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溫和講述世界的早熟一代
      ——對“90后”創(chuàng)作者的印象

      2019-11-12 15:39:40◆艾
      長江文藝評論 2019年4期
      關鍵詞:敘述者

      ◆艾 翔

      如果沒有記錯,“80后”一詞的誕生與1999年《萌芽》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密切相關?,F(xiàn)在無論認可或非議,這個詞都被視為某種“理所應當”“自然而然”,但當時卻同“朦朧詩”等文學史概念一樣經(jīng)歷了從污名化到中性化的過程。還記得當時有一檔節(jié)目——今天回想明顯帶有滿滿的惡意——召集了數(shù)名“教育專家”與韓寒進行對話,“教育專家”問韓寒平日聊天是用“ICQ”還是“OICQ”,韓寒溫柔而羞澀地說是“聊天室”,“教育專家”立即表示在聊天室聊天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0后”最初指代的正是無經(jīng)驗、幼稚、叛逆、莽撞甚至胡作非為,整體形象是“問題少年”。當“新概念”的特征從第一屆以思想性優(yōu)先到后來逐漸以藝術性尤其是語言和意境優(yōu)先,從韓寒過渡到郭敬明,并且隨著保送制度的取消、大眾的習以為常以及高考作文命題模式對“新概念”的借鑒,這一群體的異質(zhì)性被逐漸淡化。由“80后”衍生出的“90后”這樣的指稱,雖不帶有原先的惡意,已經(jīng)變?yōu)閱渭儤擞洉r間的范疇,但由于同屬青年亞文化群體而引起主流社會的警惕,經(jīng)常附帶著“非主流”“殺馬特”等貶稱。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80后”和“90后”有一陣在網(wǎng)上罵戰(zhàn)不可開交,現(xiàn)在再沒人提起,其實是個有趣的事件。有趣的是,在“80后”和“90后”的網(wǎng)絡大戰(zhàn)中,“80后”也操起這套語言進行攻擊,化身為當年自己的對立面。也可見當時對新一代年輕人的認知,還未脫已成型的認知模式的窠臼。

      在“80后”概念誕生二十周年之際,早有許多針對以代際劃分文學創(chuàng)作的抗議。但我想無論抗議還是贊同,大概都不如將其視為一個文學史概念進行梳理與辨析更有意義。這里簡單地說一點,即新世紀初被稱為“80后”的小群體,可否視為以表現(xiàn)校園生活、殘酷青春、叛逆言行、基于青年亞文化的認知等內(nèi)容為主要特征的作家群或流派。也就是說,當時的“80后”和當下的“80后”指涉范圍有所區(qū)別,甚至完全不同——前者通過一系列精英文學運作已被宣判為一種“不成熟”的文學形式。從兩個“80后”指稱的變遷可見,這個年齡段的寫作主體經(jīng)歷了整個美學體系的調(diào)整變革。

      這些梳理并非離題,通過“80后”反觀“90后”,雖然命名方式類似,但歷程完全不同。因為期刊市場化、《萌芽》被迫改版、策劃“新概念大賽”并引發(fā)“80后”的突然出現(xiàn),一系列連鎖反應讓主流文學界甚至主流社會被動應對,經(jīng)歷“野蠻生長”后,文學體制才逐漸形成標準模式的“培養(yǎng)機制”。不可否認,后來這批“80后”以及“90后”能夠引起關注,與最初的“80后”有內(nèi)在微妙聯(lián)系。尤其是“90后”,由于代際命名的慣性,在“90后”尚未或剛剛浮出水面的時候,我們早已知道會有“90后”“00后”的次第出現(xiàn)。因此面對這一代創(chuàng)作者,主流社會和文學界的心態(tài)就顯得十分平和、主動了,各種期刊開設專欄、叢書出版、批評應對、研討會召開、媒體宣傳等一系列活動順暢開展,“90后”某種程度上比前幾代作家更早、更順暢地進入文學場和體制運轉(zhuǎn),這也是其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毋庸諱言,這種略顯粗暴的命名方式之于兩代寫作者都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味。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就要認同這種命名方式,很明顯,當下很多“80后”和“90后”并不具備當初“80后”那種流派意味,內(nèi)部更為繁雜。然而這種繁雜也并非絕對,過分強調(diào)內(nèi)在差異或許一樣不足取,既然是一代人,總有共性,那么讀讀便知。

