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屯村實驗小學 姜駿怡
朱自清在《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中曾提到:“如果從小學到初高中一直注重誦讀,教師時常范讀,學生時常練習,習慣自然,就會覺得白話文并不難上口?!笨磥?,好的范讀,對我們的低年級語文教學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恰當?shù)慕處煼蹲x,是會在學生心中激起漣漪的,讓學生想要去嘗試讀。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并不是很大,孩子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通常是要借助拼音去一個字一個詞慢慢地拼讀出來,難度較大,很多孩子會讀著讀著慢慢失去讀的耐心。因此,老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讓孩子從繁重的拼讀任務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們對文本更親近一些。整句的朗讀讓他們能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提高了孩子們“我想讀,我要讀”的閱讀興趣。
傾聽,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好于表現(xiàn)自己,而缺少對別人的傾聽,這就需要老師對他們提出明確的傾聽要求。老師對文本的范讀,是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傾聽要求,甚至有時老師在范讀時,可故意“犯一些小錯誤”,讓學生在傾聽時揪出老師的“小辮子”,這種“別有用心”的范讀,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糾錯中收獲到快樂,進而愿意去傾聽老師的范讀,利于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當然,范讀需要講究方法。筆者認為,低年級中,我們老師的范讀,不必拘泥于單純的優(yōu)美的老師朗讀示范。我們在范讀時,可以多一點“小心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助力學生對文本進行有目的、有層次、有深度、有感情地朗讀。
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1 課《秋天》這篇課文,是學了拼音過后遇到的第一篇有長句子的課文。其中第二自然段第二句“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笔抢首x指導的重點,也是難點,經(jīng)常有小朋友讀的時候添字漏字。在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小朋友們,課文里有一句話特別難讀,先請你自己試著讀一讀,爭取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學生自由練讀)
師:每個小朋友都讀得很認真。剛剛有一個小朋友是這樣讀的,請小朋友仔細聽,聽聽他這樣讀有沒有讀正確。(示范: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了個“人”字,一會兒排成了個“一”字)
生1:老師,老師,書上是“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不是“一會兒排成了個‘人’字,一會兒排成了個‘一’字”,你多字了。
師:你聽得真仔細!還有一個小朋友,是這樣讀的,請小朋友仔細聽,聽聽他這樣讀有沒有讀正確。(示范: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
生2:老師,老師,這回你少了“個”字。
師:是呀!多字就是“添字”,少字就是“漏字”。我們的朗讀中可不能犯這樣的錯。不添字、不漏字,是我們把課文讀正確的第一要求。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再讀一遍,你再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一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可以嗎?(范讀)
通過錯漏比較,學生對書上難讀的句子有了清晰的把握。再通過反復練讀,學生正確朗讀課文便不成問題。
如在指導朗讀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2 課《小小的船》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出示短語:彎彎的月兒 小小的船 閃閃的星星 藍藍的天)
師:小朋友們,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短語,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老師,這里面都有“的”。
師:不錯。有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這些短語?
生讀(拖調(diào))。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小朋友聽一聽,老師讀的和他讀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范讀)
生1:老師讀得好聽。
生2:老師讀的“的”輕一點。
生3:老師讀的“的”快一點。
師:是呀,把“的”讀得又輕又快,這樣就覺得更好聽,讀起來也更有節(jié)奏呢。小朋友,你也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讀讀這些短語。(師范讀,生跟讀)
師:小朋友,請你把這些短語帶到課文里,你一定可以把這首小詩讀得美美的。
通過師生比較范讀,讓學生體會這類短語的朗讀節(jié)奏,可以幫助學生慢慢改掉拖腔拖調(diào)的習慣,以便更加流利地朗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作為低年級朗讀的重要要求可見一斑。實際教學中,“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范讀需擔起重要的角色。但有時老師優(yōu)美的范讀指導下,學生實際朗讀仍然沒有好的效果。此時,我會將學生的朗讀進行錄音,再將自己的范讀進行錄音,讓學生聽錄音進行比較。
如在指導朗讀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9 課《明天要遠足》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出示第一小節(jié),學生齊讀,教師錄音。
師:老師剛剛給小朋友的朗讀錄了音,想聽你們自己的朗讀嗎?(播放錄音)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份老師讀的錄音,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和你們自己讀的有什么不一樣?(播放錄音)
生:老師的“唉”讀得長了一點。
師:你們聽得真仔細!再請你火眼金睛觀察一下,想一想老師為什么這個“唉”讀得長一點呢?
生:老師,這個“唉”后面有一條橫線。
師:是的,這條橫線叫做“破折號”,在這里能表示課文里小朋友激動得睡不著的心情呢。誰也來讀一讀,讀出課文小朋友的心情呢?
生讀。
師:看來,我們朗讀時,不光要把句子讀正確、流利,要讀出課文的感情,還要關(guān)注文中的標點呢。
通過錄音比較,學生在聲音重現(xiàn)后,會對自己的朗讀有更清晰的認識,對于文本中重點詞句、標點等的表情達意有更深的體會后,再進行朗讀指導會事半功倍。
“有心機”的范讀不僅能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還能助力低年級學生的語感形成。通過比較范讀,讓學生在朗讀中不添字不漏字,準確地把握文本的節(jié)奏,體會標點等的用法,從而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的范讀會成為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給學生以享受、熏陶,乃至藝術(shù)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