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章學誠文藝思想中的“神妙之境”

      2020-01-10 00:28:15邢業(yè)凱
      關鍵詞:章學誠學識文史

      邢業(yè)凱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一、“神妙” 說的歷史淵源

      “神妙” 作為中國美學對美的獨特理解所形成的審美形態(tài)之一,它的形成、發(fā)展及內涵是深邃和復雜的,在中國美學和中國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辯似》中開篇便提到了“神妙”的由來:“《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衷唬骸褚舱?,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献釉唬骸蠖^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1]338這里的“神”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能動的把握,與老子、孔子論著當中“神”的含義大致相同。例如,《論語·述而》中關于“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論述以及《道德經》中關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的論述,都偏向于將“神” 認為是對一種神秘的客觀規(guī)律的概括性指稱。

      其次是“妙”,老子在《道德經》中曾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保?]1對于《道德經》中“妙” 的含義,學界眾說紛紜,筆者更傾向于將“妙” 解釋為“宇宙萬物的奧妙”,將其視為宇宙中不可言說的規(guī)律性,這種“妙” 與“道”“玄” 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被視為是“道” 的變體。莊子對“妙” 的含義做了進一步闡發(fā),提出了“九年而大妙”,認為“妙” 是人生修煉的一種極致境界。由此,“妙” 實現了從哲學范疇到美學形態(tài)的轉變。

      我們不難看出,“神” 與“妙” 根源于周易與老莊哲學中的“道”,其含義都與超自然的宇宙規(guī)律性相關。隨著歷史的不斷發(fā)展,“神” 與“妙” 結合成“神妙”,其含義便不僅僅是局限于表達哲學層面的超自然的規(guī)律,而是更多地傳達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審美境界?!吧衩睢?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審美形態(tài)之一,在之后被諸多文學家反復提及,其中就有將“神妙” 說引入自己的《文史通義》,并將其作為文學風格的要求,提出“神妙之境” 的章學誠。

      二、章學誠的“神妙之境”

      (一)“神妙之境” 的基礎:學識累積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辯似》中提出:“學術文章,有神妙之境焉。末學膚受,泥跡以求之;其真知者,以謂中有神妙,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者也。不學無識者,窒于心而無所入,窮于辨而無所出,亦曰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故君子惡夫似之而非者也?!保?]338在這里,章學誠明確指出學術文章有“神妙之境”,這種“神妙之境” 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那些“真知者”,即有真正學識的人,能看出文章中的“神妙之境”,進而能夠心領神會,但不能夠用語言來傳達;而那些學識淺薄的人,無法領悟文章中的“神妙之境”,同樣也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盡管二者都無法用語言表達出具體的“神妙之境” 的含義,但有學識的人能夠領悟文章中的“神妙之境”,沒有學識的人卻因“窒于心而無所入,窮于辨而無所出”,最終無法領悟“神妙之境”??梢姡聦W誠認為,要想領悟文章中的“神妙之境”,學識是必不可少的。

      (二)“神妙之境” 的特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辯似》中提出了與“神妙之境” 相關的兩個重要概念。第一,“中境”。章學誠提出:“故天下惟中境易別,上出乎中而下不及中,恒相似也。”[1]339“中境” 是章學誠提出的與“神妙之境” 相反的境界,是最易被人輕易區(qū)分出的境界,章學誠將其與“記誦” 類比,視作“學問之舟車”。而若想達到“神妙之境”,“中境”是基礎,人們需要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學識,涉足廣獵,深入分析。

      第二是“至境”?!爸辆场笨梢钥醋魇恰吧衩钪场钡牧硪环N說法?!段氖吠x·辯似》載:“必盡其旋折,而后復得初見之至境焉,故學問不可以憚煩也。然當身從旋折之際,神無初見之全,必時時憶其初見,以為恍惚?;笾改涎?,庶幾哉有以復其初也?!保?]339章學誠認為,做學問不能怕麻煩,要反復地進行思考與觀察?!爸辆场?是一種最初認識事物時所感受到的“神妙之境”,當人們在思考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要反復回想自己“初見之至境”,并以此作為指導,才能繼續(xù)探究。這種“至境” 實則是一種“初心”,只有反復回顧感悟“神妙之境” 時最初的瞬間感受,才能再次重現“神妙之境”??梢姡聦W誠所言的“神妙之境” 實則是一個人基于自身的學識對事物的瞬間感悟,是難以深入琢磨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文史通義·文理》中還提到:“夫書之難以一端盡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詩之音節(jié),文之法度,君子以謂可不學而能,如啼笑之有收縱,歌哭之有抑揚;必欲揭以示人,人反拘而不得歌哭啼笑之至情也?!保?]287這里的“至情”與前文提到的“至境”,都可以看作是文章中“神妙之境” 的外顯?!吧衩钪场比绫錃g笑有收有放、歌唱哭泣有抑有揚一樣自然,一旦非要揭示出來告訴他人,他人反而會受到限制,無法體會到“神妙之境”。在章學誠看來,“神妙之境”最顯著、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三)達到“神妙之境” 的方式:“心領神會、偶然得之”

