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的發(fā)展迅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各高職院校的學風上頻頻出現問題,文章結合了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上實施的措施,從學校學生的管理、學生作為高校主體的作用以及導師和輔導員的關系三方面出發(fā),研究如今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路徑,從而尋找到真正切實可行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路徑;互聯網+
隨著近年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轉變迅速。在大環(huán)境也在不斷地變化著的同時,環(huán)境它在改變著各個高職院校而各個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地適應著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不斷促進著高職院校的教育結構向著合理化、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與這個時代的社會發(fā)展相契合。
由我國目前的國情以及高等教育發(fā)展情況的而定,良好高校的學風建設成為各大院校未來良好發(fā)展的堅實基礎。然而各大院校的學風建設效果卻良莠不齊,部分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更多的院校在建設過程中得到的效果卻是差強人意,究竟什么樣的建設路徑能夠更加有效地推動各大院校的發(fā)展成為各大院校頭疼的難題,故而對各大院校的學風建設的研究是必要的,是為時代所需的。
針對學風建設問題,本文從各大院校、學生主體以及學校管理者三方面進行研究,系統地討論良好的學風建設的體系如何構建。
一、互聯網高速發(fā)展背景下各個院校的學風建設情況
(一)高校中“低頭族”的出現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的發(fā)展迅速,互聯網技術也逐漸深入到各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如智能手機平民化,不再是過去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的“大哥大”了,wifi也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在這大數據的時代,在這無時無刻信息都在爆炸的時代,網絡對于自制力不足的大學生們更是一種致命的誘惑,他們在充滿信息的虛擬世界里眼花繚亂,逐漸沉迷而無法自拔。于是當代大學生逐漸成為了“低頭族”——無時無刻都在低頭看手機。
(二)大學生沉迷游戲現象嚴重
游戲本是個人消遣、愉悅身心的一種方式,但是在近些年,一些大學生沉迷游戲,不知白天黑夜,游戲已經不再是愉悅身心的工具,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一些人的生活,甚至讓一些大學生逐漸淪為游戲的奴隸,沉浸在游戲的世界里不可自拔[1]。當代大學生在經歷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家長嚴厲的管束之后,進入大學以后一下子失去了對于自身的約束的他們,部分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放縱自己,更有甚者依賴游戲來逃避現實,自身的惰性以及較差的自制力成為他們整日沉迷游戲的最大緣由之一。
(三)厭惡課堂成為常態(tài)
高校內的學習,大多呈現出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以及老師對于學生管束較松散的特點。部分學生在得不到很好地課堂學習體驗后,由于互聯網世界信息的豐富,他們常常能夠在互聯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由此,能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互聯網加劇了他們對于課堂學習的厭惡。
(四)功利主義的驅使
在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部分當代大學生由于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夠,眼紅于成功人士所取得的成就。他們追求短期的利益,急于求成,奉行成功主義,迫切地渴望成功,沒有對自身自己當今的形勢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只看見了別人的成功,對世界的認識處于一葉障目的狀態(tài)。他們不愿意在大學里沉淀自己,顯得浮躁,將心思都花在了兼職賺錢創(chuàng)業(yè)等事情上,逐漸荒廢了學業(yè)[2]。這將不利于學校良好學風的建設,不利于未來的發(fā)展。
(五)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
社會處于轉型期,如今社會上不乏浮躁的人,成功學的書在各個書店大行其道,成為各大暢銷排行榜“??汀?。成功學的理念在網絡的傳播下更是逐漸滲透到了部分大學生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他們在面對需要耐心、毅力與吃苦精神的學習生活時,秉行著自己認為的及時享樂主義。與此同時,網絡上傳播著的“讀書無用論”更是在腐蝕著他們的心智而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
(六)同學感情逐漸淡薄、功利化
互聯網拉近了自己與自己親近的人的關系,也打開了我們認識的圈子,我們可以使用著手機就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友人一起交流,可與此同時也使得人們面對面的溝通逐漸減少,人們更加偏向于虛擬世界的聯系,甚至將人們和這個現實世界的接觸逐漸減少[3]。學生們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班級的情感逐漸淡薄,更多地選擇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歸屬感、安全感,而缺乏人與人實際之間的交流,移情作用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使得當代大學生變得更加孤獨,甚至有社會恐懼癥。有的學生則是缺乏了人與人間的交流而缺少了生活的責任感。
二、如今的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路徑
(一)學風建設路徑的體系構建
優(yōu)化制度頂層設計,最大化獎勵制度的效用。上層建筑對其物質基礎具有反作用。學風的建設,從學校層面依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獎勵懲罰制度,學院依據其頂層機制設計,制定詳細的學風建設方案、細化獎懲考核制度以及商討具體實施細則,最后在輔導員、導師等學生管理者的監(jiān)督下,督促學生日常的學習以及積極按照學風建設方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思想教育。學風建設路徑由學校后經由學院,再在輔導員和導師的鼓勵與教育下,最后促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風學習氛圍,從上而下,避免了部門之間的越位、錯位以及缺位問題,保證了學風建設目標的達成,有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熱愛學習的學風。
(二)頂層學風建設制度的設計
學校應當根據學校定位、學校發(fā)展目標以及學校性質等因素制定最恰當的學風建設制度。
重點強調制度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首先對于評獎評優(yōu)制度上加大力度獎勵,在獎勵下,優(yōu)秀的學生、積極努力的學生與懶懶散散的學生差距拉大,制度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而這種獎勵并不局限于學生,對于輔導員、導師等管路人員也同樣設置的情況下,能夠盡量委托代理模型中出現的道德風險問題以及避免激勵約束不相容的情況。
加大對優(yōu)秀學生等的宣傳,加強優(yōu)秀學生的模范作用、帶頭作用,在平時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明顯的宣傳展板以及在平時舉行相關演講比賽和講座等,促進同學們向他們學習的同時也敢于超越他們。
發(fā)揮優(yōu)秀導師的帶頭作用。優(yōu)秀的導師對于學生的指導作用能夠很快的提升學生的水平。優(yōu)秀的導師在平時的項目中,帶著學生一起研究,讓學生隨著項目的進行得到相應的鍛煉,獲得項目運行的經驗。
(三)發(fā)揮導師、輔導員的作用
輔導員以及導師作為學風建設戰(zhàn)略的施行者,利用輔導員以及導師的聯動關系,將各個政策逐一落實。如,調整日常學習生活的自由度。學校的日常學習任務能夠約束著學生認真學習,日常的聽課、課下作業(yè)以及講座等都約束著學生,可是輔導員與導師要學會把握尺度地約束著他們。如老師若過于松散,學生就會上課不認真聽講,平時也會懶散,若老師過于嚴厲,這就會使學生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己消化知識的時間,失去了自主學習的時間,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拓展自己的邊界,了解課堂外的世界[4]。故而,對于教學活動中學生自由度的把握需要注意,并且與學生評價教師的制度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地了解適合的自由度。
三、結語
學校的學風建設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良好的學風是學校教學質量的保證,是推動學校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助力。當然,學風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學風的建設需要學校、學院、輔導員及導師以及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共同協作,在多方位的戰(zhàn)略工作下,將一點點形成一個良好的學風。
參考文獻
[1] 糜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7,34(12):59-60.
[2] 向麗.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98-99.
[3] 陳娜,李墨,董玲燕.淺析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供給側改革的路徑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28):142-143.
[4] 郭朝紅.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對策研究——以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為例[J].職業(yè),2016(2):20-22.
作者簡介:杜艷(1986- ),女 ,漢族,江西吉安人 ,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