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有關語文課堂教學的話題一直是接連不斷,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很大的改善,而且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寥寥無幾,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怎樣才能更加高效,師生之間的角色通過怎樣的課堂活動能提高教學質量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提問也是一種課堂互動方式,逐漸探究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活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在于它的有效性,隨著對其的關注越來越高,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化的有效策略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助理講師積累有關提高教學課堂的經驗和方法,怎樣才能夠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有很多教師也總結了相關的經驗的途徑,但是實踐過程中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雖然短時間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成績,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會產生對這種學習方法排斥的心理。
一、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
語文學科在文理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關語文教學內容的知識面和擴展也是非常廣泛,從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看,語文一直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漢字文學,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整體要求比較高。我國在教育方面使用的課堂教學方式,雖然是標準化配置的教學技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教師想要在僅有的課堂時間傳授給學生所有的語文學習經驗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也限制了學生在課堂的發(fā)揮,站在現(xiàn)在社會的角度來看,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問題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的,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尋找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興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多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只有自己對學習有求知欲才會主動地學習,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提前多搜集一些新題材,對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情景模式的演變,例如:有關敘事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自己的角度把故事中的人物情感聯(lián)系起來,對于議論文可以設立小組進行討論,辯論哪一方的觀點更加有效,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還可以通過一些熱點新聞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評判,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思考能力,借助多媒體的演示,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信息,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注意課堂教學的新穎,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二)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帶領學生解決問題??鬃釉唬骸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教師的職責,學生信任老師,更愿意聽老師的講解和引導,跟隨教師的腳步。但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方式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動腦思考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習在教師的帶領下循序漸進,在課堂上很多學生容易出現(xiàn)分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要學會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引導學生思考,使他們萌生對問題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三)用提問和對話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
利用提問和對話來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教師在教學課堂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的活動當中,課堂教學的關鍵之處就是在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性,教師除了設定重要的問題知識點,還要適當地調整學生學習的氛圍,有時候學生因情緒低落,或者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造成高度緊張,不敢在語文課堂上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一個人唱獨角戲,這樣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問題提問和學生對話是為了更好地活躍課堂教學,以師生之間的對話為主進行交談,教師也可以從回答問題的同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所以說,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對語文的學習是非常有利的。
(四)開展積極的師生“雙向互動”
語文教學課堂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不代表有效課堂互動,需要開展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視頻給學生觀看,在學生抒發(fā)情感后對課文進行講解,以及短片和課文的發(fā)生背景故事情節(jié),學生自主發(fā)言提出自己的感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在語文課堂教學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師生之間迸發(fā)出積極討論的火花,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己養(yǎng)成動腦、動手搜集資料和同學之間相互探究的良好習慣,這種雙向互動可以提升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積極性。
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自身能力,做好準備工作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者身兼重任,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語文課堂教學前做好準備工作,從專業(yè)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準備,特別是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嚴格,特別要求語文教師知識面足夠廣闊,教師如果在上課之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查閱相關資料,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傳授的知識也會缺失,教師通過備課對這些重難點進行理解、歸納,然后傳遞給學生,雖然效果還算可以,但是這種方法限制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輸送輸出的狀態(tài),教師要把總的知識點匯總和整理然后才能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如果知識過于繁雜混亂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在自主備課的情況下可適當加入一些自己的創(chuàng)新,現(xiàn)在的語文教材覆蓋是很豐富的,在語文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多講解一些作者,他的創(chuàng)作經歷、故事來源等,帶領學生再去探討這篇文章的發(fā)生背景和真正內涵。
(二)結合創(chuàng)新思想,提高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的目的是打破常規(guī),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化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一樣的效果,當然在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要符合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不能夠盲目創(chuàng)新。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對于語文教學講解不能夠過于詳細,可以借助課文中的導語簡明扼要地講解整個故事,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逐字逐句地對課文進行翻譯講解,這樣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會更加深入,最后在語文課堂結束的前幾分鐘教師要對本篇學習的文章進行點評,也可以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下課討論或者翻閱資料。
(三)素質教育為主,側重語文能力獲取
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學問,在注重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生自身的需求,要以素質教育為教育目標,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學生的成績上,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種限制,只是一味地側重于語文成績取得。語文是我們溝通交流的工具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它,不能只局限在應對語文考試上,現(xiàn)在我國教育方面提倡以學生素質教育為主,要更看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獲得,對語文學習的應用做到舉一反三。
三、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提高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語文和其他的學科有所不同,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母語,我們對它的了解已經很熟悉,但是因為語文博大精深,所以我們對它又知之甚微,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每年都在變化,而且知識點和分析比較復雜混亂,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經驗不斷總結和運用,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化,讓學生不僅提升語文學習能力,還增強對生活語文探知的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巢宗祺,雷實,陸志平.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盛群力,褚獻華.為學習設計教學[M].杭州:浙江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2000.
作者簡歷:趙艷麗,女,1984年生,甘肅酒泉市肅州區(qū)人,酒泉工貿中等專業(yè)學校,助理講師,學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