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目的:探討實施護理干預后的耳鼻咽喉術后疼痛效果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耳鼻咽喉術后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一般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以及護理效果,得出結(jié)論。結(jié)果:從干預效果來看,觀察組的耳鼻咽喉術后疼痛護理干預有效率可達91.67%;對照組的傳統(tǒng)護理有效率僅為80.00%;從結(jié)果上來看,護理干預對耳鼻咽喉術后疼痛的有效率明顯大于傳統(tǒng)護理,且二者的結(jié)果差異(P <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患者滿意度來看,接受護理干預的患者臨床滿意度高達95.00%,接受傳統(tǒng)護理的患者臨床滿意度僅為71.67%,從結(jié)果上來講,護理干預下,患者的感受明顯高于傳統(tǒng)護理,二者的差異(P <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適當?shù)淖o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護理效率,對提高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耳鼻咽喉;術后疼痛;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228-02
耳鼻咽喉手術的部位特殊,手術之后對患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而術后疼痛是患者常見的心理的應激反應,臨床上對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是護理的重點內(nèi)容,對于耳鼻咽喉術后患者,臨床常對患者疼痛做出鎮(zhèn)痛或者止痛處理[2]。我院為研究耳鼻咽喉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效果做出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患者一般資料
患者的選取從2017年4月-2018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進行,共計篩選120例參與耳鼻咽喉手術的患者,并將患者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為23-87歲,平均年齡為(45.2±3.6)歲。疾病類型:耳科23例,鼻科20例,咽喉科17例。觀察組60例患者,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年齡為22-82歲,平均年齡為(46.4±5.3)歲,疾病類型:耳科24例,鼻科19例,咽喉科17例。兩組隨機分組的患者,在年齡區(qū)間、平均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相差無幾,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本次研究的具體方法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中護士對患者進行傳統(tǒng)護理,即例行的巡視、叮囑患者等;觀察組中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方式方法如下:
1.2.1基礎護理
基礎護理主要指對患者生理上的護理、引導和安撫。耳鼻咽喉術后,患者往往因為手術位置在頭部而覺得疼痛難忍,甚至牽連頭部其他部位不適,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颊呗樗幭⒑蟊厝粫a(chǎn)生劇烈且持續(xù)的疼痛感,護理人員要耐心詢問患者情況,對不同程度的疼痛、不同部位的疼痛進行針對性處理,以分散注意力、放松身體、放松神經(jīng)等方式來緩解疼痛,以鎮(zhèn)痛類藥物作為輔助。護理人員要盡量調(diào)整護理、檢查時間,保證患者能夠擁有完整的睡眠時間;待患者身體允許時,安排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適當?shù)腻憻?,提高患者的體質(zhì),加速患者的恢復。
1.2.2心理護理
在患者接受手術之前,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對患者說明手術方法,解釋術后的恢復狀況,增強患者的信心,降低患者的恐懼心理,消除患者的消極思想。患者在術后初期,身體的疼痛會比較難以忍受,此時段,患者較易產(chǎn)生消極心理,護理人員應通過講解來使患者明確治療的效果,為患者建立恢復的信心,幫助患者放松心情,減輕身體的不適。由于耳鼻咽喉的手術之后患者的病情恢復普遍較慢,極易導致患者心理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很多耳鼻咽喉術后患者都產(chǎn)生了或多或少的不良情緒,甚至失去信心,影響患者的恢復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的對患者進行疏導,加強患者家屬及患者的信心。
1.2.3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家屬適當?shù)闹笇?,術后初期食用流質(zhì)食物,忌辛辣、忌油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患者制定專門的食譜,按照食譜進行營養(yǎng)補充;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溝通清楚,避免為患者購買或制作不適合的食物,避免因食物引起患者的不適。
1.3研究結(jié)果的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結(jié)果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16.0軟件進行處理。在統(tǒng)計學范疇內(nèi),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如所得結(jié)果P < 0.05,則說明組間差異明顯,研究結(jié)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本次研究所得結(jié)果
觀察組的觀察組的耳鼻咽喉術后疼痛護理干預有效率高達91.67%;對照組的傳統(tǒng)護理有效率僅為80.00%;從結(jié)果上來看,護理干預對耳鼻咽喉術后疼痛的有效率明顯大于傳統(tǒng)護理,差異(P <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患者滿意度來看,接受護理干預的患者臨床滿意度高達95.00%,接受傳統(tǒng)護理的患者臨床滿意度僅為71.67%,從結(jié)果上來講,護理干預下,患者的感受明顯高于傳統(tǒng)護理,差異(P <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見如下列表:
3 討論
術后疼痛是臨床治療的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時可影響患者的睡眠,直接威脅到患者的治療效果[3]。耳鼻咽喉科手術部位較為特殊,術后對患者自身的影響較大。
我院為研究護理干預對耳鼻咽喉科患者術后的護理效果,做出以上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向為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以及飲食護理[4]。研究結(jié)果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幫助患者減少疼痛,提高臨床滿意度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艷麗.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8(16) 56-57.
[2] 彭月英.外科手術病人的術前心理變化與護理干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8(05) 12-13.
[3] 潘 璟.綜合護理干預對耳鼻喉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4(16):3213-3214.
[4] 崔 艷.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1,34(1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