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國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yīng)用免疫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分為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120例)與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80例), 另選取本院接受健康體檢且無任何心肝腎臟疾病的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對比三組免疫功能指標[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對比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治療效果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標(IgG、IgA、IgM)水平及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結(jié)果 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過系統(tǒng)化治療后有效143例(有效組), 無效57例(無效組)。有效組患者的IgG、IgA、IgM、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分別為(15.58±3.41)g/L、(3.21±0.56)g/L、(2.78±
0.56)g/L、(13.25±1.54)μmol/L、(83.44±15.25)%, 均優(yōu)于無效組的(18.05±2.79)g/L、(4.55±0.46)g/L、(4.40±
0.69)g/L、(24.55±1.56)μmol/L、(53.20±13.0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jié)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yīng)用免疫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顯著, 能夠直接體現(xiàn)患者的肝細胞損傷表現(xiàn)情況, 對于患者的疾病診斷、療效預后判斷有著顯著的臨床價值,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關(guān)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檢測意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07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globuli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 CHANG Jian-guo. Hepatology Department, Suzhou Fifth Peoples Hospital/Affiliated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globuli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chronic hepatitis B (mild-moderate) group (120 cases)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severe) group (8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another 10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ithout any heart,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 IgG, IgA, IgM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levels of IgG, IgA, IgM, total bilirubin and prothrombin activity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Results ? The levels of IgG, IgA and IgM in chronic hepatitis B (mild-moderate) group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sever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evels of IgG, IgA and IgM in chronic hepatitis B (sever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mild-moderate)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143 cases were effective (effective group) and 57 cases were ineffective (ineffective group) after systematic treatment in
2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The levels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and prothrombin activity were (15.58±3.41) g/L, (3.21±0.56) g/L, (2.78±0.56) g/L, (13.25±1.54) μmol/L and (83.44±15.25)% in effective group, which was better than (18.05±2.79) g/L, (4.55±0.46) g/L, (4.40±0.69) g/L, (24.55±1.56) μmol/L and (53.20±13.00)% in ineffective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mmunoglobulin detection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hich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liver cell injury of patients. It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detection; Detection significance
肝臟屬于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臟器, 尤其是和蛋白質(zhì)這一類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代謝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1, 2]。有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和肝功能的損傷程度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 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發(fā)生異常時患者的肝功能也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損傷表現(xiàn)[3, 4]。對此, 為了更好的明確慢性乙型肝炎的最佳診斷、療效判斷方式, 本文簡要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臨床中接受免疫球蛋白檢測的臨床價值,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診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作為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按照患者的疾病程度分為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120例)與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80例), 另選取本院接受健康體檢且無任何心肝腎臟疾病的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患者中男70例, 女50例;平均年齡(45.46±
3.53)歲。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中男46例, 女34例;平均年齡(46.28±4.52)歲。對照組中男61例, 女39例;平均年齡(45.77±5.01)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診斷符合《2017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診斷標準;②無其他臟器衰竭癥狀;③對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
1. 2. 2 排除標準 ①臨床治療丟失;②拒絕臨床治療。
1. 3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在空腹維持12 h以上的情況下在清晨無菌環(huán)境下采血5 ml, 常規(guī)血清分離并檢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
