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摘 ?要:在學校“一校一品”的特色項目開展過程中,從德、智、體、美四個維度進行介入,以課程滲透、科研推廣、社團普及、文化宣傳、梯隊建設為依托,剖析校園足球發(fā)展的路徑,探究校園足球的活動開展。
關鍵詞:四維介入;一校一品;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9)12-0063-03
連云港師專一附小以校園足球特色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一校一品建設,精心打造足球校園,構建了“以西游記文化為主題和花果山區(qū)位為背景”的校本課程體系。學校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江蘇省足球傳統(tǒng)學校,先后獲得市長杯第一名、市鐵籠比賽第一名,兩次參加省長杯比賽,2017年《足球節(jié)》還獲得江蘇省體育競賽設計特等獎;曾輸送隊員到恒大、蘇寧俱樂部梯隊,并培養(yǎng)足球特長生進入南京理工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南京體育學院等高校;本文從德智體美的視角探討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的成功經(jīng)驗。
一、以球潤德
小學校園足球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不但可以增進同學間的交流和友誼,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一附小圍繞“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校園足球行”的主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將足球社團和大隊活動進行融合,以“爭獲雛鷹勛章,勇當綠茵小將”為主題,開展各式各樣的校園足球賽事。
1.“飛火流星”社團雛鷹獎章評價激勵的基本界定
雛鷹獎章評價激勵:特指在少先隊教育活動中,通過開展系列“雛鷹爭章”活動,頒授“雛鷹獎章”的形式,培養(yǎng)隊員綜合素質(zhì),促進隊員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一種綜合評價方法。
每個隊員一個學期獲得3枚以上獎章為優(yōu)秀,獲得2枚獎章為良好,獲得1枚獎章為合格。注重過程評價,將自評、互評、小隊評、師長評有機結(jié)合;注重培育隊員的組織意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判斷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注重鍛煉隊員的自主意識、參與能力、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隊員爭章評價記入學生學期素質(zhì)報告單。
2.活動預期效果及評價
一附小的雛鷹爭章活動與少先隊主題活動相結(jié)合,既融入又凸現(xiàn),使隊員真正活起來、動起來,確?;顒拥娜珕T性和高效性。爭章活動的重點不是爭到一枚枚獎章,而是要把其特有的自我教育激勵機制注入爭章過程,努力提升隊員自主參與爭章的意識,在爭章實踐中求感悟,不斷內(nèi)化隊員的道德品質(zhì)和能力。通過這次主題隊會,隊員們從心里領悟到足球運動中所體現(xiàn)出的堅韌和頑強,也打心里更加熱愛這項運動,小伙子們正磨拳插掌勇當“綠茵小勇士”。
3.輔導員老師評價
綠茵是放飛夢想的地方,少先隊是實現(xiàn)理想的搖籃,開展“綠茵小勇士”主題隊會對于社團隊員們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把雛鷹獎章和社團建設相結(jié)合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爭章的過程就是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通過平時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他們在活動實踐中競爭,提高能力。
二、以球啟智
一附小的校園足球開展和體育課堂教學緊密相連,以課程建設為實踐支撐、以科研探究為理論杠桿、以智慧共建為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意識和健康意識的同時,全面促進師生對于足球運動的教與學。
1.課程建設
學校積極探索校園足球教學模式,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問學為理念指引,致力于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問學課堂”教學實踐,開展“足球進課堂”活動。學校將足球教學納入課程進行課堂教學,每班每周開設一節(jié)足球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分年級組織學生學習運球、傳球、顛球、帶球、頂球、射門等基本技能,將足球基本技術融于體育游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興趣。
2.科研助教
學校以“問學”形式為主導從實踐層面進行探究,以便指導我們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需求。通過問學的理念,按不同年齡段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分層次設置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這種漸進式的問學模式中完成技術到技能的躍遷。在問學探究中學會和同伴一起合作、學練,逐步建立起問學意識,形成良好的問學模式,并最終能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問學引導、問學體驗、問學評價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3.智慧共建
在校園足球全力推廣下,在“問學課堂”和“童心課堂”的教育理念下,我校的足球改革以文化、校本、課堂、社團為載體,建設校園足球長廊、編寫足球校本教材、構建教師共同體的“智慧足球”網(wǎng)絡,并和師專二附小進行資源共享、足球共享。
(1)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學習平臺共建, 著力架構兩校教師發(fā)展共同體。建立足球教練員發(fā)展共同體,實施“123”計劃,即1個研究共同體,2位掛職交流老師,3項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平時利用先進的硬件設備及先進的師資幫助建設學校搭建網(wǎng)絡平臺,架構足球網(wǎng)站,教師通過群等交流經(jīng)驗,解決困惑,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2)以發(fā)展活動為載體,足球社團共建, 著力打造“智慧足球”網(wǎng)絡。指導建設學校的社團建設,雙方學生可以通過相互交流與比賽,提升彼此的技能技巧,進行積極的互動提升。一是加強兩校現(xiàn)有足球社團的交流互動,二是互補建設校本社團。
