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摘??要: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每一個人都應當能夠認識并書寫漢字。而且,識字能力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但是,目前部分語文教師難以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1-0139-01
漢語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這主要因為漢語不是表音文字。漢字的獨特表義功能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諸多困難,但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正視漢字教學,積極采用不同的方法來降低學生學習漢字的畏難情緒。漢字教學在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1.努力創(chuàng)設識字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完全投入其中并且得到一定的提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喜歡學習漢字并且有主動識字和寫字的愿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自己的日常教學生活中踐行這一標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充分挖掘教材有趣味性的一面,努力感受教材編寫者的意圖。
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語文園地里有“識字加油站”和“書寫提示”。教師可以將“識字加油站”里的詞和字用插畫、動作展示或實物展示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把“書寫提示”板塊改編成“我會寫”活動,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其他學生寫字。
識字能力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動作或圖畫等形式創(chuàng)設識字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2.積極滲透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有效的方法,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多向學生滲透一些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自主識字?!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煈敹嗪蛯W生一起練習識字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可以自主識字。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圖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漢字都是有意義的,尤其是象形字,我們可以從它的構造看出漢字的意義。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從“日”和“月”的畫中猜它們的意義。利用圖形結合的方法既可以增強漢字的理據(jù)性,又可以降低學生識字的畏難情緒。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利用形聲法來構造的漢字很多,大概占漢字總量的80%左右,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字族。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小青蛙》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長得很像的字,并把它們寫下來。然后,教師可以利用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理解“青、清、請、情、睛、晴”這六個字的意義。最后,可以讓學生回答他們的不同和相同,從而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歸納和總結相同字族的字,以及不同偏旁的意義。根據(jù)字族識字的方法來識字可以有效擴充學生的識字量,也可以降低學生寫錯別字的概率。
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根據(jù)字理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漢字共有六種構造方法,它們分別是象形法、指示法、形聲法、會意法、轉注法和假借法,而在小學一年級階段接觸的漢字構造方法主要有象形法、指示法、形聲法和會意法。教師可以將這些概念簡化教給學生,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日月明》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把漢字分開來猜測“明”、“眾”、“林”和“森”的意思。教師可以舉例子說明,“明”是“日”加上“月”,“日”和“月”都會發(fā)光,它們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光明的意思。再如,教師在教授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的時候,可以展示“日”和“月”的古體字,引導學生猜測它們的意思。這樣通過字理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識字能夠明顯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也可以降低學生識字的畏難情緒。
3.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及時鞏固識字成果
學生只有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識漢字地方法才能夠促進他們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時時刻刻運用自己所學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識字。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復習鞏固時識字。溫故而知新。如果只一味地學習新漢字不復習鞏固以前學過的漢字,就會導致學生識字的效果不佳。教師可以在快下課的時候引導學生復習鞏固本課已學的生詞,并且要求學生定時復習。比如,可以在學習的第二天、一個周以后、期末考試前等時間段復習。只有做到經(jīng)常復習,學生的識字效果才能有顯著的提升。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識字。課外閱讀材料也是學生可以用來鞏固自己識字能力的渠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外閱讀中尋找已經(jīng)學過的生詞,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猜測掌握新的漢字。
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識字。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漢字,比如,路邊的招牌、公交車的站牌、廣告、食品包裝袋的說明、同學親戚的名字、道路的名字等等都是學生可以用來識字的材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并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漢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學生腦海中存留的漢字量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閱讀教學和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提高自己識字教學的能力,并督促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來識字。
參考文獻
[1]王玉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9(32):102
[2]張玉花.趣味識字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3):79