      如何才能夠達到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妙之境” 呢?章學誠指出“神妙之境” 只能自己體悟,不能通過評點之冊獲得?!段氖吠x·文理》云:“是以學文之事,可授受者規(guī)矩方圓;其不可授受者心營意造。至于纂類摘比之書,標識評點之冊,本為文之末務,不可揭以告人,只可用以自志。父不得而與子,師不得以傳弟。蓋恐以古人無窮之書,而拘于一時有限之心也?!保?]289章學誠指出,寫作文章本就有所謂“心營意造” 之境,即“神妙之境”存在,這種“心營意造” 的“神妙之境” 不可以被傳授,可以傳授的只有行文基本的體例規(guī)矩。章學誠認為,“神妙之境”只能自己慢慢體悟,即使父子、師徒之間也不可以相傳授。在這里,章學誠將“纂類摘比之書,標識評點之冊” 舉為反例,認為這種圈點評閱的書冊只能用以學習文章的細枝末節(jié),而無法將“神妙之境” 揭示出來告知他人,只能用來增強自己的記憶,過多的閱讀“纂類摘比之書,標識評點之冊”,反而會限制自己對“神妙之境” 的體悟,而最終“拘于一時有限之心”。

      此外,章學誠還指出“神妙之境”的實現只能“偶然得之”?!段氖吠x·文理》云:“然使一己之見,不事穿鑿過求,而偶然瀏覽,有會于心,筆而志之,以自省識,未嘗不可資修辭之助也。”[1]289章學誠認為,人要擁有自己的見識,不穿鑿附會或過分追求,只是偶然瀏覽,有了心領神會之處,用筆記錄下來便于記憶,也可以為修飾言辭提供幫助,使文章最終達到“神妙之境”。這種“神妙之境” 的實現必然不是強求得來的,而是通過情感的自然流露與體會,“偶然瀏覽,有會于心” 才能獲得。

      在章學誠看來,“神妙之境” 作為理想的文學風格,充足的學識是領悟它的基礎與前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它最顯著的標志性特征,心領神會、偶然得之則是達到“神妙之境” 的唯一手段。

      結語

      作為浙東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章學誠,文藝思想新穎深刻,具有開拓意義。章學誠創(chuàng)新性地將老莊思想及周易的“神”“妙” 哲學概念引入自己的文藝思想,提出“神妙之境”,以充足的學識為基礎,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特征,以心領神會、偶然得之作為手段,成就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理想風格,為后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提出理論性指導,豐富了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審美范式。

      猜你喜歡
      章學誠學識文史
      天授者何?章學誠的神秘體驗與性情論闡發(fā)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7期)2022-08-27 05:40:10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2期)2022-03-25 10:45:20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1期)2022-03-25 10:18:10
      為學與做人
      青春期健康(2021年6期)2021-12-04 07:01:12
      做一個有理想有學識有詩意的教師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10
      章學誠的笨辦法
      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
      娃娃畫報(2015年11期)2015-12-08 04:37:34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2015年5期)2015-11-18 02:42:50
      曬曬我們的同學
      肇州县| 肇庆市| 仙桃市| 九江县| 民乐县| 牟定县| 石泉县| 杭锦旗| 漳平市| 永顺县| 常州市| 周宁县| 克山县| 尉氏县| 紫阳县| 施秉县| 乐业县| 饶平县| 萨迦县| 临夏县| 贡觉县| 双柏县| 葫芦岛市| 吉隆县| 武宣县| 井研县| 瑞昌市| 红河县| 芜湖县| 托克逊县| 合山市| 江城| 冷水江市| 宜春市| 广西| 鱼台县| 沅陵县| 宣化县| 嘉鱼县| 柳林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