      王蘇辛的《白夜照相館》有一種超乎年齡的冷靜。故事一眼可知其虛構(gòu)色彩,幫助人重塑記憶甚至改造歷史的照相館,現(xiàn)實中不可能存在,但自始至終有一種逼人的現(xiàn)實感,也是一件怪事。地點命名為“驛城”,正是為了凸顯移民的身份。城市不是市民視角的“家”所在地,而是被廣泛忽視卻數(shù)量龐大的非本地居民甚至流動人口開拓了的書寫空間,或許正是這種視角的新穎強化了故事的真實感。其中出現(xiàn)了高大男人這個人物,要說不說地透露出了自己同李挪即更名后的李瑯瑯的關系,并且向余聲捅刀,后又與李挪、劉一鶴在街頭糾纏中盡皆殞命。不過這兩段暴力事件都是側(cè)面概述,不見任何刀光劍影,這同80后的“殘酷青春”迥然不同。主人公趙銘和余聲歷經(jīng)波折后都分別默然離開了這座城市,始終沒有情緒波動,自然而然,波瀾不驚。在他們的故事里,現(xiàn)實變得格外“真實”,沒有幻想憧憬,也沒有抱怨憤懣,敘述者充滿了自信卻并無任何顯露,只從自己的眼里看世界。并不是拒絕世界,而是冷靜觀看;并不是零度敘述,內(nèi)含情感,卻也十分克制。

      鄭在歡的《駐馬店傷心故事集》如同一冊民俗風情速寫,每篇故事都不長,相對獨立,又在細微處彼此關聯(lián),很顯巧思。很難想象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愿意做家鄉(xiāng)往事的記錄者,一絲不茍陳述每一細微點滴,語言平實舒緩,兒童敘事方式,卻明顯加入了后置式的視角,帶有洞悉一切的沉穩(wěn),講述并不平靜的歷史?!栋藬偂穼懮鲜兰o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三年困難時期”迫于生計的村民的拾糞浪潮,頗有國外歷史學研究文本的感覺,從非常小的細節(jié)入手描摹整個時代狀況。其中有意思的是兩處。其一是在一個推進“合作化”熱潮的時代每個人關心的是自家的糞池,而且關心到了對糞便吝惜的程度;其二是作者在一個短小說的篇幅中運用了張清華教授所謂從“青春之歌”到“長恨歌”的歷史性緯度,將主人公“八攤”五六十年代生存技能(拾糞)的純熟延續(xù)到了當下,雖然并非一個頑固的滑稽形象,也隨時代大流外出打工,但仍然清貧一生。敘述者在進行歷史敘述時,扮演口述史采訪者形象,面對回憶往事的爺爺,敘述者的主體意識是隱藏的,但到了當下,其自我意識鮮明顯現(xiàn),即使對爺爺輩的八攤熱情,對其依然滿不在乎甚至不無鄙夷。這種微妙俯視姿態(tài)不是源于歷史斷裂或歷史虛無這兩種認識論模型,恰恰是基于對歷史連貫性的體認:當時媒人說親也需要“有房有地”“門當戶對”“要人有人,要個有個”,人性永遠是復雜的,而非被要求的那樣積極上進和單純。同時,作者和敘述者明顯拉開了距離,敘述者對“八攤”的微妙俯視受到作者冷眼觀看,整體上維持了小說的冷靜風格,并沒有因為當下敘述者介入歷史而改變。

