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怡彤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其中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特別看重實驗的結果,而忽視了對結果的分析,只滿足于實驗成功的快樂,不愿意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源于學生沒有這個意識或是說缺乏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高中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知識總結及學習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知識;總結及學習方法
生物細胞分裂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把握好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可以按照科學家的研究軌跡,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細胞分裂知識的把握。
一、提高高中學生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知識的能力
一個復雜的學科過程是設計人員長期努力的結果,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習和積累方法時,不能簡單地“按方抓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分析學習與實驗中的每一個步驟,處理好各個步驟之間的關系,從而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驗步驟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實驗的結果,所以應該重點分析,一般可能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一是少做了某個實驗步驟。例如在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根10%鹽酸解離后,如果不經過漂洗直接染色,那么染色效果極差,因為根尖上附著的鹽酸會和堿性的染料發(fā)生中和反應,從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二是操作方法錯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學生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進行操作,從而影響實驗結果。
二、存在條件
有絲分裂普遍存在于動物和高植物中,動物細。細胞和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也具體不同。無絲分裂——無絲分裂在低矮的植物中普遍存在,一些高等植物也存在這種細胞分裂方法。特別是在高等植物營養(yǎng)非常豐富的部分地區(qū),蜘蛛網(wǎng)分割非常普遍。例如,任何胚乳細胞、表皮細胞或根管,總之,薄壁細胞占很大比例。此外,人的腺體中也有肝細胞、腎上腺皮質細胞等高度分化的細胞。青蛙的紅細胞也會引起蜘蛛網(wǎng)分裂。
三、高中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知識總結及學習方法
(一)有絲分裂知識總結及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核心概念,學會理解“遺傳物質在有絲分裂前后較為穩(wěn)定”“細胞無法無限增長”等事實。而行為變化、染色體數(shù)目與細胞周期等教學活動都是基于這兩個事實。比較方法主要結合直觀教學、模型輔助、實驗等教學策略。分裂期間DNA、染色單體與染色體均發(fā)生變化。適當比較動物細胞有絲分裂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之間存在的差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資源,對其進行分析比較,以此促進學生對細胞分裂內容的深入學習。例如,教師使用多媒體顯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動態(tài)模型,分別展示給學生觀看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要求學生比較不同時期細胞分裂的特征并提出問題。教師應注重強調遺傳物質在有絲分裂前后保持相對穩(wěn)定,染色質和染色體是不同時期相同物質的兩種形式,赤道板是一個被定義的平面,細胞板是一個物質結構,進一步要求學生展開相應的討論。學生通過對不同時間的植物細胞分裂的圖像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細胞分裂間隔主要完成了DNA的合成。新形成的細胞與預分裂細胞相同,遺傳物質沒有變化。染色質細絲呈螺旋狀纏繞,縮短和變厚,變成染色體。細胞板是細胞壁的前體。經過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所以沒有細胞板。動物細胞具有中央體,而高等植物細胞則不具備。
(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驗材料的能力
實驗成功的第一步是取材,很多實驗失敗的原因是取材錯誤,因此,在進行實驗之前要先學會分析取材是否正確。例如,在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要求使用洋蔥的根尖,應該切取洋蔥根尖,如果部位不準確,就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在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時,選取的葉子要新鮮、肥厚,如果拿一些枯黃的葉子來,肯定會影響實驗結果。
四、結束語
綜合上述,在高中生物學科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細心觀察,只有觀察到了實驗的現(xiàn)象,才能對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整理、得出結論,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有了問題學生才會進行思考,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切合實驗實際,設計幾個精彩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導出結果,更要重視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分析,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操作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1]夏銘.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的對比分析[J].農家參謀,2018(19):181.
[2]陸彥琪.辨析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J].明日風尚,2017(23):201.
[3]易夢緒.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的對比研究[J].知音勵志,201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