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艷
【摘 要】目的:分析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的臨床價值。方法:將我院門診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14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參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均為74例,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結果:實驗組服務意識、責任心、與醫(yī)生配合度、溝通能力等護理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運用于門診護理管理中可取得理想成效,具有采納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門診護理管理;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7【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257-02
門診是醫(yī)院非常重要的部門之一,其具有患者數(shù)量多、流動性大、病種復雜等特點,門診醫(yī)護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為患者解決病痛,但因為不能有效緩解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壓力,導致其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進而增加了醫(yī)患間的緊張關系。護理質量是評定醫(yī)患關系的重要指標之一,合理選擇優(yōu)質、規(guī)范的護理服務,對提升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人性化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之一,其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可確?;颊吒鞣矫婢幱谑孢m狀態(tài)中,獲得理想的護理效果。本文將我院門診收治的14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門診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14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參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均為74例。對照組男為36例,女為38例,年齡在19-87歲內,平均(51.4±6.2)歲;其中內科25例,婦科28例,骨科21例;實驗組男為35例,女為39例,年齡在20-88歲內,平均(52.5±6.3)歲;其中內科24例,婦科27例,骨科23例。兩組行比較,組間并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對比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包括的門診掛號、叫號、分診等基礎性護理服務內容。實驗組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包括:(1)保持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生理上的不是、陌生的環(huán)境、長時間等待就診、過多的檢查項目等會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煩躁、抑郁等負性情緒,門診護士需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開展宣教指導,就就診過程中患者的各種疑問要耐心解答,指導患者按流程就診,提供溫馨舒適的就診氛圍和環(huán)境;(2)強化護患交流溝通: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時要和主治醫(yī)師進行充分交流,同時和患者間保持和諧關系,盡可能滿足其需求,幫助患者解決就診時存在的問題,將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提供給患者,以順利實施各項診療操作;(3)全力協(xié)助,提供便民服務:行動不便或者高齡等患者面對陌生的就診環(huán)境,往往需要護理人員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方可保證其及時就診;協(xié)助患者做好相關檢查工作,必要的情況下可全程陪伴在患者身邊。門診就醫(yī)患者數(shù)量過多的情況下需要相應的等待,護理人員可將休息區(qū)域劃分出來并提供給患者,同時提供一次性水杯、飲水機、書籍、報紙等,設立咨詢臺,便于患者隨時咨詢。
1.3觀察指標
使用自制護理質量調查問卷評定兩組的服務意識、與醫(yī)生配合度、責任心、溝通能力等方面的護理質量,各項評分的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低,則表明護理質量越差[2]。
1.4統(tǒng)計學評析
利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加以描述并在比較上給予t檢驗,P<0.05則可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責任心、服務意識、溝通能力、與醫(yī)生配合度等護理質量相比,對照組均低于實驗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門診部作為醫(yī)院至關重要的構成部門,其主要負責為患者進行檢查和治療,由于門診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再加上患者的病種各有不同,就診需求也各有差異,故門診護理管理中有必要開展科學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以達到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的目的[3]。
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患者就醫(yī)過程中都會表現(xiàn)出焦急、煩躁等不良情緒,且希望快速就診,但門診掛號、候診、就診以及檢查、繳費、取藥等又是非常繁瑣的一個過程,這會加重患者的焦急心理,增加護患間的緊張關系。除此之外,對于首次就診的患者,面對陌生的醫(yī)院緩解和就診程度,擔心疾病檢查結果和醫(yī)院醫(yī)療水平等,會直接影響其配合能力和依從性[4]。
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的核心在于人性化,通過為患者提供放心、舒心的護理服務,可促使其積極配合開展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從而顯著提升診療治療。將良好的診療環(huán)境提供給患者,可有效緩解和消除其負性情緒,促進其病情快速康復,盡早回歸家庭及社會,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5]。
此次研究中,實驗組通能力、與醫(yī)生配合度、服務意識、責任心等護理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從而表明,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運用于門診護理管理中可取得理想成效,具有采納和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麗宏,金婭芳,郭彩霞,等.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3):143-144.
[2] 聶金萍.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66):291.
[3] 潘捷,王君花,鄭麗君.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在內科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7,37(12):1525-1527.
[4] 胡靜,徐俊杰,徐亞金.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54):182-183.
[5] 黃武多,王雅麗.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0):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