      王占黑的《空響炮》大多關注老社區(qū)里的父輩們:鞭炮店老板、打工者、物業(yè)、公交司機、環(huán)衛(wèi)工、保安、收銀員、聯(lián)防隊員等等,感興趣的都是生活中的常事:過年放炮、打麻將、催婚、打牌、江湖義氣等等。語言也是老練而平實,情緒也并不激動,巧合也毫不突兀,敘述者帶些少女的調(diào)皮,安靜地講每個平凡人的平淡生活,卻從貼切和傳神的描述中透露著濃濃的真情,好像這些人物就在眼前走過。這一系列小說很少涉及歷史,都是身邊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卻常常隱藏著豐厚的歷史,因為她的用力點正是時代變遷下的個人處境。這些人有各自的小心思,有各自的喜怒哀樂、俗世生活,但總體上因為社會身份和年齡等因素,彌漫著一種哀涼的氛圍。傳統(tǒng)在當下顯得若有若無,在同題小說《空響炮》中,環(huán)衛(wèi)工老棉襖清楚地意識到鄉(xiāng)情并不像以往那樣可靠,但還是懷念故鄉(xiāng),懷鄉(xiāng)也是在矛盾的情緒中升騰起來的:城里禁止放炮,工作量減輕令其歡喜,但“年味”的貧乏令其若有所失,反而懷念放炮的日子和放炮的家鄉(xiāng)?!堵閷ⅲ恕分械碾姍C廠下崗工人葛四平,“工人階級”的主體意識還明白無誤地延續(xù)著,一想到城里到處遍布著當年工友、今日的值班亭保安,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但另一方面,這種自豪是用“埋伏著我們的同志”這樣不無戲謔的詞語帶出,同時作者還寫出了“工人階級”在歷史層面上的多義性,即并非全部吃苦耐勞,而是也有偷懶、今天稱之為“安逸”的秉性。即使敘述充滿了歷史感,王占黑還是調(diào)侃了一把,讓歷史上最有政治意識的工人階級愛上了用茶杯喝資本主義商業(yè)帝國的壟斷產(chǎn)品可樂。王占黑雖然有少女的調(diào)皮,但還是極為認真地書寫長輩們的日常,以及他們之間用自己獨特方式表達的彼此間情感,也對他們抱有濃濃的溫情,也對他們?nèi)纭豆帜_刀》中體現(xiàn)出的小人物抗爭時代的骨氣表達敬意,在表達代際沖突的《美芬的小世界》中,貼著父輩寫,感受父輩體溫與脈搏,深切理解子輩和父輩彼此相悖的歷史必然性。像《演說家吳賭》這樣的作品充分體現(xiàn)王占黑懂技巧,但精于克制,點到為止。讀她的小說,令人驚異她的早慧,輕描淡寫就八面玲瓏,實在是很機靈的女孩。

      龐羽呈現(xiàn)出來的也是令人驚訝的冷峻?!斗鹆_倫薩的狗》中的主人公是個早熟的小女孩,面對廉租房區(qū)域?qū)嵤┬郧值闹心昴行裕拔摇币稽c也不慌張,致使性侵者反倒做賊心虛。同樣面對授課老師和心理醫(yī)生,以及有較長期聯(lián)系的“大叔”,女孩都顯得鎮(zhèn)定自若,沒有情緒的激昂、迷?;蚶ьD。整篇作品幾乎沒有同齡人出現(xiàn),只有年齡比自己大的“哥哥”和被自己婉拒的樂隊男生。陸醫(yī)生感嘆“如果青春的時候,你善于表達一點,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苦悶”。女孩卻“受不了”地“轉(zhuǎn)過頭去”。兩人的交流基本順暢,但仍然有細節(jié)令女孩不悅,那就是陸醫(yī)生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無論是“有自虐傾向”的判斷,或“我會治好你”的自信。女孩期待的是傾聽,而不是“治愈”,因此她說“只有繼續(xù)講下去我才能振奮起來”。但青春表達的對象只能是同齡人,年長者不會傾聽,只有雙方用同一套語匯進行平等交流,才是女孩真心盼望的,所以她的青春勢必不善于表達,與陸醫(yī)生的會面也屬于歷史必然性范疇。這是一個早熟的女孩,不然為什么向往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什么樣的地方?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聚集著當時大量的財富、藝術和智慧,正在形成現(xiàn)代意識。如果將人類歷史視為人的成長,作為現(xiàn)代史開端的文藝復興意味著閱歷增長到足以堪稱步入成熟的年齡。這與小說中女孩的思想狀態(tài)吻合,當她與成熟的“大叔”在一起時才“不再頻繁地想起‘佛羅倫薩’”。龐羽小說中有明顯的代際感,不過并不呈現(xiàn)激烈沖突的狀態(tài),既沒有主觀意圖,也沒有客觀需求。除了《佛羅倫薩的狗》,《操場》也是如此,肥阿哥、鈕約和“我”在曹老頭的帶領下收集骨骸,聆聽陳煥甲講述不同的抗戰(zhàn)故事,三個孩子出人意料地回顧歷史、直面生死,這是龐羽講述的另一個兒童視角的《活著》?!陡5搲邸泛汀兑恢桓觳驳娜瓝簟肪筒恢故菙⑹抡叩脑缡炝耍侵苯舆M入了中年甚至老年狀態(tài),知名教授華玉卿和市井小民祁茂成,人生經(jīng)歷和社會地位迥異,但在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是毫無例外展現(xiàn)出了光鮮之下的窘態(tài)。尤其是《一只胳膊的拳擊》熟練的烹飪描寫中,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作者面對作為描寫對象的中年人的艱辛、困厄和壓抑,顯得自信自如,反而是面對近乎同齡人的祁露露(小說結(jié)尾提到阿里逝世,表明故事時間在2018年,則祁露露生于1997或1998年,比作者龐羽小四五歲)表現(xiàn)出冷眼旁觀其幼稚的姿態(tài)。

