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知識,而是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在我國目前的小學各學科教學中都在強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學的新形勢更要求我們要立德樹人。小學語文課堂更是傳遞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主要教育陣地,在新形勢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德育教育是當代小學語文教師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開拓創(chuàng)新,是小學生能夠切實參與到課堂中。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語文 ?德育課堂 ?構建
小學語文在小學教育中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在語文學科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獲得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更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立德樹人,小學語文老師要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
當前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現(xiàn)狀還有待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德育教學貫穿其中,加強小學語文任課老師的德育觀念,根據(jù)小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中既學到語文知識又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在現(xiàn)實教學中,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的實行。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一些語文老師對德育教學還不是很重視,他們比較習慣于對進行各種文化知識的傳輸,熱衷將各種語文知識教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是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這些老師達到了應試教育的要求,卻沒有關注到新課改要求的德育課堂的建設。另外作為小學語文課堂的受眾,學生在德育課程中感觸不深,提不起興趣,甚至不愿意參與其中,這是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就要求小學語文任課老師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活潑有趣的課堂活動,改善傳統(tǒng)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二、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
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首先要重視德育教育,改變語文教學理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小學語文教學也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方法,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提倡立德樹人的教學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在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一邊學知識一邊受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的熏陶。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小學語文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德育課堂的主人翁,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組織德育教學的活動,在無形中影響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習慣,提高學生的到的水平。
其次,在語文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中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對組織和引到學生細心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文章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閱讀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語文文學知識,還能受到文章內涵的感染,促進自身的情感體驗。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把握好課程內容,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想道德活動。
例如:在教授小學五年級課本上《落花生》這一課時,任課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視頻、圖片等形式對文章內容進行講解,形成獨特的符合課文內容的教學情境,通過屏幕讓學生看到文中所描述的收獲花生的情景,感受到花生默默奉獻的品質,引到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德。
再次,在語文學科教學中,任課老師可以通過寫作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心聲。任課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寫出的作文的品質與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有重要關系。真正好的作文不僅僅依靠了良好的寫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命題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找一些能夠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熱情去進行寫作。另外,小學語文老師還需要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學會觀察,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能夠讓小學生寫出的作文更加真實,更加細膩,更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的道德品質。觀察大自然能夠讓小學生融入大自然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除此之外,在生詞生字教學中滲透小學語文德育教學也是一種重要方法,在小學階段,學生常用漢字是三千個左右,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觀察,對字形進行探究,能夠發(fā)現(xiàn)和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例如:在對“孝”字進行教學時,語文老師可以將守孝悌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展開想象,在小篆中“孝”字體現(xiàn)的是子女背著雙親的形象,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體會子女孝敬父母的情感,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記住這些漢字,還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一舉兩得。
語文課堂是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語文教學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任課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改要的德育教育的特點,積極有效的將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采用最新的教學技術,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是語文課堂成為建設學生內在品質的場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臣.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8.
[2]高述佳.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實踐途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69-71.
[3]劉紅.談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學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