(3)智慧足球共建校安排。追求“兩河文化”與“智賢文化”的深度融合,兩校一體,文武兼修,師生共進,智慧成長。加強特色文化建設,促進兩校教育內(nèi)涵發(fā)展,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益。
三、以球健體
校園足球的發(fā)展,需要師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通過教練員的繼續(xù)教育、學生的以賽代練、訓練梯隊的構建及輸送,形成校園足球特色的普及和提高的有效銜接,為輸送更優(yōu)秀的足球后備人才提供保障。
1.繼續(xù)教育
隨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推廣和普及,師資力量的薄弱逐漸成為各個學校足球發(fā)展的瓶頸,優(yōu)秀的足球?qū)I(yè)人才更是“一票難求”。作為體育教師擁有基本的足球技術技能更是必不可少,學校為體育教師提供了很多繼續(xù)學習的平臺,自2012年以來,學校幾位體育教師每年都參加各級各類的足球培訓。
2.以賽代練
(1)四大杯賽
訓練服務于比賽,比賽反饋于訓練,為了更好地組織開展比賽,學校每年為學生安排近百場校長杯足球賽,其中校隊成員還代表學校參加區(qū)長杯、市長杯等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成長和提高。
(2)足球嘉年華
校園足球的開展不僅需要“點”的突出,更需要“面”的普及;讓更多的孩子走出輔導班,參與到足球游戲中去。我校的足球嘉年華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家長和孩子一起手拿競賽卡參加游戲,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足球帶來的親情、合作、交流(表1)。
(3)社團交流
學校每周五下午二、三節(jié)課是社團活動時間,足球社團會經(jīng)常外出去踢對抗賽,通過在比賽中檢驗訓練效果,同時找出不足,進行不斷完善;這種以賽代練的方式很好,隊員們也在這種模式中不斷提高自己,教練員也不斷自我完善。
3.課余訓練及輸送
學校常年堅持課余訓練,擁有三個梯隊,每周實行三練一賽,每月一次家長開放日,每年參加各級別的比賽。隨著校園足球與中國足協(xié)青訓體系一體化方案的實施,中國青訓體系和校園足球體系實現(xiàn)并軌前行,互相流通,互相交融、相輔相成,形成一個特殊性的人才成長路徑。我校積極為優(yōu)秀球員提供晉升渠道,為高校和職業(yè)俱樂部梯隊輸送人才。
四、以球育美
校園足球文化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環(huán)境范圍內(nèi),由學校的師生員工們共同經(jīng)過長期教學實踐活動而培養(yǎng)形成的。班級文化、校園文化、足球文化彼此相融合,并搭配信息平臺的宣傳推廣,孕育出校園足球的文化之美、平臺之美、理念之美。
1.校園足球文化
(1)海報貼圖
學校各班自行設計本班的足球隊隊旗,隊旗上印有本班足球隊的LOGO,每個年級規(guī)定的隊旗顏色不同;每個班的班級名片里,有本班的足球海報,內(nèi)容是關于足球比賽的介紹和本班足球隊的描述。在學校的一樓平臺廊道處,張貼了我校多年來校際聯(lián)賽的精彩瞬間和省市比賽的珍貴圖片;除此之外,廊道處還介紹了一些基本的足球技術練習方法和一些著名球星的成名軼事,讓孩子們對于足球文化的解讀有了新的認識。熱愛足球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登上廊道光榮墻。
(2)友好交流
一附小“飛火流星”足球社團成立于2008年,2012年被評為連云港市中小學優(yōu)秀學生社團。來自丹麥的丹尼爾在我校足球社團練習兩年,并代表學校參加區(qū)長杯和市長杯的比賽,社團還和澳大利亞格羅芙爾小學進行足球文化交流,意在推動校園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
(3)足球節(jié)
一附小已經(jīng)舉辦六屆足球節(jié)活動,形成以足球聯(lián)賽為中心,輻射閱讀、寫作、藝術創(chuàng)作、綜合實踐、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的更加豐富的、立體式的、動靜結(jié)合的校園文化氛圍。比賽特色是做到人人參與,體育與文化相結(jié)合;開展美術、征文、攝影評比,進行班級的海報、隊徽和啦啦操的評比;同時還設立了最佳主持人、足球競猜的環(huán)節(jié),競猜項目上設立了“金靴獎”“金手套獎”和冠軍獎杯;足球節(jié)涉及10個比賽項目,參賽總?cè)藬?shù)達到2600多人,人均參與2.4個項目。
2.信息平臺
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提高,離不開信息平臺的搭建和推廣,學校網(wǎng)站和校園大屏幕還不定期地報道足球賽事和動態(tài)新聞,讓學生和家長及時全面的關注學校足球新聞。每個梯隊都建有微信群,教練員會將每學期的訓練提綱和訓練計劃發(fā)到群里,并對當天的訓練情況及時反饋,便于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練習情況。
3.理念引領
一附小自2008年起接觸校園足球,從最初培養(yǎng)學生的業(yè)余愛好到逐漸在一些賽事嶄露頭角,再到現(xiàn)在超過一半的學生加入足球隊,校園足球已成為學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讀好書、踢好球、做好人”成為學校辦學目標。目前學校55個班級3000余名學生,每個班級都有一支足球隊,其中還組成3支校級足球隊,每天有100多名校隊成員利用放學時間在操場上練球兩小時。
五、總結(jié)
連云港師專一附小追求“以球啟智”“以球潤德”“以球健體”“以球育美”的四維發(fā)展,讓學生在為人品質(zhì)、身體素質(zhì)、學科成績、審美情操上知行合一。在快樂的足球活動中,快樂參與、快樂體驗、快樂成長,并在足球運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更能促進其智育的良好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盧聞君.探討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體育教學,2014(5).
[2]李潔.校園足球1+1[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8).
[3]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