      宋阿曼也是一位十分冷峻的敘述者,但這并不妨礙她愿意貼近人物內(nèi)心。爭吵、家暴、出軌、不婚、酗酒、兇殺,宋阿曼筆下多是人間的冷酷無情、驚心動魄,但竭力維持穩(wěn)定的敘述語調(diào),并不流露出情緒化的痕跡,雖然她確實有自己的情感立場。《午餐后航行》也是一個出軌的故事,但有一種復雜的纏繞,即出軌故事是作為癡情故事的伴生物呈現(xiàn)的,并且所謂的“外面有人”的那個人何溪是一個由性而愛的人,這就甩脫了一般性的道德審判,帶領讀者進入人性深處。如果換一角度,何溪可以視為一個很“現(xiàn)代”的女性,有自主自覺的身體意識,獨立理性,卻在情感交流方面存在障礙。但正是這樣一個人,遇到合租鄰居王燦燦的男友徐魏后,不由自主退回到審美化的古典時代,情感依賴,身體意識退化,幻想未來,擔心現(xiàn)在,“母性”被召喚,反而患得患失甚至趨于敏感。前半段很有“80后”寫作的感覺,但宋阿曼明確地傳遞出自己另起爐灶的決心,讓小說發(fā)生折轉(zhuǎn)。身體還是情感,獨立還是依附,租客還是家庭成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主題,或者說一個未出場人物——時代。時代的力量或者說慣性是個體難以抗拒的,即使是出軌,也還是要回歸;即使是現(xiàn)代女性,也還是會成小女人;即使格格不入,也要完成個體的社會化,就算是傷痕累累?!案赣H”關于倒流河終將“百川東到?!钡难赞o反復出現(xiàn),個體無論是拒絕或無能,終將被時代渦流吸入。所以在開放性的結(jié)尾,我傾向于何溪沒有跳樓,無論是“父親”在天空回蕩的人生格言,或是與徐魏有直接關聯(lián)的飛機意象,表明女主角一方面被時代說服,另一方面仍有情感羈絆而不至于決絕。也就是說,“和解”而非“決裂”是個體與時代關系的解決方式,就像《普通乘客》中男主角在購買性服務后還是回到了“隨著世界再次更新”的女友身邊。

      其實一個人的生活很有限,我所能接觸到的除了作為上一代人的親屬,就是年齡相差不大的同學、朋友、同事,作為相鄰時代出生的“90后”反而成了燈下黑的區(qū)域。通過作品了解這一代人,可能并不全面,但也并非愚蠢。如果非要說什么代際共性,“90后”似乎普遍有一種令“80后”感到驚異的早熟,成熟老練地生活,成熟老練地寫作,成熟老練地看穿一切。當然并不是說他們已經(jīng)是生活中的王者、寫作中的高標、世間萬物的洞察天機者,但他們呈現(xiàn)出的正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在他們的作品中,能夠看見矛盾的事物、復雜的人性、糾結(jié)的情感和困頓的人生,但所有的不利點和消極面并不造成自我與世界嚴格的對立,事情也遠沒有到達不可解決、無法挽回的地步。

