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生命 生命》一課時,總有一種激情澎湃、愛不釋手的情懷,不知為何?也許是自己已情不自禁地置身于課文優(yōu)美文字中了吧。自己被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久久感動著,如何實施教學,感動學生,觸動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認知與共鳴呢?讓學生為生命點贊吧!
關鍵詞:生命;五步;教法探究
一、 精心磨課,做到胸有成竹
生命是什么?春暖花開、秋風葉落、鷸蚌相爭、悲歡離合,等等的詞語,告知我們自然界就是生命的世界。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濤聲依舊,歌還是昨天的歌。但,黃河之水東流一去不復返。生命就似月空的流星,一劃而過,瞬間消失。生命既有令人精神振奮的愉悅享受,更有永久消失無法挽留的痛惜。自然界的萬物皆呈現(xiàn)著生命的意義和力量,作為人類,在萬物沐浴中生存著,成為萬物中最大的受益者。但,當下人們還在不停地彷徨、憤怒、無助,缺少踏實、冷靜、拼搏。生命是什么呢?我們怎樣去正確的面對短暫的生命呢?值得我們?nèi)ド钌畹乃伎迹 渡?生命》一課屬文短義深的課文。學生自己看一遍也會看懂,也會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但,學生會忽視課文所體現(xiàn)的主旨,即對生命短暫、生命無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如何讓學生的認知滲透到課文內(nèi)容中,作為一名教師,課前需要自己精心的磨課、磨課、再磨課。只有自己融入課文,吸取了課文語言的精髓力量,才能輸送給學生,學生才能懂得并享受到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涓涓細流,才會深刻理解領悟生命是什么,才會倍加珍惜生命和時間,才會樹立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這篇課文需要教師從了解作者、遣詞造句、文章結構、句段含義、課文主旨等全方位來研磨,課前要大量查閱相關資料,做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熟知和推敲,能背下課文最好,如能看些名師的授課視屏則更好。如教師研磨課文達到熟爛胸有成竹,教學時則會如魚得水般的駕馭課堂。
二、 適當煽情,巧妙使用導語
我們看有些文藝節(jié)目,主持人的開場白,不僅語言精練,而且激情澎湃,一登場亮相就把觀眾給拿下了,觀眾急不可待地洗耳恭聽。文藝節(jié)目中這種先聲奪人的手法我們美其名曰“煽情”,觀眾的熱烈掌聲和眼淚就是“效果”。在教學中,這種“煽情”式的開場白就是教學導語,教師也要善于“煽情”呀!好的導語,就會吸引學生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渡?生命》一課文字語調(diào)高昂,富有感染力。教師在導語設置時,要抓住課文這一特點,讓導語發(fā)揮出潛移默化的功能。如我設置的導語:(配音-命運鋼琴曲)上課。同學們好!知名作家說:“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孩子們,天空說:生命是飄動的白云;海洋說:生命是起伏的波浪;大樹說:生命是生長的枝條;小鳥說:生命是飛翔的翅膀。你可知道?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宀拾邤痰牟实?。因為,生命就是奇跡。杏林子12歲不幸身患重病,但她以我們超乎想象的毅力與病魔抗爭,為人類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她對生命有何感悟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她寫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此導語輔助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文字語氣高昂,富有感染力,促使學生認真學習理解課文。小學生的特點是喜歡新事物,導語也要適當“煽情”,教師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會“煽情”。這樣的課堂才是生機勃勃的。
三、 理解詞語,培養(yǎng)鑒別能力
在一篇課文中,某些教師重視詞語的理解,卻忽視詞語內(nèi)延和外延的結合。也就是說,這些教師讓學生知道詞語的意思就夠了,對詞語的來源、內(nèi)涵、拓展等不去理睬,造成學生理解詞語不透徹或者片面化,甚至出現(xiàn)啼笑皆非的現(xiàn)象。《生命 生命》一課中,除過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理解的詞語外,我認為“震驚、驚嘆、震撼”這三個詞要學生結合課內(nèi)外內(nèi)容扎扎實實地去理解領會。“震驚、震撼”在課文內(nèi)容中有,“驚嘆”是我教學時歸納提煉的。為什么“震驚、驚嘆、震撼”這三個詞我認為重要呢?關鍵這三個詞能輔助學生理解課文。這三個詞理解透徹了,課文內(nèi)容也就深入理解領悟了,也就懂得了生命的價值。
1. 從查閱資料來認識一下“震驚、驚嘆、震撼”的異同。“震驚、驚嘆、震撼”屬于近義詞,都有對某一事件持有吃驚的意思,區(qū)別在于:震驚指心靈受到震撼,驚嘆指對美好事物的驚奇贊嘆,震撼指內(nèi)心受到強烈的沖擊或感動,精神或情緒劇烈起伏或波動。震驚、驚嘆是反映到表面,臉上受到驚訝疑惑。震撼是反應到內(nèi)心受到震動,程度深。這三個詞意思相近,但在使用時具有嚴格要求,不能亂用。作為教師,首先要把好準確用詞的關,交給學生遣詞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正確鑒別和使用詞語。
2. 從課文句子中認識一下“震驚、驚嘆、震撼”的不同。句1(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令“我”震驚的是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是什么?“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句寫出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欲望。小小的飛蛾為什么令“我”震驚呢?飛蛾驚恐地掙扎著軀體、極力鼓動雙翅,讓“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這些其實都表達了飛蛾在面臨危險、甚至死亡時的求生本能,是一個小小生命的求生本能。飛蛾求生的本能觸動了作者的心靈,讓她感到震驚。句2(“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句子中給“我”極大的震撼是什么?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指人的心臟的跳動,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臟的跳動怎么讓作者感到震撼呢?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所以,作者感到震撼。是“我”的生命,“我”就不能糟蹋要珍惜。句3(“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指意想不到的,讓人驚訝的。什么讓人意想不到呢?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在沒有泥土、沒有陽光下,香瓜子怎么能長出小瓜苗呢?“冒出”更讓人不可思議。這句話讀后我們可用“驚訝”一次來表達心情。我歸納并板書了“驚訝”。
