惡"/>
程曉莉
【摘 要】目的:觀察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對惡性腫瘤的診斷效果。方法:隨機選擇300例原因不明的漿膜腔積液標本進行檢測,檢測之后取離心沉淀推片,然后觀察運用蘇木精-伊紅染色法(即HE染色法)后的細胞。結(jié)果:比較血性積液與非血性的積液構(gòu)成比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300例漿膜腔積液中檢測出91例惡性腫瘤細胞,且診斷惡性腫瘤的靈敏度為91%,診斷惡性腫瘤的特異度為99%,預測陽性值為97.8%,預測陰性值為90.9%,總有效率為93%。結(jié)論:運用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惡性腫瘤的效果比較理想,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值得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惡性腫瘤;診斷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01
近些年來,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特別高,且惡性腫瘤的疾病逐漸年輕化。惡性腫瘤逐年增加,而且基層檢查手段比較單一,大夫診斷水平比較薄弱,因此,漿膜腔脫落細胞檢查在診斷病情方面尤其顯得重要。為了能夠更好的檢測和診斷惡性腫瘤,運用脫落細胞學來檢測惡性腫瘤的檢出率較高,對于診斷疾病和評估預后也提供了更多的資料和依據(jù),在醫(yī)學臨床上得到了更好的認可和運用[1]。本文對300例原因不明的漿膜腔積液運用脫落細胞學檢測惡性腫瘤并觀察其診斷效果和價值。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4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原因不明的漿膜腔積液患者,其中男性漿膜腔積液患者為180例,女性漿膜腔積液患者120例,年齡在20-85歲之間。而在這300例漿膜腔積液患者中有148例胸腔積液患者,有12例心包積液患者,有140例腹水患者,均符合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的范圍。
1.2 方法 先對這300例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漿膜腔積液檢測,且常規(guī)檢測的內(nèi)容主要有細胞計數(shù),通常將標本低速離心或自然沉淀后,取沉淀物推片。運用HE染色方法來對其進行染色,此法染色效果也好,操作簡易,試劑易配制。然后再運用顯微鏡來觀察和分析細胞的形態(tài)和分類,最后來診斷漿膜腔積液結(jié)果的良性和惡性,將臨床診斷的結(jié)果作為最后的診斷標準[2]。
1.3 統(tǒng)計學原理 運用spss15.0軟件來統(tǒng)計和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百分比(%)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運用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運用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結(jié)果可知,血性積液標本檢出135例,占比為45%。其中有38例惡性積液。非血性積液標本檢出165例,占比為55%。其中有 55例惡性積液。比較血性積液與非血性的積液構(gòu)成比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血性和非血性積液檢測后一共有93例患者有腫瘤細胞,其中有91(97.8%)例患者為真陽性,有2(2.2%)例患者為假陽性,有7(7.5%)例患者為假陰性;臨床診斷有207例非惡性積液,其中有200(96.6%)例患者為真陰性,有13(6.5%)例患者為假陰性。在300例漿膜腔積液中檢測出91例惡性腫瘤細胞,且診斷惡性腫瘤的靈敏度為91%,診斷惡性腫瘤的特異度為99%,預測陽性值為97.8%,預測陰性值為90.9%,總有效率為93%。
3 結(jié)論
由于癌瘤組織具有高代謝的特點,且癌細胞的表面缺乏透明質(zhì)酸酶和鈣,彼此粘著力要低于正常細胞,很容易脫落。與此同時,脫落細胞學檢查簡單易行,診斷迅速,癌細胞檢出率較高,特別適用于大規(guī)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隨訪觀察。漿膜腔積液多是指在疾病情況下,胸腔、腹腔或心包腔內(nèi)有過多的液體積聚。而脫落細胞學檢測主要是抽取漿膜腔積液,然后運用顯微鏡對其觀察,紅細胞數(shù)量增加則說明患惡性腫瘤的幾率就非常高,在醫(yī)學臨床診斷惡性腫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診斷價值[3]。
在腫瘤早期診斷中運用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的準確度非常高,比運用生化檢測、彩超、MRI以及CT等的診斷有效率都要高,其是早期腫瘤診斷的重要依據(jù)和指標,在本文研究中可以驗證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的有效準確率。在本組研究結(jié)果中顯示,雖然血性積液和非血性積液之間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是也必須要對血性積液和非血性積液予以高度的重視,這樣能夠大大的提升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檢測和診斷的效果和質(zhì)量[4]。
在運用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時,要注意規(guī)范檢測步驟和流程,嚴格按照檢測標準來進行。特別要注意的是:當對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采集后要立馬送檢,這樣能夠使得細胞核崩解、破裂以及細胞自溶的概率大大的降低,確保檢測細胞的質(zhì)量,有利于更好、更快的得出檢測結(jié)果,提升細胞檢測的總有效率。同時可以運用低倍鏡和油鏡來綜合觀察和鑒別取樣涂片,尤其要對樣本圖片的尾端和邊緣進行仔細、再仔細的觀察,從而更好的提升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的有效檢出率。在檢測主體細胞的同時,對于背景細胞也不能夠掉以輕心,也要重視對背景細胞的輔助檢測,這樣能夠?qū)λ袑毎a(chǎn)生影響的因素考慮進去,有效的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的雄安率。此外,對于一些可能出現(xiàn)惡性腫瘤積液的患者可以反復檢測,這樣能夠大大的提升陽性檢測率,降低誤診率,能夠幫助患者更好的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5]。
總而言之,脫落細胞學對檢測漿膜腔積液惡性腫瘤的診斷效果比較顯著,在醫(yī)學臨床中檢測惡性腫瘤細胞的效率較高,能夠為惡性腫瘤的檢測和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jù),值得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趙耀.漿膜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測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醫(yī)療裝備,2017,(4):36.
李艾英.惡性腫瘤脫落細胞檢驗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4):104.
林有東.探討脫落細胞檢驗在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z2):470.
李雙雙,沈潔,劉寶瑞.漿膜腔積液腫瘤標志物與血清腫瘤標志物及脫落細胞學相關性探討[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7):995-998.
安志斌,陳飛,安雯.脫落細胞學檢查與腫瘤標志物檢測對惡性漿膜腔積液的診斷價值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5):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