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萍
摘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微視頻的有效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有限的課堂空間,將學生日常轉(zhuǎn)化為寶貴的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同時,能充分發(fā)揮視聽覺吸引力和渲染力,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趣說重難點,用鏡頭語言來觸發(fā)情感,助力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微視頻;道德與法治;助力;教學重難點;情感目標
近年來,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課堂教學逐漸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在悄然發(fā)生改變。具有活潑生動、短小精悍特點的微課資源應運而生。微課在改變學習者學習方式的同時,也滲透到一線課堂的教育教學中,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基于當下教育改革的客觀發(fā)展趨勢以及筆者前期的教學實踐,將微課引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服務于日常教學。運用于《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微視頻既包括教師自制微課、拍攝于日常并經(jīng)過有條理剪輯的教學短片和有教學利用價值的網(wǎng)絡視頻素材。它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nèi)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頻。在教學實踐中,微視頻的合理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有限的課堂空間,將學生的日常轉(zhuǎn)化為寶貴的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同時,能充分發(fā)揮視聽覺吸引力和渲染力,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趣說重難點,用鏡頭語言來觸發(fā)情感,助力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微視頻為有限的課堂拓展空間
最好的課程資源并不存在于課本中,恰恰就藏在學生的日常。將功夫做在課堂之外,注重積累學生素材,再將其濃縮到簡短精煉視頻當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可貴的課程資源。
以一上第16課《新年的禮物》為例,該課第一版塊“新年的收獲”旨在讓學生從不同的維度發(fā)現(xiàn)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所獲得的成長和進步,它包括小朋友們在身體上的變化,更包括他們在學習能力、生活技能、體育運動、興趣愛好、道德行為等多方面的收獲。
一堂課僅有40分鐘,教師不可能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來展示展示自己的本領。此時,微視頻的運用就發(fā)揮了他的獨特作用,即:及課堂展示之所不能及,充分拓展課堂空間。短短兩分鐘的微視頻,其中可以包含學生的個人展示、群體展示和有集體展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鏡頭前感受自己的點滴進步,體驗成長的快樂。這些僅僅依靠課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是完全沒有辦法呈現(xiàn)的。
道德內(nèi)化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gòu)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的書本學習,它必須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學習。綜合分析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幾乎所有的內(nèi)容都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第二單元“我們的校園”、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和第四單元“天氣雖冷有溫暖”,這些生活化的教材為微視頻的拓展與運用提供了可行性。
二、微視頻助力教學重難點的落實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采用微視頻來助力重難點的落實是極為有效的方式。以一上教材中《吃飯有講究》為例。引導學生養(yǎng)成飯前洗手的衛(wèi)生習慣是該課的一個重難點。飯前洗手其實不單單是一種價值導向和習慣引領,它還需要教師向?qū)W生傳授相應的生活技能,從而保證行為的有效落實。此處,可引入醫(yī)生的六步洗手法。將其拍攝成視頻,讓孩子們看一看,觀察醫(yī)生的洗手過程與我們?nèi)粘5南词钟泻尾煌?,再跟著視頻學一學。如此一來,重難點更容易落到實處。
此外,微視頻還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趣說重難點。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視聽優(yōu)勢,將重難點以微課為載體,用卡通形象和富有趣味的兒童語言加以表述,對于低學段的孩童而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以《新年的禮物》為例,在第一版塊“新年的收獲”中,我引入了“能量卡”和“能量罐”這兩個概念,每個小朋友都擁有自己的一個能量罐,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方面有收獲時,就能得到紅色的學習能量卡,發(fā)現(xiàn)自己在生活、運動等方面有收獲時,就能相應地得到黃色的生活能量卡,和藍色的運動能量卡,并將所獲得的能量卡貼到能量關罐中。這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們在看到自己收獲的同時,又能意識到自己還需繼續(xù)努力,使沒有滿的能量罐越來越滿,并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呢?為了攻克這一重難點,我選用了微課的方式,讓能量卡們化身能量兄弟,借助它們的嘴,告訴孩子們獲取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聽完能量四兄弟的介紹,很多小朋友就能非常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進步的方向。我想要獲得能量卡就等同于認識到我需要繼續(xù)努力。我想獲得什么能量卡就等同于我想要在哪方面繼續(xù)努力。將抽象的話題進行形象的動畫片式的解說,將重難點轉(zhuǎn)化為對一年級學生來說簡單易懂的語言,這也是微課的魅力所在。
三、微視頻助力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聲音視覺的體驗對孩童而言是最直觀、最立體的。巧妙地將微視頻運用于品德課堂,可以突破語言的貧乏和禁錮,助力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升華道德體驗。
同樣以一上《新年的禮物》為例,第一課時的第二個板塊是“收獲從哪里來”,簡單明了地說,就是要讓小朋友們知道,我所獲得的所有進步離不開父母親人、老師同學的幫助和支持,從而懂得感恩,學會表達感謝。這其實是一個很空泛的話題,如果只讓孩子們說一說、聊一聊,很多孩子可能只能講到我要感謝爸爸媽媽這一層次,多余的東西他們實在沒有辦法用匱乏的語言積累去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在引導學生懂得感恩這個教學目標上就會顯得浮在表面,沒有落實。那么如何及言語表達之所不能及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微視頻。
在視頻中,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傾情演繹,鏡頭語言將收獲背后的故事娓娓道來,加上音樂的渲染,這種情感的觸發(fā)是言語之所不能及的。孩子們可能無法用美麗的話語去表達自己的感謝,但敏感善良的內(nèi)心肯定會被視頻中的情節(jié)所觸動,從而反觀自身。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看完之后眼圈都紅了,眼淚奪眶而出。動情而不煽情,這在品德課堂中是非??少F的。由此可見,在偏向情感價值引導的課題中,微視頻的運用能發(fā)揮同樣的作用。以一上教材為例,“拉拉手,交朋友”、“美麗的冬天”這類課題,均可嘗試用微視頻來助力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生動的、活潑的、有色彩的、有溫度的。而微視頻恰恰就是知識點的溶解劑,道德情感的調(diào)和劑。它的合理運用,讓德育課堂入情入理、生機煥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