3. 從教學目標達成來認識一下“震驚、驚嘆、震撼”的重要性。題目《生命 生命》如果是文章的眼睛,則“震驚、驚嘆、震撼”是文章的魂魄。為什么這樣來說呢?生命的另一面是死亡,四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對生命的短暫、甚至死亡處于一種模糊的認知狀態(tài),怎樣讓學生認知到生命的短暫和寶貴呢?如果教師直接口述這些內(nèi)容,說生命怎樣怎樣,等等,學生會懂得,教師的教學就是填鴨式的,但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認知水平,也許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感覺無味。課文中的飛蛾求生為何讓作者感到震驚?瓜苗生長為何讓作者感到驚訝?靜聽心跳為何讓作者感到震撼?這些問題的提出,會引導學生到課文中自己去尋找答案。這些答案正是題目生命是什么的答案。這篇課文寫了三個小事件,飛蛾求生代表了一切動物的求生本能,生命只有幾天的飛蛾都會求生,何況獅子、老虎、老鷹、鯊魚,等等,都會求生的。飛蛾雖小,但它求生的欲望是強烈的,它求生的本能足以讓人震驚。瓜苗生長代表了一切植物的生長現(xiàn)象,參天大樹可根植于泥土茂盛生長,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小的瓜子也不示弱,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了頑強生長。瓜苗生長展示了植物生長的頑強不屈,代表了不屈不撓的生命特點。我們仰慕參天大樹的同時,更要對小草瓜苗投以敬佩、驚嘆的目光。靜聽心跳代表了人類的生命,人的生命與動物、植物的生命來比,更鮮活和寶貴。面對短暫的生命,我們的內(nèi)心何嘗不震撼呢!教師準確把握使用了“震驚、驚嘆、震撼”在課文中的作用,教學目標不僅容易達成還會拓展提升。
4. 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教法。知道了詞語“震驚、驚嘆、震撼”在課文中的重要性是第一步,關鍵第二步是教學中怎樣實施。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導入課文板書課題后,我板書了詞語“震驚、驚嘆、震撼”,讓學生回答課外聽到的、看到的與“震驚、驚嘆、震撼”有關的事件,這樣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說得多了。如地震場面、女排奪冠的場面、下雪場面、動物打斗場面、節(jié)日登長城場面、植物生長場面,等等,這些場面我讓學生按“震驚、驚嘆、震撼”進行合理分類,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詞語意思的準確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中準確使用詞語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我告知學生,課文中的句子中有詞語“震驚、震撼”,有段內(nèi)容有驚嘆的意思,請學生仔細默讀,把“震驚、震撼”的詞句勾畫出來,把有“驚嘆”內(nèi)容的一段找出來。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有了閱讀目標注意力也集中了,對學習課文更有耐心和興趣了。這種方法主要是學生自我學習,便于學生通過課文詞語和句段的學習來掌握課文內(nèi)容,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重視朗讀,語言感染熏陶
這篇課文,文字流暢,語言膾炙人口,讀起來朗朗上口似春風化雨,似山泉甘甜,讀千遍也不厭倦。教學這篇課文,教師要重視朗讀,在朗讀中讓語言文字感染陶冶學生的學習情感。如:“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句話要讀出“震驚”的語氣。怎樣才能讀出“震驚”的語氣來?一定要讀出掙扎、鼓動、一股生命的力量、躍動、強烈、鮮明等詞語詞句的意境來,才會讀出“震驚”的語氣來?!皦堑拇u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边@句話要通過“竟然”“冒出”讀出驚嘆的語氣來。課文中的每句話的朗讀、包括課文題目都要讀出韻味,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名家朗讀、范讀、領讀、自由讀、比賽讀等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課文的魅力。
五、 點贊生命,升華文本情感
為了強化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熱愛,課文講解后,我設置了一道題,以多媒體課件方式讓學生來完成?!咎钤~讀句 強化提升】請?zhí)钤~完成這句話。因為生命是()的,所以我為()的生命而點贊!
1. 學生先討論后口答,教師把學生的回答答案板書到黑板上。學生的答案有:偉大、頑強、善良、無私、短暫、美麗等。這樣來做,讓學生廣義的認識生命是什么,拓展了課文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大視角的認知體驗生命賦予自己的使命和價值。
2. 填詞朗讀,語言感染。可用師生互讀、生生互讀的方式來強化理解。如師讀:因為生命是(美麗)的,生讀:所以我為(美麗)的生命而點贊!用學生口答的詞語填空后朗讀,學生會產(chǎn)生榮譽感,也會提升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3. 靈活拓展教材內(nèi)容,讓教材發(fā)揮活力。生命是什么?就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來說,小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只是感性層面的感知。生命是什么?學生感知生命的路還很長、還在遠方。通過本題的設置,主要啟迪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處處留心生命是什么?時時體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關心生命的成長,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愛護花草、保護動物、關心他人等等做法,這些就是生命的價值。
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需要教師想方設法來教,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這一切,敬畏且為生命點贊!
作者簡介:陶加巖,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敦煌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