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苗
摘 要:在基礎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學手段不斷發(fā)生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將新的教學手段運用到教學模式中,讓幼兒通過網絡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特別是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借助電教媒體的音、形、色、光等直接刺激幼兒感官的優(yōu)勢,豐富教學手段,讓幼兒美術綜合素養(yǎng)獲得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電教媒體 幼兒 美術教學
電教媒體教學是一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在美術活動中教師運用圖片、音樂、動畫視頻等方式導入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此種教學模式符合其身心發(fā)展特征。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它對于其今后的人生發(fā)展具有優(yōu)良的奠基作用,保障幼兒的學習熱忱被提升,對美術充滿無限的興趣,健康的成長。同時,電教教學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詳細了解美術內容,學習效果最佳,此外,美術活動具有實踐的特點,當幼兒的感官被刺激后,能良好地融入各種實踐活動中,學習效率增強。
一、激發(fā)幼兒美術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驅動力,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身心發(fā)展處于感知運動的階段中,不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也不能進行有意義的記憶,電教媒體以一種創(chuàng)新的模式,集聲音、圖片和動畫視頻等優(yōu)勢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直接刺激幼兒各種感官,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如繪畫活動《美麗的蝴蝶》中 ,教師將優(yōu)美的音樂配上五顏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的動畫情境,再配以有趣的解說,這種利用電教創(chuàng)設的情境,讓幼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他們對活動產生濃厚興趣,從而積極地、自主地參與到繪畫活動中。還有的美術活動的開展受制于條件的限制,如繪畫活動《不一樣的房子》 ,第一次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幼兒畫的房子都比較雷同,沒有新意。于是我利用電腦在網上下載故宮、摩天高樓、吊腳樓、四合院、茅草屋、冰屋等各種房子圖片做成幻燈片,豐富幼兒房子的經驗,讓孩子們觀賞交流,真實的圖片帶給孩子最直接的視覺感官刺激,再次作畫時孩子們的作品一下豐富起來,有用圖形、線條組合的高樓大廈、有長有翅膀的飛房、有充滿童趣的水果、動物房。孩子們的色彩和創(chuàng)意有了很大提升。
欣賞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從前幼兒可觀賞的作品較少,當電教媒體出現(xiàn)后,可欣賞更多的畫作,圖片大小可以被調節(jié),幼兒可以細致的觀賞自己所喜歡的畫作。如在《古今中外陶藝品的欣賞》活動中,電教媒體中展示出形態(tài)各異的陶藝品,在教師細致化的講解后,幼兒對陶藝品會形成大體的認識,欣賞過后,教師應鼓勵幼兒進行動手操作,實踐能力會提高,并可將幼兒制作的各種作品放置在展示儀中,師生共同對作品進行評價,幼兒的欣賞能力會提高。此外,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提升,師生間的感情變得更加深厚,沉悶的課堂氣氛被改變,課堂教學效果十分優(yōu)良,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幼兒美術素養(yǎng)
在常規(guī)的美術教學模式下,教師未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一味地講授各種理論知識,幼兒處于被動接受的模式中,思維變得較為僵化,創(chuàng)新能力逐漸弱化,在電教媒體的作用下,幼兒的主體地位被凸顯,美術綜合素質大幅度提升。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時期、各種風格的美術作品,呈現(xiàn)給幼兒欣賞,他們的視野被拓寬,在觀賞到各類風格作品的同時,會形成良好的繪畫體驗[2]。同時,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不成熟,當繪畫中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耐心地進行指導,講述一些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如向幼兒展示張樂平的《三毛》和齊白石的《蝦》,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時,可實時向幼兒講解該作品的造型手法和繪畫技巧,雖然幼兒很難理解,但對于幼兒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在電教媒體的作用下,教師可打造優(yōu)良的教學情境,如在繪制企鵝、北極熊等圖案時,小朋友對它們缺乏有效的了解,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生活場景,將企鵝、北極熊各種體態(tài)利用多媒體定格展示在幼兒面前,促使對其形成良好的感知,積累幼兒經驗,并積極地融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各種情境中,在美術課堂中具有無限的樂趣,對美術形成新的看法,最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良好的學習各種知識。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美術教學中可以運用自然界中相關的事物,幼兒對大自然充滿較大的好奇心,但是不能了解一些現(xiàn)象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借助電教媒體來展示各種現(xiàn)象,將小鳥、樹木等呈現(xiàn)在屏幕中。從而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感知能力會提升,視頻還對幼兒的思想產生啟迪效果,形成熱愛自然的思想意識,保護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
三、提高美術學習容量
電教媒體會拓展課本以外的內容,幼兒全方位的欣賞美術作品,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下,僅可從平面的角度來了解美術作品,在電教平臺中,基于立體化的視角,幼兒能學習到各種美術知識,空間想象能力獲得激發(fā)。在進行《京劇臉譜》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夸張美、色彩美及對稱美整合起來,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來展現(xiàn)多種形式的美,讓幼兒在極短的時間里通過多媒體動畫,實現(xiàn)對夸張美、色彩美、極對稱美的認識,從而讓京劇臉譜變得更加生動,幼兒在欣賞到各種形式的動畫后,形成新的審美體驗。讓幼兒積累到更多繪畫的技巧技能。
電教媒體的作用重大,它促使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效率提升,產生積極的效果,此外,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具有信息化的特點。大班幼兒在繪制公共汽車里各種人物形態(tài)時,缺乏良好的空間感和層次感,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多角度地向幼兒解說他們之間的關系,讓幼兒有初步的空間感。從而讓繪畫技能得到更大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將電教媒體應用于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時,幼兒的學習熱忱被激發(fā),美術教學的價值獲得全面凸顯,最終,小朋友身心發(fā)展狀況優(yōu)良,適應現(xiàn)代化美術教學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彩云.運用電教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3(1):98-98.
[2]劉潔.利用電教媒體探索幼兒美術教學新路[J].文理導航,2017,03(11):93-95.
[3]尤琴.靈動多媒體教學,提高美術教學效果[J].新課程(上),2017,16(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