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摘要: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校輔導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輔導員工作開展的狀況直接關系到學生教育管理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學生教育管理? ?立德樹人
作為高校輔導員,在具體的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應當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時刻秉持“引領學生、服務學生、成就學生”的工作理念,明確工作思路,進而指導工作實踐開展,不斷提升工作效果。
工作思路是高校輔導員開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理清楚工作思路,才能更好地在學生教育管理實踐中探索有效方法。
一、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高校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43號)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輔導員肩負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但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份責任督促我們不斷前行,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面對社會多元化、信息網(wǎng)絡化的重大變革,我要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及時主動的學習和領悟思政會議精神及學生管理制度,逐步培養(yǎng)自我能力提升,一刻不松懈的優(yōu)秀品質。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成功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jīng)驗積累和智慧結晶的最終結果,只有注重平時的不斷積累,才能收獲勝利的果實。以勤為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努力給學生成長輸送高效的養(yǎng)分。
二、真愛如雨,潤物無聲,用愛和責任守護學生筑夢之路。清代文學家夏丐尊有云“教育之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能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位老師曾經(jīng)說過:最大的教育力量永遠是兩個:第一無條件的愛,第二身體力行,做榜樣給孩子們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對學生而言,輔導員不僅應該是那個播種夢想的人,更應該是澆灌夢想的人,為了自己的夢想選擇奮斗,為了學生的夢想選擇奉獻。而只有愛才能呵護夢想,只有專業(yè)才能成就夢想。作為輔導員,要用愛心托起耐心和責任心,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地用心輔導學生成長,用愛和專業(yè)為學生澆灌出夢想之花。
三、以“成人、成才、成功”為思路,為學生“遞錘子”。學生的成長是有階段性和規(guī)律性的,作為思想政治輔導員,要尊重和遵守這種教育規(guī)律,循序漸進推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針對大一學生開展“成人計劃”,即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標準加強對學生的美育,引導學生明白美的內(nèi)涵,加大對文明禮貌等社會公德方面的獎懲,使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引領學生成人。在二、三年級實施“成才計劃”,對學院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素質進行分析,所開展的工作圍繞社會需求和學生需要開展,打造能引領學生成長,服務社會的高質量精品活動。針對畢業(yè)年級,結合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開展“成功計劃”,整合資源,打造考研、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等團隊,邀請專業(yè)老師指導、模擬實戰(zhàn),從外到內(nèi)使學生有質的提升,從而踏上邁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在學生想要釘釘子的時候,給學生遞錘子,使得學生能力提升和發(fā)展有的放矢。
四、以“允公、允能、允新”為準則,促學生“變手指”。允公,即加強對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高瞻遠矚,正己教人,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和個人主義,志存高遠,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允能,要求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理論才能的同時具有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的“能力”服務于“理想”?!霸市隆?,即在國家“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強調(diào)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不但能接受新事物,還要能成為新事物的創(chuàng)始者,不但能趕上時代,還要走在時代的前列。在學生需要人生各種“黃金”的時候,使其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紛繁復雜,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下,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機遇。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要時刻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情系學生成長,主動a思考和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載體,自覺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將思想引領和實踐育人有機結合,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既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又解決實際問題。另外,高校輔導員要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結合變化了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結合大學生實際狀況,時刻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努力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
[2].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
[3].高校輔導員開展深度輔導工作方法的幾點思考.劉鳳利,才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