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銳
【摘 要】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也隨之涌現(xiàn),其中合作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在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和普及。近年來,農村小學教育已經(jīng)引起了國家的廣泛關注,為了能夠有效地改善農村小學的教學效率,就可以將合作式學應用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合理地利用合作式學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本文主要分析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并提出合理的運用措施。
【關鍵詞】 合作式學習? 農村小學? 語文教學? 運用
引言:
近年來,合作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我國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合作式學習具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將其應用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能夠讓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也逐漸得到普及,但是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合作式學習的有效開展,這就需要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方法開展合作式學習。
一、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也逐漸的應用合作式學習,但是由于教師的一些方法存在錯誤,導致合作式學習無法發(fā)揮出有效的作用,以下就是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一)缺乏科學的分組
進行科學的分組,是開展合作式學習的重要基礎,但是在實際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性格多等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導致分組出現(xiàn)不合理的情況,也就很難發(fā)揮出合作式學習的有效作用。
(二)缺失教師的融入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合作式學習就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忽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導致教師沒有有效地融入到合作式學習中,學生只能漫無目的地學習,由于缺少教師的正確引導,合作式學習的作用也無法發(fā)揮出來。
(三)評價不科學
小組合作完成后,有必要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匯報、溝通和評估。但在講座中,我們經(jīng)常只關注整個小組的評價,不關心學生在個人在活動中的反饋,評估只關注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所以評價只針對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無形中使評價變成一種甄別過程。
二、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因人制宜,科學分組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這更是無可厚非。所以,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性別、基礎差異,以“各有所長,優(yōu)勢互補”為原則,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發(fā)揮出自己無限的潛力,最大化提升小組合作效率。以我執(zhí)教的三年級為例,全班共20人,4人一組,共分為5組。學習小組長先讓領導能力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善于與他人溝通、合作的人擔任。分成的小組盡可能做到在一個小組內既有活潑開朗的又有內向靦腆的,既有成績優(yōu)秀的又有成績較差的,既有心思縝密的又有馬馬虎虎的,既有思維活躍的又有遲別人半拍的,如此才能“動靜結合”,取長補短。另外,男女生的搭配比例應該盡量保持在1:1?;凇巴韵喑猓愋韵辔钡脑瓌t,讓優(yōu)秀的女同學去管調皮的男同學,讓優(yōu)秀的男同學去幫助成績較差的女同學,既減少了同性之間的矛盾,又提升了合作的效率。
(二)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對于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需要認讀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找出重難點。在過去,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太過重視,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遠遠低于教師的要求,或者簡單地跳過,忽略預習的過程。實施高效學習小組模式,使得團隊成員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形成監(jiān)督和推廣的作用,小組成員互相檢查生字詞以及課文理解情況,分享和交流有關課文的想法和思路。更主要的是,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解疑答惑,開展深刻細致的探究討論工作,共同實現(xiàn)預習目標,高效地完成教師安排的預習任務。
學生可以先獨立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識,然后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集群智群力,梳理知識難點。一般來說,優(yōu)等學生在這個時候就發(fā)揮了作用,應該指出,應該耐心謙虛地提出建議,不能損害其他學生的自尊心,而其他學生也應該遵循優(yōu)等學生的腳步,找到自己的缺點,共同努力進步。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富有趣味的預習任務,比如,在教授《普羅米修斯》一課時,可以讓每個小組課前搜集希臘神話的知識,了解和熟悉大力神、愛與美神、海神等神話形象,有利于學生對故事背景和課文知識的深入了解。
(三)在合作學習中質疑問答,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第一,讓他們帶著學習任務和問題自讀課文,遇到問題先在小組里提出來,然后在小組里共同討論、分析,交換個人對問題的看法,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讓各組代表匯報:剛才自讀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第三,對于各小組提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先問其他小組是否能夠幫助解決?如何解決?第四,對于其他小組也無法解決的問題,不直接幫助學生解決,而是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來解決。在這期間,主要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其間主要做的是引導、提示、總結和強調等工作。在整個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較大的發(fā)揮,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
三、結語
總之,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合作式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學習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羅紅梅.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交際,2017(13).
[2] 胡德勝.合作式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神州,2017:163-164.
[3] 曹忠遠.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 2017(66).
[4] 張斌.淺談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