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宜泰
摘要: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專業(yè),是為社會、企業(yè)培養(yǎng)各類計算機技能人才的專業(yè)。計算機課堂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目的,加強對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更好地適應目前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要。目前,計算機技術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yè)的各個領域,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所以,計算機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的就業(yè)和前途,那么,如何提高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質量,就成為每一個中職計算機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誤區(qū);改革策略
目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已經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yè)把計算機技能操作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條件。一個人能較熟練的操作計算機,并且能運用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往往就會獲得理想的工作。但計算機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突出特點是理論過于抽象,但必須經過不斷地實踐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學科,教學中如果教師照搬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把知識講解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而輕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絕對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愛套用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以致使學生的系統(tǒng)的信息知識和規(guī)范化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從而影響了他們專業(yè)素養(yǎng)的形成,甚至影響了畢業(yè)以后的發(fā)展。
一、 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qū)
計算機是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課堂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重點。當前,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與學相脫節(jié),計算機基礎課堂上,采用理論灌輸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自由操作為主,并且不能結合社會需求適時的調節(jié)教學內容,造成學生實用專業(yè)操作水平較差。學生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知識面狹窄,學得非常死板,往往缺乏探索知識的動力,也不能做到學以致用,遇到沒有學過的知識就不知所措。課堂上缺少師生間的溝通,學生的許多疑惑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沒有生氣,這就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學校只是想著成學習任務,缺乏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習單調無趣,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有些教師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能通過過關考試合格上。因而教學設計簡單化一,教學過程一成不變,不能因材施教,教法不能靈活多變。課堂上,以應付考試,做練習題為主,學生也把做會練習題,考試取得好成績作為學習的目的,因而學生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機械地作習題上,以便應付考試過關。有些學生考試過后,就覺得完成了任務,造成對知識掌握一知半解,所以,走向社會,當用到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會變得束手無策。
二、計算機專業(yè)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
傳統(tǒng)教學已經暴露出很多的弊端,所以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建立和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激活學生思維,如采用師生互換角色、小組討論等形式,使師生之間的不斷地進行互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梢圆捎脤嵺`教學、情境教學等形式,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把課堂教學和畢業(yè)參加工作結合起來。例如布置學生練習制作課件時,分成幾個小組,小組長設定主題,課余時間去完成,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評選,選出優(yōu)秀小組和個人,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目的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計算機雖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專業(yè)技能精通,才能被社會所接納。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注重計算機的實用性。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速度非??欤栽谀骋粫r段,無法形成一個比較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標準以及知識系統(tǒng),教師需要不斷對教學內容做適當的調整,讓教學目標更為靈活,跟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步伐。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專業(yè)技能
目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jié),沒有把實際需要和所學理論達到有機結合。這就造成中職學校的學生,高分低能,手里拿著畢業(yè)證書,不能勝任與之相對口的工作。有的參加工作后,往往會發(fā)現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脫節(jié),這說明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存有與社會需要不相容的弊端,不能為用人單位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技能操作的基礎,課堂上,教師要采用理論學習帶動實踐操作的方法,邊講解理論,邊動手實際操作。一方面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盲目性,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對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進而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水平。 一個班級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是有差距的,教師如果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這就造成有些優(yōu)等生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基礎差的學生學習差距越來越大。教師對那些操作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指導。再就是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那些與現實需要相關聯的、實踐性強的內容帶入課堂,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使用計算機能力,為將來走出校門進入企業(yè)打好堅實的專業(yè)基礎。
總之,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校是為社會、企業(yè)培養(yǎng)各級各類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學校,是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緊密相連的,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能夠凸顯時代的特色,真正為社會培養(yǎng)出專業(yè)性的技術類人才。新課程強調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學校教學要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因此,計算機教師一定要認真查找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突破計算機教學的誤區(qū),樹立新的教學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萬國順.探究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和開展[J].計算機教育,2018(02):122-123.
[2]張美玉.“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長治學院學報,2019(10):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