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衛(wèi)兵
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現(xiàn)狀下,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迅速變遷,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重重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下,初中生的心理必然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初中生還處于人格和思維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極易產生叛逆心理,容易排斥外界或做出一些意外之舉。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德育工作是一件艱巨復雜的工作,在教學中,班主任應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壓力中找到動力,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多加注意德育活動的作用和效果,激勵策略的影響,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教育效果。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尤為重要,初中生的思想還較單純,班主任應該更加全面地考慮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提高德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師對德育理念的輕視而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減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應勤于改變、創(chuàng)新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激勵的政策,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探索,采取更加理智和正確的行為[1]。
因為學生都是一個個不同的個體,存在個體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興趣方向和思維方式等都有所差異。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個體情況,實施因材施教和因人而異的激勵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等級和層次都可以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關懷,從而使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到更好的水平。
比如,針對學困生來說,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為他們制定較低的目標,通過此舉讓學生通過努力取得成功,讓學生產生自信心,隨后,慢慢地對他們提高要求,從而趕超班級平均學習進度,達到質的飛躍,針對學習好的學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因材施教的激勵性方法,既能讓學困生得到學習動力,又能培養(yǎng)優(yōu)等生的思維能力。
班主任在激勵教學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這項教學計劃可以順利進行,獎勵和懲罰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適當獎勵或懲罰時,可以有效激勵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推動課堂的高效進行,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對于獎勵來說,任何學生都喜歡教師夸自己,那樣學生會更加自信;對于懲罰來說,學生會思考自己為什么受到懲罰,應該從哪個方面繼續(xù)努力。
比如,班主任看到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作業(yè)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學生、課堂上不活躍的學生,應先主動與其交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正常學習,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作用,督促學生,若是學生知錯不改,則要進行懲罰,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可以實行獎勵,如公開表揚,行為宣傳等,這樣一方面能帶給其他學生壓力又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可以定期的組織學生進行道德觀念影響的主題班會,班會的主要內容可以是將一段時間內的行為語言進行總結,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最后小組討論結果由班主任和全體同學一起進行總結,最后進行評比,對行為最為規(guī)范和正確的小組進行表揚,對表現(xiàn)差的學生進行批評,這樣在師生互動的同時使學生接受正確的思維觀念[2]。
比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可以對品德優(yōu)異的學生表示贊揚,對于一些有不良行為的同學進行批評教導,對他們的行為及時制止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思想教育,對于隨口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學生要給予嚴重警告,必要時可以對他們進行公開批評,讓他們了解所做事情的嚴重性,同時在學生之間形成反面教材,讓學生對品德的重要性加深了印象。主題班會可以很好地與同學溝通,將學生的不文明現(xiàn)象扼殺在搖籃里,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總而言之,德育教學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是尤為重要的,初中班主任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學時,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德育理念,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激勵策略,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激情,時刻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德育課堂的高效性,拉近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使班主任的親切感增加,班主任給予學生充分的重視,全面了解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激勵策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學對學生和老師都有好處,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同時又促進教師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