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轉軍
【內容摘要】高中階段的數學是學生必學的科目之一,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有效提問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把握提問的原則和提問的方向。第1個方向是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出疑問,第2個方向則是教師為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無論是哪種提問方式,都必須要以關心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情況為主,確保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并且要滿足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教師通過自身的引導與指導合理的開展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索。所以本文分析了分析探究有效提問的內涵,提出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有效提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對于問題產生質疑心理,從而驅使學生不斷的思考并提出解決問題,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為課堂營造,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在學生不斷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問題為紐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學習學生在學習探索之后才會對所學內容產生能力的興趣,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能夠取得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確保合理的提出問題,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結果在開展數學課程引導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問題提出更具內涵。作為教師必須有效貼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置問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以及探究等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問題探討過程中不斷地拓展視效增長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結合教材內容合理設置問題
對于數學教學活動而言,課堂有效提問影響因素較多,例如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能力不足等各項情況,所以在問題提出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置問題,問題難度首先要適宜,由于數學知識屬于不斷遞進的探究過程。對于學生來講,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解到數學學習的切入點,才能夠自主的思考與探究,所以教師必須要將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從已知與了解等眾多方面了解到知識點的增長點,促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為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例如在普通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進行適度提問,才能夠吸引學生思考探索,有的教師過度提問不利于教學活動,反而會使學生形成盲目作答的情況,難以突出教學重點。都需要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留出課堂時間,根據學生的知識反饋情況合理的提出問題,但是也有部分教師為了盲目的趕超進度,極少進行提問,雖然有所提問,但是卻并未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導致學生由于準備不充分而難以給出正確的答案。此種方法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提問方式沒有發(fā)揮出課堂提問的價值,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應用提問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應用提問的優(yōu)勢,能夠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通過教學活動的有效引導,是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并且踴躍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通過有效的提問才能夠拓展學生的視角,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充分的了解教材,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使學生通過問題進行思考探究,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例如學習“函數的單調性”并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習到的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等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的推導到即將學習到的內容。
二、精心預設并營造教學氛圍
高中階段數學學習內容豐富,并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難度,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枯燥無味的印象,進而使得數學課堂氛圍沉悶。所以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合理的設置前進,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導學生參與到問題探究之中。教師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也應當精心合理的設置,確保問題對于學生具有針對性,教師必須要將問題與數學知識為核心,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的前提和引導學生融入其中,同時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思考與探索。例如: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這節(jié)知識點教師可以選用生活中的情境進行提問,然后引出教學內容,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各類商家在節(jié)假日舉行促銷活動,商家會給出不同的活動內容,例如有一種活動,購物買定的金額可以抽獎,設置了不同的獎項,那么同學們你們算一下每位顧客中獎概率是多少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會發(fā)現有一種現象是,雖然有的人出了幾次都沒中,但是有的人出了下邊中了,這說明中獎概率不一樣嗎? ”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探索,通過提問的方法,能夠使學生進入到栩栩如生的學習情境之中,教師也要確保提問方式應當靈活,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通過多元引導與幫助,使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學習視角,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與探索。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開展小組合作
高中階段學生相比較其他年級的學生而言,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數學學習基礎,自主思考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這一特點,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提出具有難度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這在提問題時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鼓勵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索。教師必須要對問題進行合理的預設,有效掌控好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思考探索。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而且知識點教師可以選用提問法,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三角函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習部分,也是高考的重點考察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一些三角函數呢?這些三角函數的圖像有哪一些規(guī)律呢? ”在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將不同的函數圖像整理到一起進行分類總結,學生通過對比能夠發(fā)現規(guī)律,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對于發(fā)現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講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并且使學生發(fā)揮課堂主體優(yōu)勢。
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提問教學法是傳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巧妙的應用提問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內容, 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將興趣和注意力集中于課堂學習中,通過多種教學策略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提問策略對學生進行提問,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這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表現形式,提問在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應當貫徹落實有助于教師掌控學生的思維動態(tài),數學學習不能夠只靠教師的講解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和努力。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合理的進行提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董潔.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之我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151-152.
[2]趙生堂.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2):233-234.
[3]陳建青.新課程理念下淺談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數學教學通訊,2017(15):19-20.
[4]葉偉華,唐麗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3):102-103.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