      他們早熟,同時是個乖孩子,現(xiàn)實又和諧,冷靜地觀察,努力地成長,笑看世界。在很多“90后”創(chuàng)作者那里,都能看到詼諧、機智的笑意,這意味著他們心態(tài)的寬和,與世界的和解。不論他們是否真的參透了宇宙玄機,至少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十分超脫。即使是修新羽的科幻作品《死于榮耀之夜》,即使是對人類文明史和科學主義的冷靜反思,即使這種反思關涉到作者自己的運動員身份,也依然保持著明顯的克制,結(jié)尾于對家庭的依戀。這一短篇令人聯(lián)想到科幻小說的鼻祖《弗蘭肯斯坦》,但有趣的是,修新羽沒有令其帶有絲毫恐怖怪誕的青年亞文化色彩,也沒有犀利的針對性,畢竟主角及其訓練師還葆有真善美的人性。這些就是我所看到的“90后”創(chuàng)作。

      相比之下,“80后”反倒顯得更為天真、理想化、情緒和思維容易呈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或者固執(zhí)己見。為了一個信念甚至只是簡單的理念,就能奮不顧身頑抗到底決不罷休,多少顯得魯莽而悲壯。在楊慶祥《80后,怎么辦?》的小型討論會上,閻連科毫不掩飾地指出:“相對50后、60后,80后這一代人是相當懦弱的一代,懦弱到我們今天面對社會現(xiàn)實的時候,再也找不到一種80后的聲音來了?!碑斎唬鎸ψ非蟆耙灶^撞墻”藝術的文學前輩,“80后”一代人確實顯得勇氣不足,在上一代作家“70后”悍然崛起的時候被襯托得更為明顯,甚至更晚的“90后”一代也在用更多的心思接觸時代與歷史,無怪乎文學前輩們對“90后”紛紛表示歡迎和贊賞。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不看處理的對象,只看態(tài)度,又不難發(fā)現(xiàn)“80后”殘余的“叛逆”和批判性,以及“90后”的“圓潤”與和談意識,這從婚姻態(tài)度、工作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作態(tài)度都可見一斑。這就出現(xiàn)了一件極有意思的事情,即“80后”和“90后”的豐富創(chuàng)作本身并不能令兩個以年代為劃分標準的文學概念成立,但是“90后”的出現(xiàn),某種程度上使“80后”實現(xiàn)了歷史性地閉合,反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清晰的“80后”面貌。所以在面對這些代際概念時,接受和拒絕總是相對容易,看到其背后的深意或許會更有價值。比如,兩代人呈現(xiàn)出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及其背后的思維模式,是否與各自的“童年記憶”相關,即1980年代的“個人主義”和1990年代的“保守主義”?如此看來,嚴肅地討論代際問題,也是認識歷史的一種方式。

      注釋:

      [1]羅皓菱:《閻連科:80后是相當懦弱的一代人沒我們以為的那么反叛》,https://culture.ifeng.com/a/20150728/44285776_0.shtml,2015年 7月 28日。

      猜你喜歡
      敘述者
      《吶喊》《彷徨》中敘述者類型分析
      科技傳播(2020年7期)2020-11-29 22:38:04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07:22:44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文學作品中敘述視角的“上帝”與“凡人”
      文學作品中敘述視角的“上帝”與“凡人”
      小品文選刊(2016年24期)2016-11-26 19:15:30
      艱難的去蔽——魯迅《風波》的敘述者及其美學風格初探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48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尋找阿斯彭:《阿斯彭文稿》中的“自我”探尋
      世界文化(2016年10期)2016-10-19 17:32:49
      巫溪县| 衡阳县| 丘北县| 衡东县| 满洲里市| 思茅市| 西城区| 五寨县| 延安市| 海宁市| 固阳县| 改则县| 庆阳市| 天峨县| 崇仁县| 汝城县| 麻城市| 阳城县| 昌都县| 湄潭县| 治县。| 哈巴河县| 花莲县| 玉树县| 洛隆县| 磐石市| 漳州市| 高唐县| 泾阳县| 潮州市| 莲花县| 沂水县| 蒙城县| 灌云县| 赞皇县| 高邑县| 临泉县| 界首市| 阆中市| 萨迦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