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平
摘 要:本文針對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新材料作文 審題立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50
一、新材料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只體現(xiàn)在書寫的表達形式上,其思維能力的高低也決定著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傳統(tǒng)的命題作文對學生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發(fā)揮自身價值與寫作水平,而“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從多角度對材料進行分析理解,能夠加強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把握能力,更加容易地將文章的主要內容表現(xiàn)出來。學生對該材料的主體進行理解后,能夠進行作文立意,新材料作文本身就是非常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寫作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
據(jù)調查,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出現(xiàn)跑題的現(xiàn)象,引起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題目的理解不夠透徹,以及在審題時不夠仔細。新材料作文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立意的理解,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與材料的含義相結合,并通過語言總結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在進行寫作時,能夠使該文章更加有條理性。在該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整體水平。
二、新材料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
在現(xiàn)階段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題目或者一份材料,再引導學生對題目與材料進行理解,最后讓學生開始寫作文。該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寫作水平也無法有效提升,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以往的教學模式大多都是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將知識點進行消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學生無法將自身的想法進行有效表達,導致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會間接影響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2.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訓練方法比較單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師愈發(fā)重視學生新材料作文的寫作方式,并對審題立意格外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未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同時也只是將文字的布局作為教學重點。學生在寫完作文后,教師未能及時對文章中的不足進行點評,學生無法認識到自身寫作能力的缺陷,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有質的提高。同時,教師對新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較為陳舊,以至于學生的寫作沒有新意。
三、提升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措施
1.詳細閱讀材料,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現(xiàn)階段的新材料作文教學中,教師須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并要求學生對材料進行詳細閱讀,并將材料的具體含義進行深度剖析,完全掌握材料的信息,再進行立意,從而有效提高寫作質量。
學生若想對材料的中心思想完全掌握,教師需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理解,并適當添加自身的觀點。老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首先,受到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思路與材料的含義有所偏離,從而影響了審題方向。因此,教師需引導學生將以往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并和自身的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相融合,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其次,教師需要更改以往“填鴨式”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教師可以開展分組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身的意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2.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據(jù)統(tǒng)計,在歷年高考中,語文命題作文以及材料作文大多都是根據(jù)社會中的問題以及現(xiàn)象來作為命題方向的,以幫助學生能夠將思維引入實際生活中,對學生價值觀的樹立有積極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每天都能夠了解各領域發(fā)生的事情,這也從側面豐富了作文新材料的多樣性,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討論社會要聞,以提升分析能力,甚至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判斷社會公共事件的正確與否,從而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也激發(fā)了學生關注生活的興趣,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多重角度進行觀察
在開展新材料作文教學時,因新材料作文與傳統(tǒng)命題作文的形式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材料從多種角度進行理解,學生可以將各種觀點相結合,發(fā)散思維,從而有效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
因新材料的內容相對較為靈活,就像一些事件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理,學生也需要仔細研究材料,找出其中的關鍵詞作為切入點,在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后進行寫作。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學生作文的跑題概率,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實施,新材料作文已經(jīng)成為近些年高考的主要形式。在新材料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并引導學生從多重角度來理解材料,同時抓住材料的關鍵詞開展寫作,從而有效提高作文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溫雅南《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碩士論文。
[2] 李敏《延吉市第三高級中學新材料作文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延邊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3] 陳杰《基于學生寫作動機與情感態(tài)度的高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4] 袁竹霞《提高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水平構建教學核心思路》,《語文學刊》2015年第16期。
[5] 黃素珍《福建省近6年高考語文作文特點及備考策略研究》,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