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娟
摘要: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們而言,其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都相對薄弱,因此,老師在開展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之外,還要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本文就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做了相關的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而言,低年級是語文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能夠對學生們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相關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在當今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第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們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老師除了要與時俱進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之外,還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施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們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這些恰恰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短板。因此,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教學即是教學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通過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們?nèi)狈﹂喿x興趣、教學形式缺乏多樣性的特征、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未能夠有效結合。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在我國教育部門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因此,近年來,構建“快樂閱讀”教學體系逐步的成為了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
(一)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老師如果想要切實的發(fā)揮出“快樂閱讀”教學策略的成效,就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老師要多為學生們提供朗讀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們放聲朗讀課文。另外,老師要及時的為學生們提供相應的朗讀指導。例如在學生們進行朗讀之前,老師要聲情并茂的為學生們進行范讀,同時為學生們講解一些朗讀的技巧,比如停頓技巧、重音技巧以及朗讀節(jié)奏的控制等。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能夠有效的調(diào)動起學生們的朗讀積極性之外,還能夠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朗讀體驗,從而為“快樂閱讀”教學體系的構建做好鋪墊。其次,老師在講解那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的時候,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形式。這樣做的話,既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又能夠逐步的激發(fā)出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例如老師在講解《小蝸?!愤@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另外,為了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現(xiàn)象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們結合課文來創(chuàng)編故事,比如想象一下小蝸牛在家里過冬的情景,以此來對課文進行續(xù)編。
(二)及時的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閱讀能力的提升僅僅依靠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因此,老師在應用“快樂閱讀”教學策略的時候,要及時的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首先,老師要引導學生們重視自身閱讀量的提升。例如老師在講解《靜夜思》這篇古詩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們介紹一些關于李白的小故事,同時為學生們推薦一些李白的其他作品來進行閱讀,以此來有效的實現(xiàn)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的互補。長此以往,學生們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必然能夠大幅的提升。其次,傳授學生們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們?nèi)绻軌蛘莆照_的閱讀方法,必然能獲得良好的閱讀成效。就低年級的語文閱讀而言,朗讀法、默讀法以及精讀法是幾種較為常見的閱讀方法。例如老師在傳授學生們精讀法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們在閱讀文章的同時,用筆勾畫出文章的重點和疑點,從而幫助學生們逐步的養(yǎng)成邊閱讀邊批注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大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
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是比較強烈的,因此,大力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課外閱讀習慣,既能夠促進“快樂閱讀”教學策略的順利實施,又能夠滿足低年級小學生對知識的強烈訴求。首先,老師要結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為其推薦適宜的課外讀物。根據(jù)相關的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低年級的小學生比較喜歡閱讀童話故事類與卡通漫畫類的課外讀物(童話故事55%,卡通漫畫20%)。因此,老師可以推薦學生們閱讀《格林童話集》、《安徒生童話》、《父與子》、《小木偶奇遇記》以及《獾的禮物》就閱讀材料的種類選擇而言,繪本閱讀材料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
其次,老師還可以采用課內(nèi)外聯(lián)動的方式來逐步的激發(fā)出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例如在講解完《樹和喜鵲》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們推薦課文的作者金波的其他童話作品,比如《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以及《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等。再次,老師要重視班級中圖書角的構建,要切實的提升圖書角的實用價值,例如鼓勵學生們將自己喜歡的讀物放置到圖書角中,以此來和其他的學生進行分享。另外,老師要定期的開展班級內(nèi)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們大膽的表述自己的閱讀感想。最后,要大力的提倡親子閱讀,以此來構建出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例如引導家長在家中設置閱讀區(qū)域,引導家長利用周末多帶孩子到圖書館和書店。長此以往,必然能夠促使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而言,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及時的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大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趙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革新方式分析與研究[J].才智,2018(25).
[2]周云姬.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3]郝建榮.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