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山
摘要: 初中時期是一個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初中的學生們學習壓力大,課業(yè)負擔也很重。尤其是背負著家庭希望的情況下。因此我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習的靈活性,既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也要考慮課堂效率。盡最大可能減少題海戰(zhàn)術的使用,讓教學活動在一個相對活躍的氛圍中進行。初中數學學科尤其是這樣。如何使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的具有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 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63-1
越來越多應用性非常強,但是從前總被忽略的能力也提上了課程要求。并且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時代和社會發(fā)展也對新時期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隨著初中教學的不斷完善,培養(yǎng)全方面人才已經是重中之重。初中是高中的奠基石,許多家長覺得,初中打好基礎,高中呢,能輕松許多,事實也是如此。在眾多學科中,數學是最難學的。尤其初中能夠打好基礎就為高中鋪了一條相對來說輕松一些的路。而且在作業(yè)設計中,我們在課上并沒有過多的因材施教,因此在課后作業(yè)的具體實施上,我們要重點在作業(yè)難易程度和作業(yè)的任務量進行把控。首先要全面對學生進行了解,通過調查,了解每一位同學的能力水平,過去的數學成績基礎,偏文科或偏理科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以及通過考試成績上升下降所表現出來的未來潛力。作為大人必須重視這個階段,為孩子們營造最適合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一、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有效性的意義
初中是一個學生在整個求學生涯中極為關鍵的一個時期。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學生的命運。但是如何在升學競爭必然導致的應試需求和學生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全面應用之間權衡一個妥當的方案顯然不容易。而,如何在忙碌的初中時期,可以有效地設計數學作業(yè)就是重中之重。在強大的壓力之下,無論從老師還是學生,都一定要抓緊一切時間可以更有效地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就可以把知識很好的掌握。
二、初中數學作業(yè)如何設計有效性
1.分組學習
通過班級管理模式形成學習小組,除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利用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以外,在學生們的自修時間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同學們互幫互助,能力互補,解決每個人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問題,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有效的布置作業(yè)。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且布置幾種類型題,學生們相互學習,要學會舉一反三。在解決本組類型題之后,要出相似的題型分配給其他的組。在幾個小組相互學習探討的情況下,把知識點都全部掌握,了解。
比如說:在滬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一次方程與方程組》中,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學習,并且相互的出題,進行考核。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方程和方程組。畢竟,這一塊的學習,不僅僅是面對中考,在未來高中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
2.作業(yè)批改情況
《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在組內展開作業(yè)互批的措施,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督促同學們的上進心,在比較中得到啟發(fā)?;蛘哒f,老師可以在啟發(fā)中讓學生掌握知識,例如:在批改作業(yè)時,如果缺少步驟,老師可以運用啟發(fā)式思維來引導,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從什么條件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同理論證了什么樣的結果。
比如說:在滬科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中,學生可以在做完作業(yè)后進行小組之間的批改。或者,老師進行批改,并且進一步的講解。從等邊三角形得出三邊等長,三個角都是60度等等一系列的結論。
3.分層次教學
每一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huán)境。所掌握的知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這種時候,如果可以把不同學習程度的孩子分在不同的小組。當然,出的題也是不同的。程度較好的孩子的試題可以難度稍大。程度較弱的孩子的試題程度就較弱一些。這種分層次的學習,可以做到大家整體的進步,不單單是只有個別的孩子很優(yōu)秀。
比如說:在滬科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相似性》中,程度較好的同學可以嘗試著去解決27或者28大題。程度較弱的同學就可以去嘗試簡單的一些論證,從基礎做起。
三、結語
初中數學在培養(yǎng)全面型應用人才的新時代改革進程中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會為以后的更深層次研究打下良好基礎。而作業(yè)設計的有效性是學生們在人生道路上必備的一種能力,是決定學生們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浪潮的重要因素。故此關于初中數學作業(yè)運用有效性探究必須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視野下進行。最重要的是,知識點系統(tǒng)龐大而分支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學習習慣,課業(yè)壓力,敢于改變現有教學模式中不利于當前教育形式的部分,改變學生從改變教師自身做起。而通過觀察力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學科的課堂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給學生和家庭,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縣五十鋪鄉(xiāng)中心學校,安徽 潁上 2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