儀器設(shè)備方面IgG、IgA、IgM采用西門子特定蛋白測定、血清總膽紅素測定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試劑采用羅氏診斷公司的相關(guān)產(chǎn)品。血清總膽紅素應(yīng)用重氮比色法方式進行測定。免疫球蛋白則應(yīng)用免疫比濁法方式進行測定, 凝血酶原活動度應(yīng)用法國stago自動凝血分析儀進行測定, 試劑應(yīng)用希森美康公司產(chǎn)品, 應(yīng)用凝固法方式進行測定。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系統(tǒng)性治療, 提供常規(guī)飲食指導、臥床休息、電解質(zhì)平衡、護肝、降酶、退黃治療及給予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抗病毒等綜合治療方式。阿德福韋酯1片/次, 1次/d, 恩替卡韋0.5 mg/次, 1次/d。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三組免疫功能指標(IgG、IgA、IgM)水平;對比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治療效果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標(IgG、IgA、IgM)水平及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根據(j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相關(guān)標準判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效果, 有效: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 脾臟回縮, 肝功能恢復正常, 血清學指標正常;無效:癥狀與體征未好轉(zhuǎn), 肝功能相對于治療前未明顯改善。并根據(jù)患者的最終療效劃分為有效組、無效組。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三組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治療效果患者免疫功能指標、血清總膽紅素及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對比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過系統(tǒng)化治療后有效143例(有效組), 無效57例(無效組)。有效組患者的IgG、IgA、IgM、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均優(yōu)于無效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肝功能的損傷主要是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所導致的, 最初機體會出現(xiàn)系列性的免疫變化反應(yīng), 長期之后便會發(fā)展成為肝細胞的病理性免疫損傷, 在肝細胞損傷之后會導致進一步的功能減退, 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導致病情不斷加重[4, 5]。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組織之后, 肝臟當中的組織會持續(xù)性的維持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性表現(xiàn), 從而促使多克隆的
B細胞在機體當中遭受刺激并促進活化[6]。此時還會導致致敏B細胞發(fā)生轉(zhuǎn)變形成漿細胞, 在形成更強的抗體活性血漿球蛋白的同時, 會導致病毒在血漿當中大量的儲存, 并和相應(yīng)的抗原有效結(jié)合。按照免疫化學以及物理的特性, 免疫指標可以劃分為IgG、IgA、IgM、IgE、IgD。從慢性病理學角度來看, 肝硬化和肝病主要是和肝臟當中的Kupffer細胞功能障礙相關(guān), 在無法有效清除的同時會導致腸道吸收的抗原和自身抗原相關(guān), 此時按照自身和外源性的抗原抗體會形成比較多的反效應(yīng), 從而促使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發(fā)生持續(xù)性改變, 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不斷減弱[7]。
在膽紅素的代謝期間, 肝組織需要兼并攝取、結(jié)合以及排列的功能, 所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臟功能損傷會導致血清總膽紅素代謝的異常以及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的異常改變, 導致病情不斷加重[8]。肝臟本身是一種具備多種凝血因子的臟器, 但是在遭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 乙型肝炎患者不僅會形成系列性的免疫功能紊亂表現(xiàn), 同時還會導致凝血系統(tǒng)發(fā)生障礙。凝血酶原時間雖然不屬于靈敏肝功能的實驗性指標, 但是和肝細胞的損傷表現(xiàn)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在我國肝炎防治方案中, 已經(jīng)明確提出了關(guān)于凝血酶原活動度屬于肝功能損傷嚴重程度的判斷指標, 并且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與肝細胞的損傷嚴重程度呈反比, 水平越低則患者病情、預后效果越差。
通過本次研究, 基本可以明確隨著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不斷加重和發(fā)展,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也會隨之改變, 對于大多數(sh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 普遍存在體液免疫功能亢進的表現(xiàn), 這與國內(nèi)許多研究基本一致。有研究顯示, 肝功能損傷表現(xiàn)與凝血酶原活動度的指標呈正相關(guān)。在本次研究中也基本明確了這一結(jié)果, 認為無效組患者的血清總膽紅素以及各項免疫球蛋白指標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 在肝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血清當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會不斷的改變, 此時凝血因子也會隨之減少, 所以血清總膽紅素的水平必然會明顯提升。在血清總膽紅素提升的同時患者的機體清除免疫復合物以及溶解病毒的抗原性功能也會隨之降低, 此時病毒在肝細胞當中會不斷的繁殖、增生, 肝細胞的病理性免疫性損傷表現(xiàn)也會不斷的加重, 最終形成肝臟功能惡化。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 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輕-中度)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這一結(jié)果充分證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的檢測意義較高, 可以實現(xiàn)疾病的準確判斷。另一結(jié)果顯示,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過系統(tǒng)化治療后有效143例(有效組), 無效57例(無效組)。有效組患者的IgG、IgA、IgM、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水平均優(yōu)于無效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這一結(jié)果充分證明借助免疫球蛋白不僅可以直接體現(xiàn)肝功能是否損傷, 同時還可以直接體現(xiàn)肝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 對于病情的判斷以及預后評估等方面均能夠提供有價值的臨床數(shù)據(jù), 對于臨床診療方案工作具備顯著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yīng)用免疫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顯著, 能夠直接體現(xiàn)患者的肝細胞損傷表現(xiàn)情況, 對于患者的疾病診斷、療效預后判斷有著顯著的臨床價值,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馬瑩, 姜小建, 趙佳.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中的臨床意義. 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8, 33(5):129-131.
[2] 左龍梅, 戴伯華. 探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8, 7(2):65-66.
[3] 楊曉婷, 賴廣華, 卓李圓, 等. 血清甲狀腺激素、免疫球蛋白的表達與慢性乙型肝炎的相關(guān)性研究. 中國病案, 2018, 19(9):
105-107.
[4] 劉昌全.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在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意義.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 8(2):35-36.
[5] 周乙華, 胡婭莉. 妊娠晚期抗病毒治療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利還是弊?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7, 52(2):82-85.
[6] 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 努力比亞·阿不杜克尤木, 張躍新. 乙肝疫苗聯(lián)合HBIG接種阻斷HBsAg/HBeAg雙陽性孕婦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7, 14(2):
233-234.
[7] 朱桂琴. 重組乙型肝炎疫苗聯(lián)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效果及相關(guān)因素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5):965-968.
[8] 王蕊, 劉妍, 陸小凡, 等. 殺傷性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對病毒調(diào)定點水平和CD4細胞計數(shù)的影響.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98(35):2819-2823.
[收稿日期: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